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學,大學,and beyond

[複製鏈接]

527

主題

593

帖子

11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4

積分
11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如空 發表於 2004-12-17 0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上有很多育兒,教育兒女,幫助兒女進好大學的討論,很受啟發。感謝大家的寶貴經驗和時間,感謝這塊自由討論的天地。

我自己有一個剛上高中的女兒,和一個快要上幼兒園的兒子。所以,我對育兒,教育,升學,品德培養等的討論都很有興趣。

我也喜歡觀察一些各個年齡層小孩的言談舉止,包括在公司工作的年輕人。

今天我就要向大家介紹一位我所知道的年輕同事David。他進的是名高Phillips Academy Andover,卻上了個很普通的大學;最近剛Columbia 的MBA 畢業,展翅飛翔。我想提醒的是當父母的要為他們成功進一流大學努力,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成功和幸福作準備 Beyond College Years。不過我不會在這兒來定義成功和幸福。

因為我在幾千人的R&D部門工作,經常有一批批優秀的年輕人畢業后就來工作。因為我有小孩,我的社會圈子可以說跟他們沒有太多工作以外的接觸。倒是從公司的電郵報上看到這批年輕人活躍在公司的各種文體團體內。

David是他們其中的一個。平時他總是收拾得乾乾淨淨,有時還會帶上條領帶。就是CasualFriday他也是穿著整整齊齊的牛仔褲。來后不久,他就積極地參加系裡的一些草根組織,象social committee,lab management committee(LMC)為大家服務。中午和下班后積極地參加triathlon training,是個成績很好的X-country runner.

後來慢慢聽說David經常下班後去executive suite跟Director Tim去Social。Tim 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人。我在那兒想,跟Tim Social 10-30分鐘還行。要是經常BS,這個David還真要有點上至天文,小至地理的本事才行。要不是真的有什麼自己的見地,Tim才不會跟他浪費時間呢。

(各位中國的父母能不能在家裡提供一個寬鬆,民主的環境。努力作自己小孩的朋友,讓小孩跟我們討論各種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錯的沒關係,胡說八道也沒關係。父母正好抓住這個機會引導了解他們,給他們跟我們辯論的機會。將來工作了也會很自信的和他人打交道,和上司打交道)。

還聽說,David有半年沒有在實驗本上記錄什麼數據。不過因為他為系裡作了website,他在年終被評上above&beyond。正像流行打油詩所說的「……幹活靠阿鄉。」在美國好像也是這樣。這樣我有點反感他了。

Personal level上我是這樣進一步認識David的。慢慢的開始對他有好感。有一次,組裡組織了一次international luncheon.作為發起人,組織者之一,David和其他年輕同事們事先搬桌子,放椅子;事後又擦桌子,又掃地,為大家服務。我們則是一拍屁股溜了。說實在的,我自己感到很慚愧。還注意到,他帶來一份有名有姓的法國菜(我沒記住)。一個廿歲出頭的小夥子拿出這麼一份菜不多見。我們就好奇的問這問那。他吃得比較講究,外面吃太貴,所以就學得自己做。有問題就打電話請教媽媽。這年頭跟媽媽有這麼好關係的小孩不多見。還真的,他桌上放著他媽媽的照片。

再有一次,我不想再干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儀器管理工作。本想推辭掉。結果他作為LMC的成員,來跟我談,想知道我為什麼不想乾的原因。一臉的誠意,倆眼注視著我。問了:「我能幫你什麼?」,「是不是覺得LMC的成員作出這個決定不公平?」……還沒等他繼續問下去,我也為自己毫無理由慚愧。儘管一百個不情願,也不好意思無攪蠻纏。想想自己也干過LMC,可幹得就像被抓差似的,毫無建樹。

慢慢知道,他是Phillips Academy Andover(PAA)的畢業生。據說PAA出過幾位總統。那時我女兒還小,對這些 elite,prestigious的住宿學校沒有概念,只知道學費很貴,但不是你交錢就可以上的。不過David的大學上的是連前50名都排不上的州立大學。至於何故,不得而知。他可能拿了merit based獎學金;或就像他說的,他在PAA學得不夠好。

儘管在一個組,我們不是很清楚別人在幹嘛。所以我們定時有小組會。David的講題是「從XXX學到的教訓」。他將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對策,分析得很全面徹底,學到了很深刻的教訓。我真正地佩服他,能將對他不利的局勢,扭轉過來。領導當然很欣賞他,還能很自然的原諒他的過失。居說他是寫檢討書的專家。從小他若犯重要的錯誤,他的父母就要他寫檢討書ESSAY。

兩年前,David去了Columbia的MBA Program。只知道很忙。我正好有事,想跟他請教。他回的Email上,很忱懇地告訴我,他很忙,奔於PA,NY&CT三地。但我可在周末跟他聯繫。真的讓人感到做人很忱懇。

兩個月前,他專程回公司來看我們幾個老中大姐大嫂,和我們告別。他將去南方投奔他哥大的同學,也是PAA同學的一家投資公司創業。當然也會去看看Tim。Tim現在已經是VP了。這次David說起PAA,跟過去有點不同的看法。當他進大學時,他並沒覺得PAA的經驗對他很有幫助。但他進入哥大后,他覺得PAA的經歷不管是名氣上或訓練上都對他有幫助。PAA對他的經歷也是他一身中寶貴的經歷之一。

我們幾個老中大姐大嫂,自己都有小孩,都認識到教育小孩像我們父輩那樣是行不通的。所以看到David那樣的例子就很感興趣。當聽到他被他媽媽修理的故事,我們都很欣賞他媽媽的大智慧。我們還開玩笑,要他媽媽的電話地址去向她當面請教取經。

David很有禮貌。每次跟人聊天,談話,都是雙眼注視著對方,給對方undivided attention。忱懇,不虛假,成熟。這些表現出他的自信。真的,他不成功都難。

做個公平的評價,有David那樣的人作同事很有壓力,我們可以在他面前唯一可以大聲叫的大概只有「我的專業比你強」(也未必)。但作為兒女,或女婿,媳婦,我們還是由衷的喜歡這樣的年輕人的,不是嗎?

BTW,David五年的女朋友Emily,就是畢業於Wellesley的第二代華裔。

希望大家通過上面我向大家介紹的這位David,認識到我們當父母的要為他們成功進一流大學努力,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成功和幸福作準備Beyond College Years。

□ 寄自美國
在情回中國社區里,所有的文章都是轉貼,所有的歌都是別人唱的,所有的圖都是別人畫的。我不會任何原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5: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