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航QZ8501失聯,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圖)

[複製鏈接]

438

主題

668

帖子

300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春意正濃 發表於 2014-12-29 2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騰訊微博

  

  瘦駝科學松鼠會成員今天01:21支持者: 遠山青青 禾時 玲瓏紫月 掀桌超人|2U4U invalid 更多

  這真是一個讓人遺憾的消息,現在,幾乎可以肯定飛機已經墜毀,只能祈禱有更多的倖存者。

  綜合目前看到的信息,我們已知:

  1、本次事件涉及的機型是空中客車A320-200型,註冊號PK-AXC,機齡6年多,一個多月前剛剛做了維護。

  

  2、所屬的航空公司為亞航(AirAsia),這家著名的馬來西亞廉價航空公司自1996年投入運營之後截止昨天沒有發生過任何一起造成人員死亡的事故。

  3、這個航班於當地時間早上5點20分從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部的泗水起飛,航線穿過爪哇海,一切順利的話將會在3小時10分鐘后在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落地。

  4、飛機在當地時間7點24分與空管系統失去聯繫,當時其正經過爪哇海上空。

  

  5、其機組與地面空管最後的通話請求將飛機從32000英尺爬升至38000英尺以躲避糟糕的天氣。

  6、印尼空管的網路論壇透露到推特的圖片顯示8501與空管系統失聯前高度36300英尺,地速(飛機與地面的相對速度,有別於空速)353節。

  7、根據事發當時當地的氣象衛星圖像,此處正經歷大範圍的強對流天氣。

  

  8、目前的信息,機組似乎沒有發出任何求救信號。

  綜合以上,我認為惡劣的天氣是此次事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

  具體來說就是飛機遭遇了強雷暴。這幾天當地一直在下暴雨,根據當天早上飛經同一空域的其他航空公司機組人員反映,它們繞飛了120海里才避開雷暴區。

  雷暴是飛行員最不願意遇到的氣象之一。雷暴就像是發生在對流層的沸騰,尺度從幾千米到上百千米不等。下圖是我今年夏天飛經渤海上空時路過的一個雷暴區,高聳的積雨雲是雷暴最顯著的外在形象。圖上那座發育成熟的積雨云云頂高達10000米以上。

  

  當飛機遭遇雷暴,會發生什麼?以下部分總結自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2014年3月4日發布的《航空器駕駛員指南-雷暴、晴空顛簸和低空風切變》。

  1、龍捲風。極強的雷暴會催生龍捲風。雖然相比於飛行,龍捲風的尺度並不大,但是它的威力巨大,風速常高達200節。一旦飛機裹挾其中,會立即造成全面失控和結構損壞。更需要注意的是,龍捲風並不總是以我們熟悉的雲下尾巴的形態存在,在雷暴雲中,甚至在遠離雷暴中心的雲中都有可能出現。

  2、湍流。湍流也就是不穩定的氣流。小規模的湍流做過飛機的人都經歷過,那會引起小規模的顛簸。但雷暴帶來的湍流有時候威力要大得多。即便飛機飛行在雷暴雲頂之上數千米,或者遠離雷暴中心幾十千米,仍舊可能遭遇強大的湍流,導致操縱困難。其中在雷暴內部常有猛烈的下沉氣流(術語叫下擊暴流),不但會讓飛機損失高度,更危險的是這種下沉氣流帶來飛機航向上的風向劇烈變化。進入下沉氣流時,飛機是逆風的,而一旦穿過了氣流中心,風向突然變成順風,一來一去飛機的空速會在短時間內損失近百節。這會讓飛機劇烈掉高度,甚至失速。失速意味著飛機失去足夠支撐其重量的升力,如果沒有足夠的高度,過硬的技術和相當好的運氣,失速意味著墜地。所以下擊暴流對於起降過程中的航班非常致命。1985年8月2日,美國達美航空191航班因為遭遇雷暴中的下擊暴流在降落時墜毀造成機上162人中136人死亡,地面還有一人因墜機而喪生。當然,在8501航班失聯的萬米高空,還沒有記錄到類似的強烈下沉氣流。

  

  3、結冰。雷暴雲中存在大量過冷水,這些低於攝氏零度的液態水在碰到飛機機身時會凝結成冰。結冰會增加飛機的重量,改變飛機的外形,造成升力下降。對於現代民航,結冰還有一個潛在的致命危險,那就是堵塞空速管和迎角感測器。前者是飛機測量其與空氣相對速度的裝置,而後者則是測量飛機機身與迎面氣流相對角度的裝置。速度和角度,這是兩個重要的飛行參數,一旦堵塞,自動駕駛儀將無所適從。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很多飛機的空速管和類似的測量儀器都裝備了電加熱的除冰裝置。但是這些除冰措施並非總是有效。2009年6月1日發生的法航447空難就是由於在穿越雷暴區時空速管結冰導致空客A330-203客機的自動駕駛儀自動斷開,而駕駛員在茫然不知所措中錯誤的拉杆導致飛機失速。直到墜毀駕駛員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犯了什麼錯誤。8501航班失聯前的353節地速確實也比正常情況低了不少,不排除已經發生了類似法航447航班的情況。相比與波音的設計,空客飛機更加依賴自動駕駛系統。下圖圓圈中的兩根「小鬍子」就是空客A330左側的兩個空速管。

  

  4、冰雹。高速飛行的飛機遭遇雷暴帶來的冰雹,其破壞力可想而知。當冰雹大到一定程度(直徑大於1.3厘米),會嚴重損壞機體,危害飛行安全。而且由於氣流的作用,在遠離雷暴雲幾千米外的晴空也可能遭遇冰雹。

  5、低能見度,雷暴雲中的能見度幾乎為零,雲底之下由於降雨和揚塵,能見度也往往很差,在飛機降落階段會造成目視著陸困難,無法判斷高度。

  6、影響氣壓高度表的讀數。飛機穿越雷暴區時,在短時間內飛機周圍的氣壓會發生劇烈變化,這對於用氣壓來測量高度的氣壓高度計的準確性會產生影響,甚至有可能出現幾十米的誤差。

  7、閃電。雖然閃電直接導致的現代航空事故並不多見,但是它的威力也不容小視。閃電有可能會擊穿飛機蒙皮,造成結構破壞甚至引燃油箱。它還會影響飛機的通訊和控制設備。對飛行員來說近距離炸響的閃電會導致暫時性的強光失明。

  8、發動機吸水。雖然在設計之初飛機的發動機就被要求可以在吸進一定程度的水的時候保證工作狀,但是雷暴中的豪雨有可能會超過設計指標。特別是在雷暴中上升氣流的托舉下,這些雨滴幾乎是停在原地等著發動機撞上來。吸入過量的水會導致發動機工作異常甚至熄火和損壞。這對與在雷暴中飄搖掙扎的飛機來說絕對是一個壞消息。

  任何應對雷暴?建議是,惹不起躲得起。地面的氣象雷達和氣象站、太空中的氣象衛星、飛機上自帶的氣象雷達,甚至雙眼,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醒飛行員注意到那些雷暴區域。發現雷暴擋在航路上,是暫緩起飛、繞開、備降、返航還是試著闖一下,這需要飛行員、空管、航空公司多方面的智慧博弈。最安全的方案當然是躲開雷暴區,這也是我國夏天航班延誤率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時候,最安全的方案未必是當時博弈的最終獲勝方案。

  當其他考量壓倒了安全考量,事故的發生,就不奇怪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