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5年京滬誰將第一個解除限購?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雖然人人喊打,萬眾期待房價垮塌,樓市崩盤,但2014年的房地產依然堅挺的走過,有驚無險的進入到2015年。在過去的一年裡,大部分城市採取的都是以時間換取空間的策略,減小土地和新建商品房的供應,儘可能的想方設法的擴大需求。除了一線城市之外,絕大多數城市都解除了限購。雖然短期內效果未必明顯,但實質上樓市萎靡的堅冰正在被打破,表明平靜的背後,正洶湧著一波樓市上漲的浪潮。

  大多數人由於缺乏對市場數據了解,從而對樓市缺乏精準判斷。在媒體誤讀性報道之下,眾人對於樓市談虎色變,認為房價未來必暴跌,房子將成為最不值錢的商品。這種市場好的時候,大家瘋狂搶購,市場不好時,看空一切。購房者這種牆頭草式的心態,不但不利於市場健康,大多數時還是貽誤了進入市場的機會。由於對貨幣寬鬆政策預期的不斷加強,地方財政的囊中羞澀,中國經濟整體下行的壓力,種種跡象表明樓市樂觀的成分越來越多。

  有這樣幾組數據值得關註:一是從住房的價值量和GDP對比來看,中日美比值分別為4.1、5.3和2.5倍。從這數據看,我們在美日之間,按此標準如果樓市崩盤,日本應該首當其衝。二是從房價漲幅來看,中國房價過去十年漲幅實際上遠沒有媒體宣揚的那麼高,在2000年到2009年間,我們的住房價格上漲134%,相比日本1960年到1969 年間房價上漲了287%。三是城鎮化率,我們剛過50%,在達到75%到80%這個區間的時間段內,每年住房需求量仍然在10億㎡左右。

  不可懷疑的是,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快速實現的階段,同時也是房價上漲的快速增長階段。由於過去的幾年內,中國的房價快速上漲,甚至局部區域出現透支狀況,但需求依然存在是不爭的事實。更重要的是,截止到2014年11月份,中國13個城市新房去化時間16個月,已較前期下降。2014年前10月,300個城市的住宅土地成交建築面積同比下降31%,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6%。未來的15-16年新增住宅供應勢必減少。

  2015年不同城市的房地產命運不同,對於一線城市來說,樓市基本上沒有任何隱患,唯一的問題就是房價上漲多少的問題。而對於二線城市,如何促進房價上漲,消除結構性的隱患是重要課題。如何解決過量的寫字樓和商業是保證區域市場健康的重要保證。擁有名校資源和城市軌道沿線的住宅需求依然旺盛,價格依然上漲。至於三四線城市,最重要的就是以時間換取空間,這其中大部分中小城市在2014年已暫停開發土地供應,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以時間換取空間,解決商品房消化不良問題。

  總之,庫存水平降低,新增供應驟減,需求有效激活加上漸顯的降息效應,加上繼續降息降準的預期,2014年關於房地產必然危機,房價必降的觀點現在看來就是一場意淫。面對已經到來的2015年,樓市還有一大殺手鐧,這就是元旦前瘋傳的上海即將在2015年3月底前解除限購。誰都明白,北京和上海作為一線城市中的佼佼者,一旦限購解除,必然給樓市帶來一股春風,房價必然迎風而漲。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上海和北京誰將率先解除限購。作為首都,每當中央調控政策出台,為了起到帶頭大哥作用,北京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相應。早起第一人,晚睡站好最後一班崗,如此分析,北京應該最後一個解除限購。但實質上,不管是上海還是北京,大家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誰第一個解除,市場上有限的資金就會蜂擁而至,誰就將大得其惠。這個道理只要不是傻子的,都應該懂。所以雖然表面平靜,但內心已癢的不行。該來的一定會來,或將爭先恐後跳出來,不妨用時間來驗證。一線城市限購解除加上降息降準的效果疊加,2015年樓市不差事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7 19: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