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決定救俄羅斯是明智之舉

[複製鏈接]

1311

主題

1354

帖子

264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ilkylove 發表於 2014-12-27 15: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俄羅斯最近因為石油價格大降和美歐西方的制裁而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作為俄羅斯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中國,在關鍵時候準備出手相救。本月20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泰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俄合作不受國際形勢左右,兩國的平等互利合作在當前形勢下更加重要,中方會與俄羅斯保持接觸,看下一步能做哪些事情。王毅說:「我們相信俄羅斯有能力,也有智慧克服目前經濟上的困難,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始終在高水平上運行,我們一慣是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如果俄方需要的話,我們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必要的協助。」這是中國在早前表明反對美歐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態度后,又在俄羅斯發生經濟危機時決定用實際行動來救俄羅斯。中國的決定無疑是對俄羅斯的巨大鼓舞和對美國的沉重打擊。

遭受美歐西方國家制裁的俄羅斯除了自力更生外,唯一能幫其渡過經濟危機的國家只有位居世界經濟總量第二的中國。中俄可以加大雙邊的貿易往來,可以利用金磚國家合作、上合組織平台,通過對俄貸款,大項目合作,開發西伯利亞、千島群島,參與俄國內基礎設施投資等。還可以利用低價位購買俄羅斯石油省下的錢的一部分反饋俄羅斯,中國還有天量的外匯儲備,與其購買有毒的美國債券去天天縮水,還不如借給俄羅斯助其解困。當年救美國反而坑了自己,今天救俄羅斯才是救中國。

為什麼說救俄羅斯才是救中國呢?

從經濟上講,中國救俄羅斯可以採取的這些措施,其中許多方面都是互利互惠的,在救俄羅斯的同時也讓中國自己獲得利益。中國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的戰略時,也需要俄羅斯的支持和配合,否則就不可能成功。中國石油天然氣進口已超過需要量的60%,並且還在不斷地增長,這個戰略物資我們越來越依靠俄羅斯的提供。從這次歐佩克國家變相加入美國對俄制裁,故意壓制石油價格的情況來看,一旦中美交惡,這些國家都是靠不住的,而俄羅斯則是中國可靠的夥伴。

從軍事上講,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的核武庫和常規武器能夠與美國匹敵。目前俄羅斯已加快了向中國出售先進武器的步伐,如蘇35四代半戰機和S—400防空導彈系統。這些武器一旦列裝中國軍隊,將大大提升我軍與美日對抗的實力,扭轉我軍不利的戰術局面。

從戰略上講,只有中俄結盟才能抗衡美日同盟和美歐同盟,只有中俄結盟雙方才能共同崛起。美國習慣霸權主義,信奉零和遊戲,它認定世界上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有能力對它的霸主地位構成威脅,搞垮中俄是它的既定戰略。所以,1997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開始對俄羅斯實施東擴戰略,拚命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先是將東歐和波羅的海三國拉入西方陣營,然後又將手伸進獨聯體,烏克蘭危機就是美俄爭奪獨聯體國家的鬥爭所致。所以普京說,美國要將俄羅斯這隻溫順的熊去掉爪子才放心。2010年美國開始對中國實施重返亞太戰略,將60%的軍力用來加強圍堵中國,它利用中國與一些周邊國家存在的領土爭端,唆使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不斷向中國發起挑釁,鬧得中國不得安寧。美國對中國的意圖比起對俄羅斯來更加陰險,它不僅是阻擋中國的崛起,並且要顛覆中國政府,肢解中國的版圖。

所以大敵當前,中俄這對天然的盟友結盟是大勢所趨,事實上兩年來中俄雙方領導人都在不約而同地朝這個方向努力,今天中國決定救俄羅斯是普京這兩年極力發展對華關係的回報,而習近平上任伊始便將俄羅斯定為首訪國,接著又破例應邀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雙方在聯合國敘利亞問題上首度聯手否決美國提案,此次中國又願意積極幫助俄羅斯打破美歐西方的制裁,這些都是風向標,預示著中俄結盟指日可待。中俄結盟還有利於消除俄羅斯對崛起中國的戒心,使俄印、俄越關係讓位於俄中關係,一旦中印、中越領土爭端爆發戰爭,俄羅斯就有可能傾向中國,至少持中立的立場,中國對印度、越南則能一戰屈人甚至不戰而勝,戰爭勝利將變得唾手可得,就像當年「中印邊境反擊戰」和「西沙海戰」一樣容易,我們再也不必擔心戰爭對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過分影響。

中國決定救俄羅斯,是英明睿智的舉措,理應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和讚許,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知道誰是中國的朋友,誰是中國的敵人:

幫助日本佔領釣魚島和控制東海的是美國,不是俄羅斯;

支持周邊國家賴在南沙群島不走的是美國,不是俄羅斯;

慫恿菲律賓和越南不斷挑釁中國的是美國,不是俄羅斯;

支持台灣以武拒統,搞台獨的是美國,不是俄羅斯;

至今唯一還向台灣出售先進武器的是美國,不是俄羅斯;

支持達賴搞藏獨、熱比婭搞疆獨的是美國,不是俄羅斯;

資助新疆恐怖分子發動恐怖襲擊的是美國,不是俄羅斯;

六十年如一日在中國搞和平演變的是美國,不是俄羅斯;

屢次發動中國顏色革命的是美國,不是俄羅斯;

策劃香港「佔中」的是美國,不是俄羅斯。

由此可見,美國是中國十惡不赦的敵人,俄羅斯往往是站在中國一邊的,是大國中唯一和中國真正友好的國家。但是,在中國總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挺美踩俄。他們無法否認現實,卻在歷史中尋找理由。他們拿沙皇俄國吞併中國14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說事,反對和俄羅斯友好。毋庸諱言沙俄侵華史是中華民族的傷痛與恥辱。我們除了賭咒侵略者外,要怪還要怪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不過這畢竟已成為翻過去的一頁,與美國霸權主義對我國的現實危害,不可同日而語,孰輕孰重,不用掂量也清楚。解放后我們曾宣告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在我們頭上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但是我們卻始終沒有能力收復被沙俄割讓去的疆土,如果有什麼遺憾的話,就是我們錯過了虛弱的葉利欽時代,也許那是索回部分失地的一次機會,因為,日本就曾要回了兩個北方小島,只因日本太貪心想一次拿回全部四島,才泡湯。

從中我們得到了一個慘痛的教訓,但凡領土被占若不及時收復,必將永遠喪失。這一點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現在,釣魚島、藏南、南沙群島等前途堪虞,如果不痛下決心及時收復,也必將重蹈歷史的覆轍。

別有用心的人,一方面用沙俄的侵略史攻擊俄羅斯,另一方面又用美國的侵略史美化美國,他們說美國用庚子賠款替中國辦教育,功德無量。其實這是美國等國虛報冒領清政府賠款后的部分退款,退款的也不是美國一家,而是除日本外的聯軍十幾個國家,用退款替中國辦教育的也有好幾個國家,其中還有沙俄。沙俄得到清政府的賠款最多為白銀1億3037萬兩佔總賠款的28.97%,美國只佔7.32%,1917年的十月革命,使世界格局急劇變化,中國對戰敗國德國和奧匈帝國(解體)的債務自然取消,而列寧在十月革命后,公開承認沙俄掠奪的非正義性並承諾放棄庚子賠款餘額,宣布放棄沙俄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包括退還庚子賠款中尚未付給的部分。俄國人在中國的特權也將取消,而所有這些的交換條件只有一個:北洋政府承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1924年5月,兩國簽訂《中俄協定》,其中規定退款用途,除償付中國政府業經以俄款為抵押品的各項債務外,餘數全用於中國教育事業,由中蘇兩國派員合組一基金委員會(俄國退還庚子賠款委員會)負責處理。由此看來,蘇俄比美國好得多。

中國還有一些人,他們熱愛美國憎惡俄羅斯,他們是一些什麼人?就是那些想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人,想搞民主憲政的人和貪污腐敗的人。在他們心目中,美國是嚮往的天堂,是避難的港灣,美國的敵人就是他們的敵人。於是,這幾天代表他們的一些專家學者就在極力主張不要救俄羅斯,說救俄羅斯是和美國作對,得不償失,說俄羅斯產業結構不合理,救也無用,說俄羅斯是大國,無人能救,甚至說俄羅斯是受傷的熊,無人敢救。他們似乎忘記了當年我們能夠救遭遇金融風暴的亞洲,我們也能救引發經融危機的美國,同時還能救深陷經濟危機的歐洲,說什麼救它們就是救中國,其實都是一些不該救的人。今天輪到真正該救的人,他們卻說不能救,簡直是豈有此理!所幸的是,中央領導沒有受他們蠱惑,保持了清醒的頭腦,領導人和人民想到了一塊,認識到,救俄羅斯才是救中國。

0

主題

709

帖子

27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93
沙發
jetfighter 發表於 2014-12-28 21:37 | 只看該作者
Did anybody here care about your opinion? Must be feeling really lonel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104

帖子

49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8
3
irongeek 發表於 2014-12-29 00:00 | 只看該作者
jetfighter 發表於 2014-12-28 21:37
Did anybody here care about your opinion? Must be feeling really lonely.

我同意絲姐的觀點。

打個比方,宋朝為什麼覆滅?
宋與金聯合攻遼,滅遼后,金開始攻宋。
宋與蒙聯合攻金,滅金后,蒙開始攻宋。
宋亡。

現在,中美聯合攻俄與中俄聯合抗美,那個結果對中國更有利?
老毛子的舊帳我們記著,當務之急是維持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6: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