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肥缺的存在是腐敗不能根除的體現(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2-13 08: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處級幹部張新華何以能貪3.4億元?

  今天,一名落馬處級貪官被判處死刑,這是近年來涉貪官員被判死刑的唯一一個,而這名落馬處級貪官之所以被判處死刑,原因是他的貪腐金額實在太高,高達3.4億元,確實令人不敢相信。處級幹部,在中國並不算大,但近年來曝光出來的小官巨貪現象卻實在令人咋舌,如山西某縣國土局長涉貪2億元,震驚國民,而河北省某科級貪官,家中搜出現金達1.2億,黃金37公斤,房產68套,而煤炭司司長雖然為廳級幹部,但在中央部委中實在是小官,竟然也是家藏2億現金,今天,這名廣東處級貪官竟然能夠涉貪3.4億元,真是一個比一個令人稱奇,一個比一個貪得貪得無厭。

  那麼,一個處級幹部何以能貪3.4億元?他到底有多大的能量能夠貪到這麼多錢,這可是近4噸的錢,放在哪裡可都是一座小山,如果要一張張數,恐怕沒有人能夠精確的數明白,即使用點鈔機數,還真不知道要燒壞多少台點鈔機。他是通過什麼手段和途徑貪污到這麼多錢的?難道他真不怕法律的追究?難道相關紀檢執法部門在他貪污的過程中就沒有發現蛛絲馬跡?

  其實,這些小官之所以能夠貪污到如此巨款,正是中國存在所謂的肥缺和清水衙門的體現。按照制度的分工,在中國,本不應該存在所謂的肥缺和清水衙門之分的,至少在國家的公務部門中只有分工的不同,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按照國家的法律和相關制度,什麼崗位、什麼職級拿什麼樣的工資,按工作性質劃撥工作經費,那都是有明確規定的,不應該有好壞之分。然而,在現實中,我們竟然將單位分為三六九等,有所謂的清水衙門、肥缺等,而肥缺單位一般就是指管錢、收錢和用錢大的單位,還包括管理單位多的部門,如財政、稅務、國土、交警、高速公路、民政等單位,而那些只有財政拔款一條道且沒有收入來源而且也不管理各種費用的單位就被稱為清水衙門,而且在任何一個單位,同樣存在著肥缺和清水衙門,而區分的標準自然和單位之間的區分是一樣的。所以,在人們看來,一個領導幹部的升遷,人們往往是其是否去肥缺單位和部門來衡量,即使是平級調動,如果是從所謂的清水衙門調到肥缺單位,那就認為上領導重視,是提拔或有前途,如果是肥缺單位調入所謂的清水衙門,那就是降級,是不受領導重視或是有問題,即使是提拔,如果從一個下級所謂的肥缺單位調到清水衙門,那也是明升暗降,而在單位內部,也是同樣的看法。所以,有些人為了進入肥缺單位,會使用一切手段和方法,以進入肥缺單位為榮,而且有些領導為了永遠呆在肥缺地方,竟然拒絕提拔,如廣東省原增城市委書記曹鑒燎就是典型代表。

  為什麼地方、單位、甚至單位內部會有肥缺和清水衙門之分呢?其實根本原因就是以錢的多少來衡量,如國土、稅務、交警、高速公路等單位,這些單位是目前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就有了和政府談條件的底氣,政府往往給他們下任務,如果完成任務,會達到多高的收入,返還多少工作經費,如果超額完成,那返還的比例會相應提高,這樣,這些單位幹部職工收入就自然比其他單位高,為什麼某地國稅的幹部職工舉行示威,根本原因是國稅和地稅員工的收入差別太大,一般是兩倍的差別,同樣是收稅部門,員工的收入為何差距這麼大,原來地稅部門與地方政府聯繫更緊密,收的稅直接成為地方財政收入,地方政府按照任務給地稅部門提成,而且超額完成任務提成更高,許多地稅的員工往往有兩張工資卡,一張是系統內的工資,一張是地方財政提供的工資,而國稅收的稅往往進入中央金庫,地方分成比較少,所以,地方政府分成就少,收入自然就拉開了。同樣管錢的單位,利用錢在手中的權力,要麼採取雁過拔毛的方式,要麼採用挪用的方式,要麼採用不拔款或少拔款的方式,將錢截留,形成各種小金庫。而單位內部因為同樣的原因,部門之間會有特別大的差別,雖然現在單位許多部門都有小金庫,但因為收入來源的大小,小金庫的數額會有很大的差別。

  總之,來錢多、管得錢多的單位或部門,包括財源大的地區,就被稱為肥缺,而錢多自然就容易產生令人震驚的腐敗,而且腐敗金額往往與級別無關,只與管的錢多少有關,這就是形成小官巨貪的根本原因。別看他們官小,但從手中過的錢卻驚人,幾十億、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資金就往往由這些小官手中過,所以,這些官員一旦腐敗,那涉及的金額往往就是驚天動地。

  其實,按照中國的法律和制度,是不應該有肥缺和清水衙門之分的,如稅務部門,按照稅法,應該是有稅就收,這是責任,如果不收,就是瀆職,應該受到處分,不存在有任務這個概念。但在中國,一方面大家都以偷稅漏稅為榮,另一方面是有些執法部門或執法人通過權力以犧牲國家利益來獲取個人利益,所以,不得不採取任務的形式。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中國,收錢的、花錢的、管錢的單位和部門就更容易形成腐敗,而且,在中國什麼人最吃香,會利用各種手段爭取到錢的人最吃香,中國為什麼科技人員不少,但真正研究科技的人卻不多,因為不少科技人員在以科研的名義向有關部門爭取拔款,而拔來的款很少用在科研項目上,而是用在福利獎金方面,而且誰爭取得錢,獲得的獎勵就更多,所以,假科研、真騙錢的現象在中國特別多,那誰還有心思花在科學研究上呢?連科技人員都如此,何況那些普通的人?

  為什麼單位和部門會存在肥缺和清水衙門之分?為什麼那麼多人爭著進肥缺單位和部門?為什麼單位領導都喜歡搞基建工程?其實就是一部分人為了腐敗方便,而有些意志薄弱的人一旦進入這些所謂的肥缺單位或部門,就會受不住誘惑,最後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中國如果不從法律和制度上改變這種現象,不改變權力高度壟斷,要想根除或減少腐敗是不可能的,從一些單位的領導前腐後繼來看,抓了一個,會有更多的後來者,往往是等風聲一過,腐敗依然,而且小官巨腐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從廣東這名落馬處級幹部能夠貪污3.4億元來看,正是這種原因造成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9: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