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侖:網際網路在政府面前搶了地產正房太太的位置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2-15 1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際網路以往相當於地方政府的小三,若明若暗的關係;地產跟地方政府的關係,是正房,直接招商引資,登堂入室,吃飯都是坐主桌的。現在換了位置,網際網路扶正了,地產下堂了。唯一給了面子,就是在邊上坐著,但看別人吃。

  23年前,萬通六君子,包括馮侖、潘石屹在內的6個人相聚在海南,野蠻生長后淘到人生第一桶金。23年後,其中2人再次相聚海南。

  在昨日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這一次的心情頗為沉重。他昨日表示,房地產的日子確實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肯定是走下坡路。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在現場也表示,現在網際網路扶正了,地產下堂了。唯一給了面子,就是在邊上坐著,但看別人吃。

  在房地產論壇上,馮侖與潘石屹二人,如當年兄弟般,促膝而談,真情流露。對於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情況,馮侖不改以往語言犀利的幽默風格。他表示,世上只見新人笑哪聽舊人哭,房地產肯定是舊人了,網際網路是新人。地方政府對新人關心,所以,都是圍著新人笑,不管舊人哭。此外,對於新人與舊人的地位,馮侖更大膽比喻:網際網路以往相當於地方政府的小三,若明若暗的關係;地產跟地方政府的關係,是正房,直接招商引資,登堂入室,吃飯都是坐主桌的。現在換了位置,網際網路扶正了,地產下堂了。唯一給了面子,就是在邊上坐著,但看別人吃。

  對於馮侖的話, 潘石屹表示,這是大多數開發商內心的真實寫照。「確實這個行業感覺快走到盡頭了,基本的數字在這擺著,三年前人均城鎮住房面積32.9平方米,已經非常高了。說句實話,地產確實不像前些年那樣風光,馮侖把網際網路叫小妖精,小妖精把目光都吸引走了。他的這句話也反映出我們的壓力,如果房地產開發商再不想轉變,很快就會成為鋼鐵企業、煤炭企業。我與馮侖做十幾年的房地產論壇,每一次都興高采烈的,只有這一次情緒比較低沉。」他說。

  對於潘石屹的此番表白,馮侖表示,中國經濟發展二十多年後,房地產已經到了重要的轉折時期。「城鎮化已經過了50%了,城鎮人均住房過了30平米了,人口倒金字塔,在三四線城市人口幾乎沒什麼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以住宅快速開發銷售為主導的房地產增長模式,和以地方政府通過不斷賣地,擴大城市範圍,攤大餅發展模式的城鎮化,還能繼續嗎?所以,在一個階段,地產企業幫助地方能生能養,雖然形象不太好,但能生能養把任務完成了。」

  面對房地產的下滑趨勢,潘石屹表示,自己的應對措施是,手裡持有現金。「我們現在的凈負債率大概11%,賬面上有超過150億元的現金。在這個動蕩的時候,我們還是採用最保守的辦法。」

  ---------------

  萬通馮侖:要讓智慧城市自然成長循序漸進

  他是白手起家的實幹家,揮灑著西北漢子的豪情帶領萬通狂飆突進,他被稱為地產界的思想家和段子手在商海里體驗戲劇人生,享受野蠻生長,他是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本期話題觸摸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什麼,是信息和通訊技術手段的綜合應用,還是對民眾需求的智能響應,馮侖認為,拋開那些複雜的術語吧,智慧城市是什麼,只有像說故事拍電影那樣,講述給百姓,才能讓人聽得懂、記得住。

  馮侖:智慧城市這個推廣我覺得是一個問題,這個概念讓老百姓特別不直接。我們在推廣立體城市也碰到這種,所以你得編一個故事,你比如弄一個電影《失戀 33天》一下子知道失戀怎麼回事了。就從客戶體驗來說,他進入到這個智慧城市,比如說特斯拉那樣怎麼樣通知到哪了,然後碰到一個障礙,你這個智慧交通給你解決了。突然鬧地震了,你又怎麼著了。所以這樣一種從客戶端體驗來說,把這個智慧城市描述很清晰,所以我們最近在推廣立體城市,就是說遊戲我們做了好多版、有災難版、戰爭版、江湖狹義,然後有愛情的。這些弄完了了以後,大家真就把這個立體城市搞清楚了。所以,推廣要跟現在年輕這一代玩的這些東西結合。現在書都有立體,畫也有例題畫,從市場體驗角度來說要把指揮城市搞的很清楚。這樣一來,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可是人民群眾不大容易弄懂這玩意。所以,你不如拍一個電影,人民群眾全懂了,最後人民群眾哭著、喊著都要到智慧城市來。

  在馮侖看來,智慧城市的形成,有競爭、政府、大企業三種儀式,然而無論是哪種模式,我們都要讓智慧城市自然成長循序漸進,就像從戀愛到結婚的過程一樣。

  馮侖:實際上智慧城市未來是三種模式。第一種你不用管它,它自己就會漲。這麼多新傢伙玩意,我們商家都知道,必須給這個樓裡頭弄一個智慧的卡,不智慧客戶都不來了,這個政府不用操心,早晚我讓它智慧。第二種模式,政府規劃指定哪個地方搞智慧城市,就像這個信息辦、貼一個標籤,弄一個評級,過兩天驗收領導視察拍完照片走人。第三,就像我們自己弄立體城市,自己企業,騰,大家一塊弄,幾個大企業在那一折騰它就智慧了。所以,這三種方式都是智慧城市產生的方式,這三種方式都有效,叫做競爭、政府、大企業。所以,它是一個過程,就不要設置絕對標準,要相對標準。只要激勵朝著這個方向走的,就可以。就像愛情是一個過程,你說結婚前是愛情,結婚後就是婚姻。婚姻就埋葬愛情,這玩意指標化,這日子沒法過了,你就忽悠大家都挺好愛這吧。所以,我就說切記把這個事搞的很僵化,實際上要創造一種機制讓大家自然生長,不斷競爭這個智慧城市就會變得很可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9: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