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革前劉少奇什麼話讓黨內認為他「貶低毛主席」(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2-17 1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62年10月1日,毛澤東、劉少奇在天安門城樓上。

  核心提示:「開調查會」是毛澤東在革命年代常用的一種工作方法,黨內幹部都知道。如今,劉少奇卻直言毛澤東的這一套「過時」。儘管他講這些話不一定具有針對性,但極容易造成誤會,被大家誤以為是「貶低毛主席」。

 
 

 
  運動開始時,毛澤東和劉少奇的步調基本一致,一樣的目標,一樣的積極,一樣的感情基礎。運動中期,呼應烘托相當默契,彼此非常滿意。但到後期,潛在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而且激起了千層巨浪。

  這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以階級鬥爭為綱」,運動越往後「左」傾色彩就越濃,關於其性質、目的和方法,兩位主席各有各的思路,兩人越走距離越遠……

  到了1963年11月,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開始在河北撫寧縣盧王莊公社桃園大隊蹲點搞「四清」運動,使得毛劉關係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也為以後矛盾爆發埋下了禍根。善於無風也起浪的江青借題發揮,說王光美開了夫人參政的先例,為她自己政治登場找到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借口。

  從劉少奇之子劉源的回憶中也可看出王光美下去蹲點的勉為其難:

  1963 年10月,中南海里劉少奇所在的黨支部對他進行了一次批評,大家擔心王光美下鄉后,劉少奇的健康。因為劉少奇有失眠症,服安眠藥才能入睡。如果夜間無人照料,葯勁來的猛,極易摔倒。黨支部反對王下去,嚴肅地要求他接受。劉認真地表示「同意支部意見,但工作任務又必須完成」。怎麼辦呢?他想出了主意:在地板上打地鋪,以解眾憂。……一直到1968年病危,劉少奇睡了5年地鋪。

  王光美第一次下鄉是1963年11月,歷時五個月。地點是河北撫寧縣盧王莊公社桃園大隊。她離京前問劉,應該注意什麼?劉只簡單地講了一句:「不要有框框,一切從實際出發,有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王每月回來一次,都向毛澤東彙報,毛不止一次提示:「根子在上邊。」她並不理解這話的含意。王光美說,她是真心實意接受「以階級鬥爭為綱」這個指導思想的,但也僅限於對多吃多佔、貪污浪費的幹部經濟退賠從嚴要求,或對基層幹部工作的難處不夠體諒。至於如何挖上邊的根子,就非她所知了。

  7月5日,王光美向河北省委工作會議彙報,即《桃園經驗》報告。報告的用語十分尖銳,甚至激烈地指斥桃園黨支部「基本上不是共產黨」,「是一個兩面政權」。但是,直到工作組完成任務撤出,沒有開過一次鬥爭會斗過誰,更沒有打過人,也沒有抓捕一人,只撤了原支部書記的職,仍以人民內部矛盾對待。其他犯錯誤的幹部,檢討退賠后,取得了群眾諒解,都恢復了工作。證明桃園的運動,並沒有上升到對敵鬥爭的高度,確實是一場教育。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劉少奇十分看重基層第一手調查材料的真實性。為了掌握基層真實情況,他不惜自己多病的身體睡在家裡的地板上,也要讓妻子去替他完成搞調查的任務,國家主席這種求真求實的態度的確讓人動容。

  王光美畢竟不在中央高層,無法理解毛澤東的心思。她的《桃園經驗》肯定不會符合毛澤東「根子在上面」的要求;所以越到後面,毛澤東就越不滿意,大家也就愈加地感到左右為難,無所適從。整個運動是以階級鬥爭為綱,過激語言在王光美的《桃園經驗》中十分明顯。不僅傷害了一些基層幹部的感情,也使得各級負責人的神經變得相當敏感。嘇

  起初,毛澤東很欣賞《桃園經驗》,還將這份總結批轉全國,以示推廣。於是這個《桃園經驗》也成為劉少奇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思路,實際上成了他「抓點帶面」指導運動的藍本,在各種場合大力推廣,要求全國學習。

  1964年夏天,劉少奇與夫人王光美去了十四個省市巡迴演講《桃園經驗》,在中共黨內,陪夫人巡迴作報告,劉少奇是第一人。毛澤東從沒有這樣做過,「文革」前夕,他最多出席觀看過幾個由江青指導的「革命現代京劇」;周恩來則更不可能坐鎮現場讓鄧穎超作報告了。

  一次,劉少奇在大熱天將許多高級幹部集中到人民大會堂講話,雖然桌上有擴音器,但他並未坐下來,而是背著雙手,在台上走來走去地講,講了一通幹部「蹲點」的必要性、重要性后,便要求大家向王光美學習:「王光美下去了,不是就發現了許多新問題嗎?她還寫出東西來了,總結了許多新經驗,很有意思。我看大家還是下去吧,趕快下去吧!」說到這兒,劉少奇看了一眼身邊的周恩來,然後又對大家說:「誰要是不下去,就把他趕下去!」隨後,他又講了一些更重的「犯忌」的話: 「不蹲點不能做中央委員」、「開調查會過時了」、「基層幹部不會在會上講真話」等等。「開調查會」是毛澤東在革命年代常用的一種工作方法,黨內幹部都知道。如今,劉少奇卻直言毛澤東的這一套「過時」。儘管他講這些話不一定具有針對性,但極容易造成誤會,被大家誤以為是「貶低毛主席」。王力回憶:當劉少奇在1964年8月初的北京幹部大會上說了那些「犯忌」的話之後,江青跑到毛面前哭訴告狀:「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才作秘密報告,現在你還沒死,人家就作公開報告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7: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