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梁思成變日本大恩人 二戰建議不轟炸被盟軍採納!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京都和奈良是日本的兩大古都,這兩座城市擁有許多具有唐代風格的古建築,藝術價值極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們能倖免於二戰時的轟炸,要歸功於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

  近日,記者從在京舉辦的「古都的恩人梁思成演講會暨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樹立銅像啟動儀式」上了解到,日本奈良已決定在今年(編註:原文發表時間為2010年)10月31日慶祝平城建都1300周年時,舉辦梁思成銅像的揭幕典禮,梁思成的銅像將永遠安放在奈良。

  不轟炸建議被盟軍採納

  在此次啟動儀式上,羅哲文等深情地回憶了梁思成與日本奈良、京都之間的故事,將半個世紀前的歷史重現於眼前。

  梁思成是我國著名建築學家,國學大師梁啟超之子。1901年,梁思成出生於日本東京,他的童年是在日本度過的,當時雖然生活清苦,卻給梁思成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梁思成晚年曾回憶說:「我愛美麗的日本和我童年記憶中和藹可親的、善良的日本人民。這裡面有在幼稚園和小學里教導我的師長,有在須磨海濱教我游泳的漁人,有我坐火車上學時每天在車上照顧我的車長……還有許多當年在一起嬉戲的日本小朋友。」

  梁思成與古都奈良甚有淵源。孩提時代,梁啟超就曾帶他去奈良的法隆寺遊覽,那時正值大殿重修,父親便花了一元錢的香資將梁思成的名字刻在了大殿的一片瓦上,祈求佛祖保佑。沒想到幾十年後,這座古剎竟因這個名字逃過了滅頂之災。

  1912年,梁思成隨父母回到中國。然而,侵華日軍的殘暴讓梁思成對日本的愛跌至冰點。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眾多歷史古迹慘遭炮火摧殘。面對日本人的宴會請柬,梁思成憤然拒絕,舉家出走。在逃亡過程中,梁思成一家又險些在長沙喪命於敵軍的空襲。不幸的事情接連發生,先是擔任第十九路軍炮兵校官的弟弟梁思忠,在淞滬會戰中英年早逝。接著1940年,梁思成的內弟、飛行員林恆在保衛成都的空戰中壯烈殉國。多年後,梁思成的後人說,面對國讎家恨,父親最終能做出保護日本古都的決定,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944年夏天,美軍已對日軍佔領區和日本本土開始戰略轟炸。在重慶,梁思成在羅哲文的協助下開始整理古迹遺址名單、在地圖上標明位置,並向盟軍提交不要轟炸的建議。梁思成的建議最終被採納,遍佈於京都和奈良城內的古代建築,在戰火中毫髮未損。

  「梁思成是我們日本的大恩人」

  現在的奈良和京都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觀光城市,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為這兩座城市增色不少。比如,奈良歷史上曾做過日本的京城,公元710年,日本天皇遷都到奈良,當時叫平城京。據說,整個平城京的建設,是模仿唐朝的長安城建置。奈良的唐招提寺是由唐代鑒真和尚親手興建的,現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於文化遺存保護完好,每年這裡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觀光客來此體會古都的魅力。而這一切,應歸功於梁思成。

  啟動儀式上,梁思成的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回憶了日本友好人士對梁思成的評價。她說:「1985年我曾到日本奈良、京都進行建築考察,日本建築界權威福山敏男在一次接待活動中動情地說,梁思成是我們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戰中向美國提出了保護奈良和京都的建議,我們的古都才得以保存下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

  曾為解放軍編製 全國古建目錄以防炮火損毀

  梁思成不僅是日本古都的恩人,也是中國文物保護事業的開拓者、中國古都的恩人。1944年末,梁思成任教育部戰區文物保存委員會副主席,負責編製文物目錄,防止文物因戰爭而遭到損毀。1948年12月,梁思成應解放軍要求,繪製北平古建築地圖,以備攻城時保護文物之用。1949年2月至3月,梁思成與莫宗江、羅哲文等清華大學同仁編製《全國建築文物簡目》,以備作戰時保護文物之用。這些目錄中所列出的文物建築和歷史遺跡,後來大多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甚至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從而得到妥善的保護、傳承,為全世界所知。

  在此次活動啟動儀式上,來自西安、揚州的代表追憶了梁思成對當地文化遺產保護做出的貢獻。西安市政協副主席向德說,梁先生曾兩次帶領中國營造學社的同仁遠赴西安,對古都大雁塔、小雁塔、清真寺等多項古建進行測繪、調研,為小雁塔做維修計劃,為碑林博物館工程做了設計。據張錦秋介紹,上世紀50年代,在審查西安小雁塔保護維修方案時,梁思成提出了「整舊如舊,保持原貌」的維修原則,這項原則之後被《中國文物保護法》採納。他認為文物保護應該是使其延年益壽,而不是返老還童。梁公的主張與10年後發表的世界遺產保護文獻《威尼斯宣言》不謀而合。張錦秋說,在我國城市化迅猛發展的形勢下,梁思成過去提出的「以新護舊、新舊兩利」的原則、「擴大城市綠地,保護文物古迹」的方法及古城保護的系列規劃已經成為現在古都保護的支柱和靈魂。

  銅像由中日合作完成

  對於梁思成當年的義舉,了解真相的日本人對其一直心存感激。為了感謝「古都的恩人」,日本中國友好協會名譽會長平山郁夫生前就曾建議,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樹立一尊銅像,以紀念和表彰他的貢獻。在梁思成弟子、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羅哲文的積極奔走下,2009年8月,「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樹立銅像組織委員會」成立,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家正任名譽主任,羅哲文任主任。

  據介紹,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樹立銅像將由中日兩國合作完成。塑像由我國雕塑家李象群創作,銅像塑成后除在日本奈良縣文化會館永久安放外,還將在我國西安、揚州、曲阜等與梁思成有密切關係的城市樹立。同時,以此為契機,中日兩國還將舉辦一系列的公益文化活動。整個項目正在中國社會文化基金會、中國日本友好協會、國家博物館、西安市人民政府、揚州市人民政府、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等相關部門的積極參與下穩步推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1: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