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多款巡航導彈已領先印度20年 莫迪不服不行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1-8 08: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印度17日測試了首款國產遠程巡航導彈,印度當天使用機動式發射裝置在東部奧里薩邦錢迪普爾地區試射了「無畏」式巡航導彈。一名參與試射的不願公開姓名的高級官員說,「通過分析雷達和遙測數據,試射結果得以確定, 試射完全獲得成功。」一些軍事專家把「無畏」導彈視為印度版本的美國「戰斧」式巡航導彈。按印度新德里電視台的說法,如果「無畏」導彈投入現役,印度將有能力打擊「敵人腹地」。

  印度研發巡航導彈的主要目標是老對手巴基斯坦,以追求全方位靈活的常規和核打擊手段。不過在該領域內,印度已經落後於巴基斯坦。從技術成熟度和裝備進度上,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差距還是很明顯。首次成功試射的喜悅並不代表印度能夠在短時間內擁有這種新利器。而且按照計劃進度,巴基斯坦的新版本巡航導彈也將很快面世。

  巴基斯坦早在2005年10月底就成功試射了射程為700至1000公里的哈塔夫Hatf-7型巡航導彈。該導彈是巴基斯坦自行研製的具有核能力的巡航導彈,已具備地面運輸、安裝、發射能力,並讓巴基斯坦躋身成為12個擁有巡航導彈技術的國家行列。巴基斯坦軍方2007年就公布射程更遠的Babur- 2(巴布爾-2)導彈已經在2005年同步啟動。

  隨著印度戰略裝備研發進程的加速和亞洲戰略格局的變化,在謀求全面壓制巴基斯坦軍事優勢的同時,印度一直把中國列為追趕目標,尋求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取得更大的平衡能力。這一點在印度的彈道導彈和核潛艇的研發戰略上已經得到充分的體現。而與這些華而不實戰略性武器裝備相比,核常打擊能力兼備的巡航導彈已經被美軍多次證明更實用更有效。

  印度 「無畏」式導彈是亞音速導彈,射程1000公里,能夠從陸地、海洋和空中發射。該型導彈配備渦輪噴氣發動機,能超低空飛行以躲避雷達探測,而且能夠在目標附近盤旋,待機攻擊。如果成功配載印度的常規潛艇和核潛艇,將可以機動到中國的海域對中國沿海高價值目標實施戰略打擊。

  不過在巡航導彈研發裝備領域,印度與中國的差距最少有20年。根據 2003年西方軍事機構的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於1977年開始了一項代號為x-600的巡航導彈發展項目。1985年小型渦扇發動機通過了測試,第一種巡航導彈1992年服役,射程600公里。這一型號的巡航導彈被命名為紅鳥-1(hn-1)。

  1992年發動機改進成功后,紅鳥-2開始服役,射程達到了1500到2000公里。

  1995年裝備軍隊。。通過進一步的改進,更先進的紅鳥-3射程增加到2500公里,1998年開始裝備部隊。據稱最新的紅鳥2000型尾段超音速隱形巡航導彈正在研製。射程增到4000公里。紅鳥導彈有艦載、水下和空射多種方式。中國新型的093攻擊潛艇將配備遠射程潛對地巡航導彈,裝在發射莢艙中由 533mm魚雷發射管發射。

  與沒有官方曝光的紅鳥系列巡航導彈相比,中國的長劍 10(東海10)導彈等公開報道也同樣令印度的無畏級巡航導彈相形見拙。 2009年10月1日,中國對地攻擊型「長劍」-10導彈在國慶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2013年4月16日,中國政府發布了《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首次公布了二炮部隊導彈武器裝備型號名稱——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和長劍巡航導彈。

  2014年5月12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報道中國第二代長劍10導彈已經配備GPS/慣性制導導航系統,但可能也能夠利用地形輪廓繪圖完成中段制導,再利用數字場景匹配感測器,實現10米的打擊精度。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基礎組網已經完成,可以覆蓋整個亞太,這將使中國版戰斧長劍10巡航導彈在亞太戰區應用時,徹底擺脫對美國GPS的依賴。

  印度無畏機巡航導彈的試射成功對於印度軍工來講是個很大的成功和鼓舞,但是還沒有形成實戰能力就急於鼓吹威懾能力就有點為時過早。何況中國在先於印度20年研發裝備巡航導彈的同時,還積極研究反巡航導彈的技術和戰法,這種既有矛又有盾的戰略裝備思維,才是印度短時間難以企及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7: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