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說中國給俄當送錢機器是說中國蠢還是西方蠢?(組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2-26 1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油價格走勢(資料圖)
 

   「貴50%」買俄石油,中國有那麼蠢嗎

  24日傳出的一則新聞又震動了輿論場,說是俄對華出口原油11月每桶均價90美元,高出國際油價60美元的50%。這則消息刻畫了「愚蠢、冤大頭」的中國政府形象,宣告了中國是這一輪全球油價波動的「最大輸家」。

  已讓美國倍感競爭壓力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體,就是在以這種二百五的方式與世界做生意嗎?如果這樣的「傻冒國家」都能搞得美國、日本等全球經濟巨人不知所措的話,這究竟是中國蠢,還是整個西方世界更蠢呢?

  全球的大宗石油貿易以及糧食等大宗交易都是以購買期貨方式進行的,這是商界的常識。11月中國從俄羅斯以及從中東、拉美進口的石油都是對之前購買協議的履行,如果連這都不知道就到輿論場上嚷嚷,以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這讓我們怎麼說呢?

  中俄油氣價格談判一直是一項很艱苦的事,雙方的錙銖必較都很頑強。如果中國連50%都讓得不心疼的話,就決不會有今年亞信峰會期間中俄放風「談不下去下次再說」,卻在最後一刻達成兩國天然氣「大單」的戲劇性一幕了。西方輿論均認為由於烏克蘭危機俄與西方關係緊張,中國在價格談判上獲得了優勢。

  期貨交易導致獨特的風險規則,當全球油價快速下降時,石油進口國執行進口交易的公司極可能虧損,但整個國家的經濟將會受益。當石油價格飆升時,就會反過來。中俄之間的供油協議與國際購買協議一樣,一定有一個價格浮動空間,當國際價格大幅波動,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協議的各方都會重新談判價格。這一點用不著那些想「黑」中國政府和相關機構的那些人擔心。

  為什麼一些人這麼願意「黑」中國政府?就在上周盧布大貶時,有人宣稱中俄貨幣互換協議形同中國給俄的「送錢機器」,鬧出大笑話。這才過去幾天,同樣邏輯的段子捲土重來,「黑」這個國家的勁頭在輿論場的角角落落里總是那麼充裕。

  大概有兩大原因,一是「輿論反對派」的現象是多元化社會裡註定的,任何時候一定有那麼一批人專挑政府和社會主流機構的茬,千方百計要證明它們愚蠢,為此找出種種似是而非的理由。

  這樣的批評經常搞錯,有些本來就是以錯批正,但批評者卻往往可以避免名譽損失,這裡就出現了第二個原因:社會存在一定的價值觀分裂,一些人只認立場,不分對錯。像中國「高價買油」「通過互換貨幣給俄羅斯送錢」,一些人也會感覺它們不符合常識,但因為它們的靶子都是政府,那些人就力挺這類批評,它們錯也是對的,先轉發叫聲好再說。

  有道是偏見比無知更可怕,人一旦被偏執的價值觀綁架了就比較痴狂。好在這樣的人只在網際網路上相對多見,在現實社會,大多數人沉默著,保持著老黃牛般的存在。

  政府當然是會犯錯的,政府通常由精英組成,但政府的聰明程度並不總是精英智商的相加,它們相減的情況也是有的。改革就是為了讓政府更聰明更有效率。中國這些年有成就也有問題,但國家治理總體上比較成功,這是全球包括大量西方精英的共識。也許這個國家的治理不完美,但對比同時期的其他國家,中國不是最好也是最好的之一。

  中國外交是穩健的,沒出大的戰略性失誤,這也是全球外交界和學界的主流評價。中國人應當自信,我們一點不蠢,能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中看清自己的利益,通過各種雙贏和多贏不斷累加中國的復興。

 
 

  美元/盧布匯率走勢圖(資料圖)

  

  盧布/人民幣匯率走勢圖(資料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