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大歷史發現:毛澤東21歲時的學籍檔案驚現湖南芷江

[複製鏈接]

1311

主題

1354

帖子

264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誰能料到,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原始「學籍檔案」竟會完好無損地保存於湘西邊陲的芷江侗族自治縣檔案館呢?這件「養在深閨人未識」、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檔案,是如何在這座飽經戰爭滄桑的小城倖存、並於近期才被撩去神秘面紗浮出水面的呢?

「國寶」驚現芷江

2006年初,按照省市檔案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芷江侗族自治縣檔案館要申報省一級檔案館,晉級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必須編寫出版《檔案館指南》,將館藏檔案資料的主要內容、特色及珍品如實反映出來。檔案館書記唐召軍承擔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經過一年的努力,《指南》已接近殺青。但他在校改其中的「館藏資料」篇時,發現初稿未能全面而翔實地展示該館數千卷(件)民國檔案資料的內容與特色。他決意再進庫房詳查一次,希望有重大發現。

2006年 12 月 18 日,唐召軍又像以往一樣沉浸於卷軼浩繁的檔案中,當翻閱到民國資料教育類第 83 卷時,卷殼封面上的內容摘要第 5項標註著「省師範職員學生一覽表施行細則」,其中「省師範」幾個字如磁鐵一樣牢牢地將他的目光粘住了。他想起開國領袖毛澤東青年時期曾在湖南一師求學,其中會不會有驚人發現呢?他懷著渴盼的心情,迫不及待地翻找著,卷內目錄第 7號文件標題欄里赫然出現了「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職員學生一覽表」,文件標明日期為「1915年 8月」。見此,他精神一振。案卷里,封面上印有《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職員學生一覽表·民國四年八月》(以下簡稱《學籍檔案》)的小冊子映入眼帘。

這冊《學籍檔案》形成於民國四年八月,長 26 厘米,寬 15.5 厘米;為右側線裝、從右至左表格式豎排,對摺式雙面印刷,每頁 22 行,連封面封底在內共 28 頁;紙張已發黃,四邊稍有磨損,封面上部左邊沿有鋸齒狀破損,下部中間位置有長約 10 厘米的不規則通底裂縫,右側靠裝訂線處中下方有「胡臨川」三個毛筆書寫的大字。所有文字均為繁寫體,字跡十分清晰,保存十分完好,確是一冊十分罕見的原始學籍檔案。

翻看檔案,第一頁第一行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職員一覽表」,第二行為「職員一」。在「職員一」的花名冊設定表格第一行為「職掌(即職務)、姓名、別甫(即舊時文人的字、號)、籍貫、住址(即家庭住址)、通問處(即通信、問詢地址)」;第二行開始依次為「校長、學監、庶務、管儀器、管印刷品圖書、校醫、書記」等十三名行政管理人員的個人信息表;第十五行為「職員二 」,實際上是教學第一線的任課教員花名冊,至第三頁止,共有 46 名教師榜上有名,他們分別擔任「修身、國文兼講經、教育兼實習、心理、倫理、國文、習字、英語、歷史、地理、數學、博物、農業博物、物理、經濟、圖畫手工、圖畫、幾何畫、樂歌、體操、拳術」等二十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花名冊中,他驚喜地搜尋到「徐特立」、「方維夏」的名字。眾所周知,徐特立是毛澤東主席一生最敬重的老師,當時他是「教育兼實習」課程教員;而早期馬克思主義者、革命活動家方維夏,時任一師「農業博物」課程教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6: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