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曙明:從張新華被判死刑說到「能人腐敗」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2-11 1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2月10日新華社報道,被稱為「廣州史上最大貪腐案」的白雲農工商系列腐敗案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廣州白雲農工商聯合公司原總經理張新華,因犯受賄罪、貪污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涉案金額高達3.4億元,被法院判處死刑。

  儘管目前只是一審,張新華的命運並未定論,但一審法院用死刑對其貪腐行為作了最強烈的否定。和同一天被一審宣判的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相比,作為處級幹部的他,級別要低一些,但更高的貪腐數額(3.4億元VS3558萬餘元)、更重的處刑(死刑VS無期徒刑),令其當天受關注程度,超過至少是不輸於劉鐵男。

  走到這一步,決定性因素當然是張新華咎由自取,但制度層面未必沒有反思的空間。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國企,本已瀕臨破產,為何能在他的運作下成為腐敗斂財的「搖錢樹」?長達十五年、牽涉所有國企高層的貪腐行為,為何遲遲沒有被及時發現和遏制?這些,都是需要追問的問題。

  尤其耐人尋味的是,新華社報道援引辦案人員說法稱,人們對張新華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他是「能人」,讓瀕臨破產的國企「起死回生」;有人認為他貪得無厭,將國有資產據為己有。不可否認,讓十年前負債數億元的企業起死回生,張新華是具有經營頭腦的,也配得上「能人」稱謂。但今天的悲劇,或許從他被認定為 「能人」那一刻,就已經註定。

  「能」,是選拔幹部的重要標準,但如果「能」不能和「德」結合在一起,它帶給我們事業的就將不是福音,而是災難。遺憾的是,一些地方過分注重對「能」的考量。恰恰,怎樣的人算「能人」,人們標準不同。一旦不講法治、不守規矩敢胡來被視為「能」,張新華這樣的人的確更容易受到重用。事實上,多年來,無論公司經營還是個人貪腐,他都把「不規矩」發揮到極致。

  受到重用的張新華如魚得水,公司迅速扭虧為盈。於是,「能人」之外,他又多了一層「功臣」的光環。這不僅讓他在公司內部「說一不二」,也成為「綁架」上級有關部門的資本。新華社報道說,案發前,張新華曾被白雲公司多名職工舉報十多年,卻未被查處。不知道除了他善於「銷贓」,不容易被抓到把柄等原因,接受舉報的部門是否有這樣的顧慮:「動了張新華,一旦公司虧損,誰能負起這個責任?」

  「過去很多年裡,不少人把企業和『一把手』捆綁在一起,認為反腐反到『一把手』頭上企業就垮了,實際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必須扭轉過來。」反腐專家的說法,令人警醒。現實中,一些「一把手」被抓企業經營蒸蒸日上,反證了「能人依賴」的錯誤與盲目。

  「能人腐敗」是最近一個比較熱的詞。它揭示了一些地方、部門權力尋租空間大、監督缺位等弊端。今後選人、用人,肯定還要選能人,但能人中間選誰?如何有效監督他們?一旦發現選錯了,如何第一時間拿下?張新華案,為我們提供了有價值的反思標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