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幾度興衰少林寺

[複製鏈接]

120

主題

254

帖子

18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sdymm 發表於 2004-12-19 09: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幾度興衰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河南登封市境內中嶽嵩山中段地區,具體說是在少室山北麓,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少林寺因此得名。它東距登封市區11.5公里,距省會鄭州87公里,西距古都洛陽56公里。海拔高度600米。少林寺周圍群峰疊翠,溪水環流,紅牆碧瓦,殿宇巍峨。這裡不但風景優美,文物古迹豐富多彩,其神秘的傳說和悠久的歷史及名揚天下的少林武術,自古以來就名冠天下。

  三起三落少林寺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建。「凈供法衣,取給公府」。所以,跋陀應該是少林寺的開山祖師。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南天竺高僧菩提達摩從海路抵廣州,最後寓止少林寺,面壁九年,首傳禪宗,被尊為中國禪宗初祖。少林寺也就成了禪宗祖庭。

  北周建得三年(公元574年)5月27日,武帝廢佛,少林寺被毀。大象年間(公元589―581年)北周靜帝恢復佛教,流亡外地的少林寺僧眾又回到少林寺,少林寺復興,並改名為陟岵寺。隋文帝崇尚佛教,仍改回少林寺之名,賜田100頃。

  隋末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為秦王李世民助戰,博得賞識,晉爵封官,賜莊田40頃。自唐初至開元年間(公元618年―714年),在唐朝諸帝的護持下,少林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妙樓香閣,俯映為林,金剎寶鈴,上搖清漢,」樓台殿閣凡五千餘間,僧徒達兩千餘人。一時高僧雲集,帝王游幸,文人忘返。少林寺作為唐朝王家大寺,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

  元朝是少林寺的中興時期,元世祖忽必烈命曹洞一代宗師福裕大和尚主持少林寺,統領全國寺院。「震旦之少林,其西竺之靈山乎?少林寺再次成為海內名剎」。

  明朝,少林寺的武術已顯赫於世。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少林寺多次派遣僧兵,協助朝廷抗擊倭寇有功,屢受嘉獎,並獲得盛大重修。明代的王子先後有八人到少林寺出家為僧。明末少林寺因曾經參與過鎮壓農民起義而遭到起義軍的報復,以致在40年間,屢受劫難,異常冷落。

  清朝康熙帝重視少林寺,親手題寫了山門的匾額,今天我們看到的掛在山門前的「少林寺」就是康熙帝的真跡,也是鎮寺之寶。乾隆十五年游幸於此,夜宿方丈室,並親筆題詞:「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

  1928年,軍閥石友三一把火燒了少林寺,二百多間殿堂,以及珍貴文物俱化為灰燼,少林寺自此殘垣斷壁,再次敗落。

  新中國建立后,少林寺得以恢復。「文革」期間又遭毀壞。電影《少林寺》取景時均是在未被毀壞的前殿和後半部分。1983年,少林寺被列為全國重點寺院。此後,香火極旺,現在,有文武僧人200餘人。

  常住院里故事多

  我們通常所說的少林寺是指它的常住院,也就是和尚們日常生活和處理日常事務的地方。7月底的一個周未,我來到少林寺,從進得山門的第一步開始,少林寺千年來的歷史故事和傳說真是一步一個。

  剛進山門,就見古樹參天,石碑林立,這裡人稱小碑林。參天的銀杏樹,也是歷史的見證。

  其中一棵單株銀杏已有1507年的歷史,是少林寺最古老的銀杏樹,因單株生長,只開花不結果,所以人們叫它羅漢樹。走近仔細一看,樹榦上有許多小坑,莫非是樹生病了?不是,這是少林寺的僧人練金剛一指禪和二指禪時留下的痕迹。

  少林寺的常住院除了山門之外還有7座大殿,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都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重建的。一進山門就有一尊迎賓佛,它的背後是護法金剛韋馱菩薩,手拿降魔杵拄著地。據說,這降魔杵的拿法也是有講究的。朝上,說明寺內只管住不管吃;朝下,是只吃不住;雙手托著,是不管吃也不管住;放在雙臂上最好了,又管吃又管住。由此可見,這少林寺是只管吃而不能住的。

  在寺內我看到有一口三人合抱才行的大鐵鍋,想必是粥鍋了。陪同的延禪法師說這是以前少林寺和尚炒菜用的最小的小炒鍋,是明朝萬曆年間的,重達1300公斤。少林寺的僧人炒菜也有故事,那時,他們這口鍋的上方有一個橫樑,炒菜時,和尚就來個倒掛金鉤,拿著鐵鍬來回翻炒。據說,少林寺的和尚炒菜很省鹽,就是因為凈往裡掉汗珠子。當然,倒掛金鉤的這套本事還得是武功高強之人,所以說,在少林寺能進入廚房的都是高僧。

  過了大雄寶殿再往後走上台階就是方丈室,這是少林寺的最高領導的辦公室和宿舍。傳說當年達摩來到少林寺在山洞之中面壁九年,他回到寺里以後,修大殿的僧人徵求他的意見,給他蓋一個住處,達摩便說,一丈見方就行。所以佛教寺廟裡的管事的一般都叫方丈,主要主持對外的事務。住持是二把手,主管內部事務,用現代的說法,就是董事長與總經理

  少林寺里的立雪亭有一點像程門立雪的故事。相傳二祖慧可為向達摩求法,屢屢不成。當時下大雪,二祖慧可站在達摩誦經的屋外,積雪沒膝,慧可仍站在那裡。達摩出來見到說除非天降紅雪方可傳法,二祖便斷臂明志,終於感動達摩,傳授衣缽,光大禪宗。後人立此碑紀念。兩邊的對聯是:禪宗初祖達摩僧;斷臂求法立雪人。據說,少林寺的和尚都是單手行禮,就是為了紀念二祖慧可,他們披的紅色袈裟和露出的一側肩膀也是為了紀念慧可。

  最後的一座大殿是千佛殿,又名「毗盧閣」,殿內最有名的就是那48個深淺不同的腳窩。它們共有4行,前後左右相隔2米有餘,最深的有50厘米。這些腳窩是千百年來少林寺的和尚們練武踏成的。

  少林寺最著名的傳說就要數「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了,這也是電影《少林寺》中的主要情節。在少林寺白衣殿內的牆上,就繪有壁畫,看來這並不是傳說而是確有其事,並且還有證物。在大雄寶殿前,有李世民當年親筆簽署的聖旨,就刻在《太宗文皇帝御碑》之上。上面清楚地記載著李世民當皇上之後對少林寺僧的封賜項目和十三棍僧的法名。碑上還有李世民草簽的「世民」二字。據《少林寺志》和有關史料記載,十三僧救駕的時間,發生在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當時,李世民被王世充的兵馬圍困洛陽,少林寺的十三個武功高強的僧人,連夜救駕,因此傳為佳話。少林寺也是從此招起了僧兵,練武之風大興。「地從梁魏標靈異,僧自隋唐好武名」。

  少林寺的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佛儒道三教合流於少林。在地藏殿內,有儒家的二十四孝圖,在天王殿內有道家的哼哈二將,而且在大雄寶殿前還立起了一塊《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的碑,碑上有一幅圖,畫著釋迦、孔子、老子的合體像,從正面看是佛門祖師釋迦牟尼佛,從右面看是頭戴儒巾的孔子,從左面看是頭挽髮髻的李老子。三人肌體、衣褶相連不可分割。匯合諸家之長,這也是少林寺長久興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少林武術雄風猶在

  少林寺的出名是與武功不可分的,少林武術歷史悠久,是中華武術的一個重要流派。相傳當年達摩祖師面壁之時,為了鍛煉身體,自己琢磨並模仿山中野獸的動作,逐步創立了少林拳。此後,少林寺的僧眾均練武,代代相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武術體系。自從電影《少林寺》放映以後,少林寺聲震海內外,許多人慕名而來。少林寺中的歷史傳說與故事多與武術有關,由此可見少林武術源遠流長。

  陪同我們參觀的釋延禪就是現在少林武僧團的成員,他十幾歲就入少林寺習武,他介紹說,少林寺的武術不拘於地方的大小都可施展,而且實用性極強。少林武術這麼多年一直都在取長補短,所以歷久不衰。在為我們特意準備的表演中,少林寺武僧團的僧眾表演的武術套路很多,尤以象形拳最為豐富,有猴拳、狗拳、蠍子拳、蛤蟆拳以及醉拳等。而且,武僧們表演的摔打都是真打真摔,磚地上沒有任何保護措施,這樣一定傷痕纍纍吧。延禪告訴我們,沒事,他們從小就這麼練的,已經習慣了。

  少林寺的武術是一筆財富,這不,2000年,中國對外演出公司把目光投向了他們。於是,一出精心編排的舞台劇《少林雄風》出籠了,該劇由少林武僧團的僧眾表演,分為春、夏、秋、冬四部分。這台節目去年曾在北京演出過,而且遠渡重洋,在美國、歐洲巡演,每每轟動。目前,少林武僧團共有180多人,最小的只有五六歲,他們分5個隊,輪換在外演出。今年8月份,他們又將來京演出了。

  今日少林生活

  說實話我是帶著一大串疑問來到少林寺的,比如,僧人的生活真的像書上說的那樣清苦嗎;武僧光吃素食哪有力氣練武呀;他們聽不聽流行音樂;小沙彌們有沒有玩具等等。由於有延禪的帶領,我們在少林寺通行無阻,真切地體會了一把僧人的生活。

  延禪介紹說,少林寺內的僧人不論文武都要每天5點起床,先去爬山(他們叫跑山),我也試驗了一把,從少林寺爬到達摩洞至少要1個多小時,中途累得幾欲罷手。而延禪果然訓練有素,不到半小時,他已在山頂向我們揮手了。他說少林寺的僧人絕對恪守成規,文僧、武僧都一樣練武誦經,只是側重點不一樣,別以為文和尚就手無縛雞之力,他們也有武功底子。而且身體是要鍛煉,不是靠吃,所以武僧們的身體都格外強壯。

  跑山之後,就是上早課、吃早飯,吃完早飯,武僧們就要開始練武了。中午11:30,少林寺的僧人開始吃午飯了,我們被破例地引進了他們的食堂,一間有著許多條桌的大殿。殿里有電扇,僧人們打好了飯一邊看著報紙一邊吃飯。我們趕上的午飯是豆腐絲拌黃瓜和燒茄子,主食是米飯和饅頭,還有湯。原以為一定難以下咽,誰知味道還是不錯的,連一向節食的我也把滿滿一大碗飯菜全吃光了。延禪看到我們吃完了很高興,又說他們晚上通常是吃麵條。平時,他們吃豆製品比較多,雞蛋是他們能吃的在我們看來最有營養的東西了,但他們是不喝牛奶的。

  下午,武僧們要上文化課了。剛剛8歲的釋小寶是練童子功的,他說自己現在上的課有數學、語文、英語。15歲的釋小虎還要上歷史課。延禪介紹說,現在武僧團的文化課增加了,專門請了4個老師教他們,這也是對外交流的需要,有的武僧已學到大專的水平了,還有的武僧英語已能運用自如了。武僧們平時每周可以看一次電視,也可以用電腦。我問他們聽不聽流行歌曲,追不追星,他們表情漠然地說,我們的佛教音樂很好聽,我們從小就過這種生活,習慣了。

  晚上5點,僧人們要做晚課了,我有幸跟著做了一回,40分鐘下來,還真有點累,可那些僧人無論老幼都十分虔誠。儀式結束,每人發了一張小黃紙條,原來這是記考勤的,無故缺課太多,會受懲罰,關幾天禁閉。

139

主題

2678

帖子

68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7
沙發
ぜ射手の天秤い 發表於 2004-12-19 10:06 | 只看該作者
神奇的千年古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3

主題

2498

帖子

95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7
3
膽小鬼 發表於 2004-12-19 16:04 | 只看該作者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0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1

積分
9
4
二蛋 發表於 2004-12-19 18:10 | 只看該作者
奇怪,按理,牛奶僧人可以喝,但u蛋是不能吃的,u蛋是精血聚合之物,而佛祖苦行r曾受牧女供B乳糜,故奶在佛教中是可以喝的:(

去年c去的少林寺,到牆匈u。寺R破so力修整,S多僧人在u|西,主要是佛物c_光佛像,一_光佛像要千K。 н[素|O差,上著N地未褪去的光的唇印,陪我淼漠地人f,她其就是附近的村民,仔,解f漏洞百出、直[笑。寺Y有年p僧人居然穿著皮製高n旅[鞋,有一老尼(可^上]戒疤)向[客兜售手珠,唉,痛心。。

不^是有清Q之人。在一大殿中有一捐款箱是困人士捐款的,一年p僧人P腿打坐,不理周遭喧[]目b。我放了十元D身要走,他拿起一本《阿陀》送我,f是Y善。阿陀佛,我看到了真正的清修之人,出F在@穎簧I重度污染的地方,唏u不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4: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