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許錫良:中國人說話的聲音為什麼特別大?

[複製鏈接]

5055

主題

5090

帖子

7157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1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菊花包子 發表於 2015-1-7 1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去過歐美國家的中國人回國后,經常反饋回來一個信息:在外國,在公共場合里,我們中國人講話的聲音特別大而刺耳,而這在西方的經常表現出非常安靜的公共場合,形成了很顯明的對照。在自己的國家裡的公共場合雖然講話的聲音也很大,非常嘈雜刺耳,但是國人怕是早習以為常了,所以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去了外國,這種特點才似乎被放置在一個差異非常大的背景上,被特別地凸顯出來了。但是一個問題,也就特別需要解答:為什麼偏偏是我們中國人在公共場合里講話的聲音大得刺耳呢?是我們中國人的耳朵的功能不全嗎?聽力弱嗎?顯然不是。我們並不要那麼大的聲音才聽得清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這樣大的聲音。民族的習慣後面,其實是有原因的。但是,這個原因究竟是什麼,長期以卻是久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我讀完了美國大教育家杜威先生的《我們怎樣思維》(杜威著,姜文閔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才恍然大悟。

杜威說,一個民族,如果其科學理性思維缺乏的時候,就只有靠經驗思維來判斷了。而常常靠經驗思維的民族,也就是缺乏科學思維的民族,除了「只會一味引證古老的定律或一大堆混雜的沒有經仔細審查的事實,而把探索和懷疑置諸腦後」外,就只會「不可避免地誇大過去的影響」了(162頁),也就是說缺乏科學思維的民族,總有一種十分頑固的迷古情緒是毫無疑問的了。但是,這還不夠,杜威還說:「一般經驗大體上受到各種偶發事件的直接力量和強度的控制。凡是強烈的光亮,突然發生的事情,巨大的響聲,都能引起人們的注意,並得到顯著的評價。凡是暗淡的、微弱的和連續發生的事物則被人們忽視,或被認為是無關緊要。」(166頁),而對於具有科學思維的民族來說卻剛好相反:「思維要求這種直接即時的刺激服從於長遠的要求。微弱、細小的事物可能比強烈和龐大的事物更重要。」(166頁)中國人說話聲音,尤其在公共場合講話的聲音特別大,應該在杜威的這段論述里可以找到答案。

因為在一個不懂科學邏輯理性的民族,如果要得到人們的認同與好評,特別是要引人注目,大聲叫喊就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聽話的人,不會從你的話語里找到邏輯的力量與科學的理性之光,他們只會注意一個人或者一個事物的外表特徵。只會注意這個東西的發出的聲音有多麼洪亮與滔滔不絕,有沒有排山倒海之氣。而很少有人能夠認真分析一下這些話是有沒有道理,是不是經得起推敲的,是不是真的。這就迫使人們在講話時,要特別地提高嗓門,以引起人們的關注。而在一個有著發達理性的民族,說話常常是輕言細語的,即使是總統面對全國人民發表公開演講,也是輕言細語的。因為他相信,他的話語的力量不在於聲音的大小與語氣的氣勢磅礴,而在於理念的先進鐵的事實與強大的邏輯力量表現出來的說服力。他們的話語的力量是內在的,是蘊含其中的。但是,我們卻常常要靠了氣勢洶洶或者氣勢磅礴,以排山倒海之勢,才可以取得人們的好評,得到人們的認同。他們不是靠了理性的力量與邏輯論證來說服人,而是靠了情緒的渲染,富有激情的煽情及過於誇張的表演來博得聽眾的喝彩。這裡面的道理,你只要看看農村裡的潑婦罵街的本事,就知道了。她們從來不會比講道理,而是比聲音洪大,比語氣激烈,比罵出話語的頻率與罵人的狠毒。誰在這些方面贏了,誰就是最後的贏家。呵呵,有意思。中國人致勝的法寶。

據說,當年英國人到全世界去開發殖民地。當一向受過紳士教育,有著紳士風度的英國殖民者們來到一片片荒蠻之地,面對那些沒有開化的土著居民的時候,也被迫放棄了紳士風度式的講話方式,而改成了野蠻粗野的,聲音洪亮刺耳的講話方式。因為,在這裡有邏輯和理性的輕言細語根本派不上用場,只有大聲地吼叫,聲嘶力竭地吆喝才能夠讓那些土著居民服從甚至崇拜。英國人塞爾本勛爵在1924年的演說詞就是說靠嗓音大而成功的典型:「對於清晰思維之光榮的無能是我們民族的突出標誌之一。它是我們的諸多巨大困難的原因,可也是我們的某些成功的秘訣。如果你們說黑人一旦接觸白人,他的教育就開始了,只要你們說得足夠頻繁、足夠響亮、足夠清楚,那些瞧不起你們的傳教事業的人終究會了解的。」([英]L.S.斯泰賓.有效思維[M].呂叔湘,李廣榮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1.)


想起中國人歷史上的偉人們,不也是靠了這樣的辦法贏得大家的尊敬與愛戴嗎?在一個未開化或者半開化的民族,講科學思維,用科學的道理來說服大家,無疑有點對牛彈琴的味道。對於一頭牛,其龐大的軀體與鋒利的角,面對一個只有五、六歲的小孩子卻毫無用處。因為小孩子只要不停地對它大聲地吆喝,用力地鞭打,然後再喂它一把青草,它就對你感激涕零,服服帖帖了。

這也是一個缺乏科學思維的民族的悲哀。杜威向我們提倡的科學思維的重要性的意義或許就在這裡吧。沒有這樣的科學思維,民主的社會離我們還遠著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7: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