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經濟「獨善其身」的內外條件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歐洲經濟、日本經濟、新興經濟體經濟都還處於艱難掙扎階段、都還面臨下行風險的大背景下,美國經濟卻「獨善其身」,出現在強勁復甦的勢頭。
  
    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達到了5%,創下了11年來的新高。而前兩季度美國經濟的增長率則分別只有負2.1%和4.6%。受此影響,一直為民意所困擾的奧巴馬,支持率也出現了快速反彈的現象。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美國經濟出現今天這樣的可喜現象呢?美國經濟「獨善其身」的條件又是什麼呢?從內部來看,主要有這樣兩大方面的原因,或者說具備了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的條件。

  一個條件,就是美國的個人消費反彈非常明顯。眾所周知,美國經濟總量70%以上是靠個人消費。也就是說,只要個人消費不出現好轉,美國經濟就很難表現出復甦的勢頭。金融危機爆發以後,美國的個人消費下降是非常明顯的,美國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也是嚴重不足的。尤其是住房消費,更是進入冰點,導致美國政府也不得不採取諸如要求和鼓勵製造業迴流等方面的措施,甚至不惜為了保持本國企業,對其他國家產品進口採取限制手段。

  隨著量化寬鬆政策作用的逐步發揮,經濟也開始逐步回暖,特別在美元的強勢升值下,美國居民的消費信心也開始逐步回升。數據顯示,個人消費支出前三季度增速分達到了1.2%、2.5%和3.2%。而眼下在聖誕節的刺激下,消費也呈現出更加火爆的現象。也就是說,四季度的個人消費可能比前三季度還要好,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也更大。

  另一個條件,就是勞動者就業熱情提高明顯。美國消費者所以消費熱情增強,與對經濟前景看好帶來勞動者就業熱情提升也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對美國這樣已達到高福利水平的國家來說,如果就業的收入水平不高,是很難讓勞動者增強就業信心的。金融危機以後美國勞動者就業信心的迅速下降,就是因為就業帶來的收入已比不上失業。自然,就沒有哪個勞動者願意去就業了。

  但是,今年以來、特別是近幾個月以來,美國勞動者的就業熱情出現了明顯反彈的跡象,就業的參與熱情也顯著提高。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非農部門失業率已從1月份的6.6%降到11月份的5.8%。非農部門今年前十一個月新增就業總人數達265萬,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最好表現。經濟學家紛紛預測,隨著美國經濟的進一步復甦和回升,勞動者參與的熱情還會進一步提升,參與率進一步提高。這樣的結果,當然為消費能力增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也就是說,就業和消費已經形成了良性互動,消費增加就業、就業拉動消費,最終使經濟出現強烈復甦,居民消費信心、生活信心進一步增強。

  所以,就美國國內而言,個人消費和就業信心的雙重反彈,為美國經濟強勁復甦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也為美國經濟「獨善其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而從外部環境來看,也有兩大方面的因為為美國經濟強勁復甦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一方面,其他國家的經濟政策有效「彌補」了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不足。其中,中國的4萬億投資政策是最有效的「彌補」手段。

  眾所周知,中國是非功過金融危機后全球最早出台經濟刺激政策的國家。恰恰是中國的4萬億刺激政策,彌補了當時全球流動性嚴重不足的空隙。因為,美國的7000億美元經濟刺激政策,喊得最早,出的最晚。如果美國與中國同步出台此項政策,世界經濟就有可能不會這麼糟糕。但是,聰明的美國沒有這樣做,而是在中國等國家的經濟刺激政策即將失效時,才連續退出多輪量化寬鬆政策,不僅使其他國家的經濟刺激政策作用失效,還將這些失效的政策轉化成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動力。

  雖然在美國出台量化寬鬆政策后,日本、歐洲也相繼出台量化寬鬆政策和經濟刺激政策,但在美元霸權面前,這些量化寬鬆政策的作用與效果,顯然也是嚴重不足的,以至於當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時,這些國家還會受到嚴重衝擊和影響。按照相關機構的預測,今年也將開創美元與31個主要貨幣兌換全部升值的一個新紀元。

  另一方面,就是油價的大幅下跌,為美國經濟強勁復甦帶來疊加效應。下半年以來,油價一直處於下跌通道,近兩個月來,更是跌得讓很多人看不懂。但是,這也給了美國經濟極大的利好,給了企業和居民更多的利益。想一想,作為全球兩大能源消費大國之一,石油價格下跌到這種程度,怎麼可能不給美國經濟復甦帶來強勁動力呢?又怎麼能夠不刺激美國消費者增強消費信心呢?

  雖然油價下跌不可能是長期趨勢,但是,這也給了美國經濟利好疊加的機會,給了美國經濟加快復甦的動力。如果沒有油價的大幅下跌,美國經濟增速也可能沒有這麼高,那麼,居民的消費信心、勞動者的勞動熱情等也會受到影響。如此油價下跌也成了美國經濟短期內出現強勁復甦勢頭的最有效的因素之一。

  所以,外部因素也是造成美國經濟強勁復甦和「獨善其身」的重要條件,是美國在金融危機中實現利益最大化的主要方面之一。

  那麼,美國經濟這種「獨善其身」的復甦,將出現怎樣的結果呢?美國將在多長時間內一直能夠保持「獨善其身」的格局呢?顯然,美國經濟的「獨善其身」,只能是階段性的,而不可能是永久性的。因為,沒有其他國家經濟的復甦,沒有其他國家經濟好轉做支撐,美國經濟的強勁復甦,也會逐步受到影響的。因此,相關國際組織也在分析,如果美國不加強與其他國家、特別是主要經濟體的配合與協調,不推動其他經濟體的復甦,是很難保證美國經濟一直保持良好的勢頭的。更多分析則認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的增長,不具有代表性,美國經濟增速保持在3%左右才是合理的。一旦勞動者的參與熱情趨於平靜,消費出現穩定,美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也會處於穩定。而美國的貨幣政策怎麼調整,調整的力度有多大,顯然也是美國經濟如何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其他國家經濟的影響也會比較明顯。

    總之,美國再一次扮演了經濟復甦領頭羊的角色,歐洲、日本等千萬別效仿,尤其是日本,持續的量化寬鬆政策,絕對不可能達到美國那樣的效果的。因為,你們叫歐元、日元,美國叫美元。美元是世界霸權貨幣,歐元和日元還沒達到這個境界。

  對中國來說,不可能得到美國經濟復甦的幫助,但是,卻也會在美國經濟復甦中得到一些正面影響,譬如出口。但從總體上講,中國還是要靠自己,靠內部需求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能否象美國那樣個人消費熱情增長,是至關重要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4: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