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九哥:為什麼中國人搭地鐵時都要擠在門口?(組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2-17 14: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終於到了下班的點,九哥一個箭步衝去打卡,然後就衝進地鐵站。擁擠的人潮,那是地鐵站常有的風光,早已見慣不怪了。好不容易等到了地鐵,好不容易等到下車的人下完了,理論上頗空的車廂應該可以裝下等待這趟地鐵的人的,可結果是——還剩四分之一的人上不了車。若是車廂真的那麼少,九哥真的沒話說;但每當九哥看到車廂中部的人都有充足的空間玩手機聽音樂,而門口的人卻是擠得沒尊嚴的時候,九哥真想說幾句了。

  明明只要大家一上車就走到車廂中部,就可以為車廂騰出不少空間,讓更多的人搭乘,偏偏就是有一大堆人一上車就擠在門口,為什麼呢?

  我們太懶了

  或許中國人給人的印象就是勤奮——每天早早地上班、加班是家常便飯。可國人還是有一條懶的根。我們懶得做很多事:垃圾懶得扔到垃圾筒里、痰懶得吐在紙巾上、懶得說一些禮貌用語、懶得遵守紅綠燈、懶得排隊......當然, 還有文章的主題——懶得走到車廂中部。正是因為人人都想著「我很快就下車了,走到中部的話可能很難下車;站在門口,門一打開就立刻能下不是很好嗎」,所以不管車廂廣播多少次「請上車的乘客走到車廂中部」,那些人都置若罔聞,因為他們「懶得多走幾步」。

  我們是自私的

  有時候九哥覺得,在擁擠的地鐵站中等地鐵,就像是一場比賽。因為是比賽,所以有了競爭意識。有了這個意識,每個人的思想就會從群眾中孤立起來——只有我上了車才是贏的,既然要贏,既然是對手,又何必為其他人著想?

  每個人都抱著「自己很快就下車」的想法,於是人人都站在了方便自己下車的位置——門口。門口站滿了人,即使車廂中部是空的,外面的人也只能無可奈何。那些人都是自私的。自私的程度讓九哥覺得說什麼「多為別人想想不行嗎」都覺得無力。

  正是因為自私,所以我們不管公眾環境衛生而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不管不遵守交通規則帶來的影響交通秩序的結果而亂過馬路,不管秩序而插隊......太多太多,只是因為我們不為他人著想。

  

  
   小事背後的大原因

  日本「新幹線」的擁擠程度不比北京的地鐵遜色。每個車站都有一些戴白手套的人專門負責把乘客往車廂里推。一邊推一邊鞠躬,畢恭畢敬地說「對不起」。乘客知道空間有限,都拚命收縮自己。「不像在中國,有些人自己要擠進去,還恨不得把別人擠下來。在車廂里,胳膊和腿都伸得很開,拚命佔地方。」

  

  
    社會公共禮儀缺失,跟長期的「階級鬥爭教育」密切相關。把所有人都視為假想敵,把所有的日常生活事件都視為階級鬥爭的一部分。毫無疑問,對於敵人,我們是無須講禮貌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這種革命倫理學在21世紀並未消失,而是轉型成了資源匱缺下社會競爭的殘酷邏輯。我們不是缺乏教育,而是教育過度,也就是「鬥爭教育」過度。

  中國人,你以後要怎樣改正?

  當前,要進行社會和倫理重建

  秩序不能僅靠權力維持,要靠社會自身的力量。政府如果管制失靈,社會又無法自身產生一種秩序,那會很可怕。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的重建,要通過社會的重建產生出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喚起了幾億人的同情心,大家突然感到我們都是中國人,有共同的命運感,幾萬個志願者奔赴災區,這是一場社會重建運動;上海火災,10萬市民自發獻花哀悼,也是一個社會重建運動。

  不要把社會看成政府的對立面,而是要讓社會煥發出自身的活力,把人性中向好的東西煥發出來。志願者組織是一個積極的社會重建的力量。道德不是用來說教的,道德重建、倫理重建不是靠讀經、靠灌輸的方式能夠奏效的,而是要通過道德實踐。知行合一是儒家的傳統,儒家從來不認為培養君子僅僅靠在書院里讀四書五經就行的。

  總而言之,要讓社會變好,無論是政府、企業、學校還是個人,都要盡自己的一份努力。

0

主題

51

帖子

17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9
沙發
waybruceself 發表於 2014-12-19 01:29 | 只看該作者
我是懶得發聲的,但為支持你的見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