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酒飯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4-12-15 1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吃飯喝酒,並不是簡單的吃飯喝酒。要是能吃喝得妙語連珠,那這頓酒飯就升級了,會讓人久久回味。當然,一頓酒飯有趣無趣,並不在菜品,而在人。有趣的人才能吃出有趣的酒飯來。
有個叫石動筩的,就屬於這種,一吃飯就忍不住犯貧。此人是南北朝時北齊高祖神武皇帝高歡手下大臣。有一天吃飯,高歡就說了:「我出個謎語給大家猜猜啊。謎面是『刺啦啪嗒』。」大家都傻了,猜半天也猜不出來。石動筩想了想說:「這是攤煎餅吧?面放在熱鐺上,一攤,就這聲。」高歡點頭,說猜對了。石動筩說:「那我也出個謎語,謎面也是『刺啦啪嗒』。」皇帝這回想破腦袋也沒想出來,石動筩說:「嗨,攤煎餅啊。」皇上一板臉:「你這是抄襲我的。」石動筩搖頭:「怎麼會呢?我這是趁著鐺還熱,又攤了一張。」滿堂大笑。
後來大家聊著聊著,又說到文學了。高歡說:「郭璞的詩寫得不錯。比如『清溪千餘仞,中有一道士』,有意境。」石動筩又開始貧了:「這算什麼啊,我的詩比他強一倍。」皇帝說,你講講看。石動筩道:「清溪兩千仞,中有兩道士。豈不是強一倍嗎?」又是一陣大笑。
南方也有這麼一位,梁武帝手下的大臣蕭琛。他和梁武帝打小一起長大的,關係一向很好,所以君臣之間老開玩笑。有這麼一天,皇帝和他都喝高了。皇帝隨手就拿了個紅棗,投到蕭琛臉上。蕭琛沒大沒小,從盤中拿了個栗子,扔了回去,正中皇帝面門。這回皇上生氣了,蕭琛趕緊解釋:「陛下扔來的棗裡面是紅的,投臣以赤心,臣必須報以戰慄。」總算把這事圓了過去。
這是有文化的樂子,當然還有沒文化的笑話。宋朝人趙從善在紹興當官的時候,突然想吃燒茄子了,就給廚師寫菜單,寫到「茄」字,想不起來了,就問旁人:「『茄』字怎麼寫啊?」隨從回答:「草字頭底下,一個『加』。」趙從善想都沒想,就在草字頭底下寫了個「家」,看上去,這個字像個「蒙」。從此就留下話把兒了,當地人都管燒茄子這道菜叫「燒蒙」。
食單上常有錯別字,例如飯館總把「宮保雞丁」寫成「宮爆雞丁」,也有人總把「枇杷」寫成「琵琶」。明朝的畫家莫廷韓去朋友袁太沖家做客,一進門就看見桌上有一張字條,寫著「琵琶四斤」,可能是送果子的人寫錯了。正好另一位文人屠赤水也來了,三個人看著錯別字吟上詩了。屠赤水起頭:「枇杷不是此琵琶。」袁接道:「只因當年識字差。」莫廷韓說:「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後來,這首詩還流傳開了。
古人講道理,有時候讓人覺得挺裝的。比如吃飯喝水,一定要付款,都到了拘泥的地步。漢朝時有個郝子廉,趕路的時候在渭水飲馬,馬喝飽了,他要扔三枚大錢在水裡,算付賬。還有一位叫范丹的,去看望姐姐,在姐姐家吃完飯,硬留下一百文錢。姐姐追出門來要把錢還給他,他還不要,旁邊有個打柴的小孩兒對他說:「哎呀,你這麼清高啊,不是傳說中的范丹吧?」范丹更掛不住了,說:「你看你看,連小孩子都知道我,這錢必須得給。」姐弟倆推讓半天,范丹把錢扔地上,走了。馮夢龍評價這事,寫了倆字:「太過」。但儘管如此,也比現在喜歡公款吃喝的官員們強。
說到公款吃喝,最逗的是唐朝的御史婁師德。這位命不好,當官正趕上武則天下令天下禁止屠宰,所有的酒宴都是全素,一點肉腥都沒有。有一次他去河南出差,當地官員接待他,突然就端上一盆羊肉來。婁師德大驚,問接待官員:「你們……哪兒來的羊肉啊?不是禁屠了嗎?」官員笑嘻嘻地回答:「這羊不是殺的,是被山上的豺咬死的。」婁師德鬆了口氣,連連點頭:「哎,你們這裡的豺好懂事啊。」過了一會兒,又端上一盆生魚片,接待官員說:「這魚也是被豺咬死的。」
婁師德生氣了:「豺怎麼會咬魚?一聽就是撒謊。你應該說,是被水獺咬死的。」
自古以來,不切實際的行政命令都會被「巧妙」破解,只為後人徒留笑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4: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