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扒一扒美國的deep pockets 8大家族撐控財富

[複製鏈接]

1311

主題

1354

帖子

264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ilkylove 發表於 2014-12-27 0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要:兩百多年前,美國人以發起戰爭宣告獨立的方式告別了權貴和王室;兩百多年後,從肯尼迪家族到洛克菲勒,再到最具權勢的隱形富豪科赫家族,血脈的流淌和金錢的傳承在美國造就了許多無冕王朝。這些財富家族就像許多隻手,在美國經濟和政治等各個領域施展著強大的影響力。
界面新聞根據福布斯雜誌2014年美國家族富豪排行榜,挑選了八個最具代表性的美國家族。

1.最有錢的家族:沃爾頓家族/Walton family



美國家族富豪排行榜排名:1

凈資產值:1520億美元

財富來源:沃爾瑪

沃爾頓家族在2014福布斯美國富豪家族榜上排名第一,超過了比爾·蓋茨和巴菲特財富的總和。這一家族的資產主要來自於對沃爾瑪集團的持股。雖然是最有錢的 家族,但是沃爾頓家族在家族排行榜中卻是最新發家的。從1962年山姆·沃爾頓在美國阿肯色州開了第一家沃爾瑪超市開始,幾十年中這個家族的財富以不可思 議的速度膨脹。今天,沃爾瑪在全球的零售網路已經超過了11,000家,雇傭著220萬名員工。

沃爾頓家族擁有沃爾瑪公司51%的股份,目前由3個家族成員分別持有,分別是吉姆·沃爾頓、愛麗斯·沃爾頓和羅伯森·沃爾頓,而且,你也可以在2014年全球富豪排行中的前20名中找到他們的名字。

沃爾頓家族儘管沒有直接參政,但他們向來是保守政黨的「金主」,曾向很多政治機構捐獻巨額資金。

2.最保守的家族: 科赫家族/Koch family



美國家族富豪排行榜排名:2

凈資產值:890億美元

財富來源:多元化經營

科赫家族的創始人是弗雷德·科赫。1940年,他創立的木河煉油公司是現在美國第二大私人公司、科氏工業集團的前身。除了原油開採,科氏工業還涉足貿易、管 道運輸、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弗雷德去世后,他的四個兒子為了爭奪家族財產決裂並對簿公堂,最終查爾斯和大衛持有了科氏工業集團的84%股權。科赫兄弟間 的爭鬥持續了20多年,官司直至2001年才告終結,被業界戲稱為「該隱與亞伯的戰爭」。

在2014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兄弟二人各以400億美元的資產並列第6名。

科赫兄弟二人將家族內鬥的氣勢也延續到了外面的世界。科赫家族是極端的自由主義信徒,呼籲為公司和個人最大程度減稅、為窮人提供最小程度的社會服務,同時最大可能地減少對工業的監管。

為此,科赫兄弟進行了大量的政治捐款和社會活動,其中包括支持美國極端保守派「茶黨」的運動、嗆聲奧巴馬政府。2012年,科赫兄弟曾表示要籌集1億美元 「戰爭基金」,誓將尋求總統連任的奧巴馬趕下台。

如今科赫兄弟已年逾80但好鬥之風仍不減當年。除了捐獻政治金,科赫兄弟還利用他們在美國政商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插手學術機構和智庫,傳播他們的理念。

3.最古老的家族:杜邦家族/Du Pont family



美國家族富豪排行榜排名:13

凈資產值:150億美元

財富來源:杜邦公司

杜邦家族是美國最古老、最奇特的財富家族,其家族悠久的歷史已經延續了兩百多年。杜邦的先人原是法國貴族,在18世紀的大革命中被囚禁,后逃至美國,創建了 杜邦公司。公司以軍火起家,后擴展到化工、塑料、燃料等行業,現在幾乎已經蔓延到美國經濟的各個領域。福布斯稱目前杜邦家族有3500多人分佈在特拉華州 和佛羅里達州,但多數彼此不認識。歷史上,杜邦家族出現過好幾位科學家,發明過火藥、尼龍等多種產品。

杜邦家族也深刻地捲入了美國的政治和歷史變遷。美國內戰期間聯邦軍使用的彈藥,40%來自杜邦家族的軍工廠。家族成員還曾擔任過特拉華州州長。

杜邦家族爆過幾次大型醜聞。今年初,一位名叫Robert H.Richards IV的杜邦家族後代被前妻指控性虐待他們剛蹣跚學步的兒子。2008年,Richards還曾被控強暴了三歲的女兒並認罪。Richards的雙親一個來 自杜邦家族,一個來自知名律所Richards Layton & Finger的聯合創始家族。

1996年,杜邦家族一 位繼承人,約翰·杜邦(John E. du Pont)用槍殺死了他的好朋友、奧林匹克摔跤冠軍大衛·舒爾茨。法官認定他精神錯亂,判其坐牢至2016年,但2000年隨著約翰的逝世,這個案件隨之終結了。這件謀殺案還被搬上了美國的電影屏幕,這就是今年11月剛剛上映的電影《狐狸獵手》。

4. 最慈善的家族:卡內基家族/Carnegie family



排名:沒有入榜

凈資產:不明

「死時仍然家財萬貫,這是可恥的。」這句話並不是比爾·蓋茨或者巴菲特說的,而是來自於鋼鐵工業的先驅者安德魯·卡內基。這也是為什麼今天卡內基家族沒有出現在福布斯美國富豪家族榜的原因所在。

1919 年卡內基去世時,捐出了自己的大部分財富——估計有3.5億美元(今天價值約48億美元),留給妻子的只有他妻子個人的資產、少量現金饋贈以及他們的房產 ——一棟位於曼哈頓的排屋及他們在蘇格蘭的度假屋斯基博城堡(Skibo Castle)。安德魯·卡內基唯一的女兒瑪格麗特得到了少額信託基金,而最終她們因為排屋的維護成本高昂而不得不賣掉它。

卡內基 家族的信條是只給子女留下能夠過舒適生活的錢,以避免子女的生活過於奢華。安德魯·卡內基捐建了200座圖書館、卡內基技術學院(如今的卡內基梅隆大學) 和紐約卡內基協會。儘管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財產,而根據估值他的財富曾與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以及銀行業巨頭摩根家族不相上下。13名安德魯·卡內基的第 四代直系後代目前都是白領專業人士,依靠自己的力量積累著財富。


5.最敗家的家族:施特羅家族/Stroth family



排名:沒有入榜

凈資產:家徒四壁

財富家族王朝的締造向來不易,但由盛入衰卻驚人得容易,施特羅家族就是現實的案例。

19世紀中葉,施特羅家族的創始人伯恩哈德·施特羅帶著150美元和令人垂涎的家傳啤酒釀造配方從德國來到底特律。當家族已經發展到第五代時,施特羅啤酒公司 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公司之一,並成為美國第三大啤酒公司。施特羅家族擁有該公司全部股份,在1988年的價值至少達到7億美元。如果這筆財富的增長速度與 標普500一致,施特羅家族應該擁有大約90億美元的財富了。

但盲目的擴張戰略、錯誤的產品定位、市場份額的丟失、家族成員一次又一次的錯誤決策讓公司每況愈下,而毒品和酒精的侵蝕讓整個家族陷入了迷失。到2009年,施特羅家族基金的最後一分錢都已經耗盡。

6.最遭詛咒的家族 :肯尼迪家族/Kennedy family



美國家族富豪排行榜排名:179

凈資產:10億美元

財富來源:榜單未提

肯尼迪家族是一個對美國政冶有著重要影響的愛爾蘭裔家族。1849年,農夫帕特里克·肯尼迪和他的妻子來到美國定居。他們的兒子約瑟夫·帕特里克· 肯尼迪開始進入政商兩界;1961年,其孫子約翰·肯尼迪當選美國第35任總統,並於1963年遇刺身亡。約翰·肯尼迪的兩個弟弟,愛德華·肯尼迪和羅伯 特·肯尼迪在美國政壇均蜚聲遐邇。1968年,羅伯特作為總統候選人,在加州初選中遇刺身亡。

除了一位總統和一位總統候選人,該家族的其他成員也屢屢遭遇飛來橫禍。從1941年開始到2009年間已經有近十位「肯尼迪」非自然性死亡。如此多的「巧合」,也成為這個家族一個難解的謎團,被稱為「肯尼迪詛咒」。

非自然死亡的肯尼迪成員包括羅伯特的兒子戴維——吸服海洛因致死;羅伯特的另一個兒子邁克爾在滑雪時意外身亡,年僅39歲。另外還有四個家族成員因飛機失事而死亡。

肯尼迪主要參與美國民主黨的政治活動。家族成員很多都擁有哈佛大學的學歷,並經常捐助哈佛大學約翰·F·肯尼迪政府學院。肯尼迪家族成員的財富、魅力以及對公共事務的持續參與,使肯尼迪家族成為了美國過去半個多世紀里的文化符號。

7.最壟斷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Rockefeller family



美國家族富豪排行榜排名:24

凈資產值:100億美元

財富來源:石油

洛克菲勒家族財富的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年輕時有兩個夢想:一是掙到10萬美元,一是活到100歲。雖然最後他只活到了98歲,但他的財富,按照今天的價值算,達到了3360億美元,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

洛 克菲勒的財富主要來自於在1870年他和兄弟威廉姆·洛克菲勒創建的標準石油公司。標準石油發展迅猛,1879年底,公司已控制了90%的全美煉油業。到 了1880年,全美生產出的石油,95%都是由標準石油公司提煉的。自美國有史以來,還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完全徹底地獨霸過市場。

今天的洛克菲勒家族,其影響力已經覆蓋到房地產、銀行和政治等多個領域。

洛克菲勒關注教育和公共健康等領域的慈善,中國協和醫院就是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成立的。他的孫子尼爾森·洛克菲勒和大衛·洛克菲勒建造並管理過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以及世界貿易中心。在政治領域,尼爾森·洛克菲勒在福特當政期間曾任副總統,而大衛·洛克菲勒曾經被任命為美國財政部長及美聯儲主席,但被他拒絕了。

8.最舞文弄墨的家族:赫斯特家族/Hearst family



美國家族富豪排行榜排名:6

凈資產值:350億美元

財富來源:赫斯特公司

赫 斯特家族屬於媒體界的顯富。赫斯特媒體巨擘的形成要歸功於威廉姆·蘭多夫·赫斯特。威廉姆曾就讀哈佛大學,但因在哈佛廣場舉行酒會、給他的教授送用過的便 壺被開除。離開哈佛后(1887年),威廉姆接管了他父親在一場賭債官司中換來的一家出版公司——《舊金山觀察者報》。在大獲成功后,威廉姆又陸續收購了 《紐約晨報》等其他報刊。

1951年,威廉姆去世,他的兒子小威廉姆·蘭多夫·赫斯特接管了家族業務。1955年,他因為採訪蘇聯總理赫魯曉夫和撰寫的相關評論而獲得普利策獎。

今天的赫斯特集團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媒體巨擘,在全世界範圍內擁有15家日報、36家周報以及300多家雜誌,包括中國讀者比較熟悉的 Harper's Bazaar(《時尚芭莎》)、Cosmopolitan(《時尚》)、Esquire(《時尚先生》)、ELLE等。赫斯特家族通過赫斯特電視集團擁有 29家電視台,覆蓋了18%的美國用戶,同時還擁有A+E、ESPN等美國有線電視網路。

赫斯特家族似乎還有種「叛逆」的基因。 1974年,19歲的帕蒂·赫斯特被美國黑社會共生解放軍(Symbionese liberation Army)綁架。拘禁兩個月後,帕蒂宣布她加入了這一組織,並拿著一隻M1卡賓槍搶劫了一家銀行。一年後帕蒂被捕,被判入獄35年。不過當時的總統吉姆· 卡特將她的刑期減少到了只有兩年。2011年,比爾·柯林頓將其赦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8: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