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李蓮英萬貫家財下落何方

[複製鏈接]

1311

主題

1354

帖子

264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ilkylove 發表於 2014-12-31 1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光緒皇帝死後不到24小時,統治中國將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也一命歸西,李蓮英徹底失去了威風。幸虧隆裕皇后開恩,准許他「原品休致」,選擇南花園為養老地。
    幾十年來,即使李蓮英沒有聚斂那麼多的財富,靠他的二品俸祿,他也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享受到別人享受不到的生活待遇。他雖然沒有親生兒子,但卻有4個與他有血緣關係的繼子(4個繼子都是他兄弟的兒子),這些繼子又都是朝廷品級不低的官吏。然而,他別有用心地選擇南花園為養老地,目的只有一個,他想讓文武百官看看他對清王朝的一片忠心,雖然離開了皇宮,但卻不離開皇家地盤。
    李蓮英到南花園之後,仍有幾個小太監伺候他,比起一般離開皇宮的低層太監強了千百倍。絕大多數太監在清宮的生活是清貧的,到了晚年,他們不能再為主子服務了,就被主子一腳踢出宮門。他們無兒無女,無依無靠,無家可歸,大多數只能到北京的一些寺廟了卻殘生。
    但離宮后的李蓮英畢竟不是當年的李蓮英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為所欲為了。在失去昔日驕橫與霸道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極度的苦悶與疲憊。他終日無精打采,眼窩深陷,誰也看不出這就是當年那位威風八面的大總管。離開宮禁第二年,也就是宣統二年(1910年)春天,62歲的李蓮英步履蹣跚,言語遲鈍,已經呈現出距死神不遠的種種先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嗣子和侄子們開始考慮他的後事了。

宣統三年(1911年),李蓮英出宮已經兩年了。這時的他已病入膏肓。死到臨頭,他把嗣子、侄子們召集到一起,交代後事。他首先向晚輩們痛哭流涕地講述了自己9歲被閹入宮當差,而後得到慈禧太后恩寵,一步步爬上大總管職位的經歷,並且為李家「置」下了豐厚的家業家產,告訴後輩們要謹慎持家,防止財源枯竭。
    他還交代後輩,在他死後不要盲目行事,他的喪事一切都要奏明朝廷,請隆裕太后恩準定奪。最後,李蓮英讓李成武(李蓮英四弟李升泰的次子,被李蓮英收作嗣子)把他手中的銀兩分給幾個嗣子和侄兒。據說,他的4個繼子各得白銀40萬兩,另有一大口袋珠寶。其他各位侄兒分得白銀20萬兩,他的兩個繼女分得17萬兩。此外,李蓮英在宮中還存有300多萬兩白銀和兩箱珠寶,他早已知道這些財寶不可能屬於他了,因此非常「明智」地告訴後人,不要再想這件事了。當然,這些財富只是他所聚斂財富的一部分,而且還不包括數額巨大、價值萬貫的幾處房產。
      除了房產等財富外,李蓮英留給後輩的財富與他聚斂的財富總和是有差距的。原來,李蓮英離開清宮之後,許多人垂涎他的財富,不僅有他的繼任者小德張之類的宦官,還有他的一些親戚和那幾個繼子。這些人出入於李蓮英的幾處住所,無一不是為了他的財富。此外,更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理髮匠、剃頭匠、修鍋補鞋的人,經常不經允許,強行闖入李蓮英的住宅東張西望。這些人實際上是小德張等人派出的親信爪牙,到這裡探聽虛實。除了他的4個繼子外,他的孫子、孫媳婦、侄子、侄女、侄媳等各方親戚,也整天吵鬧於李家和李蓮英的養老處,其目的都是為了瓜分他的財產。
    財產分割完畢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蓮英在為繼子分銀過程中,只分了埋在賜宅和外院兩處宅第地下的一些銀子,存入銀號的銀子絲毫未動。誰知這4個繼子見財眼紅,挖出的銀子、珠寶很快被4個如狼似虎的繼子分搶一空。李蓮英見此法不靈,想改用銀票支付的辦法分配財產,但4個繼子根本不聽,繼續四處挖掘,只要見到銀子就一哄而上,甚至發生口角和廝打。李蓮英見狀,傷心萬分,但這一切都是他留下的禍患,現在想制止已經不可能了。
    在他的繼子、侄子、親友為他的財富爭執不休之際,李蓮英的生命也接近了尾聲。李蓮英最終於宣統三年二月初四一命嗚呼了。

李蓮英死後,他的兄弟子嗣們按照他生前的交代,沒有馬上發喪。李成武等人給朝廷寫了一道奏章,請求隆裕太后降旨,給李蓮英發喪。二月初六,隆裕太后降旨,依祖宗家法,李蓮英屬於六品以上太監,賜塋地一塊,在恩濟庄大公地內安葬,並賜以祭壇和白銀1000兩。
    李家接旨后,馬上準備發喪的各項安排及日期。接著,李家又奏請隆裕太后,請求按國家元勛的級別給李蓮英發喪。並聲稱,國庫吃緊,費用由李家承擔,隆裕太后批准了李家的請求。
    一個靠玩弄權術起家的太監,死後竟能享受國家元勛的「待遇」,真是荒唐至極。李家為了擴大影響,在京城內外散發喪報,李蓮英生前一些好友,以及那些得到過李蓮英好處的人紛紛前來弔唁,或送來祭銀祭品,朝內一些文武大臣也前來弔唁。在一個月的弔唁活動中,李家花掉白銀數萬兩。
   恩濟庄的太監塋地里,誰的墳墓也不如李蓮英的氣派。李蓮英的墓地在太監塋地中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院落,前有石橋和牌坊,牌坊的橫眉上寫著「欽賜李大總管之墓」八個字。全部陽宅共四五十間,供李家人來掃墓時休息。恩濟庄內有一座關帝廟,關帝廟東側建有李蓮英的一座祠堂,祠堂中掛有李蓮英的一幅畫像。李蓮英的墳墓連同地面建築佔地至少在10畝以上。墓前的石牌坊、供桌均仿清陵樣式製作,只不過尺寸小了一些。
    李家人為李蓮英立了一塊高3.5米、寬1米多的漢白玉石碑,石碑上刻有「永垂不朽」四個大字。在整個清代的幾百年裡,太監死後立這樣的墓碑是空前絕後的。李蓮英生前權勢熏天,但名聲不佳,死後很難找到一位名人為他撰寫碑文,最後只能由他的晚輩替他吹捧了。在短短几百字的碑文中,對李蓮英作了充分的吹捧和美化,裡面充溢著粉飾之詞。但不管李蓮英的後人如何竭盡美化之能事,李蓮英作為晚清宮廷的大權監,他所乾的壞事是任何美化之詞都無法掩飾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