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方人眼中的大清盛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ablue 發表於 2014-12-8 2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康乾盛世,
康熙年間,
山東大飢, 人相食。
兗州, 登州大飢, 民死大半, 至食屋草。

乾隆年間, 蘇皖魯「屍橫道路」。 「刮(屍)肉而啖」。


2) 大清盛世,
清朝知縣唐甄, 著《潛書》說很多百姓無褲可穿。
《能靜居日記》記載曾國藩說: 「(京城)婦女也裸身無褲可穿。」  
《曾國藩家書》「京城苦。」
英國使團記載「(清朝)窮得令人驚訝, 一路上我們丟掉的垃圾, 被人撿去吃。」 「叫花子一樣的軍隊。」 「人們衣衫襤褸甚至裸體。」


《曾國藩日記》記載皖南到處食人。
《曾國藩日記》記載江蘇人肉賣九十文一斤。
曾國荃: 直無異地獄之變相。


3) 清朝GDP佔世界40%?

1890年代清朝的年財政收入9000萬兩。
每4個清朝人一年交不了一兩銀子。
同期美國的年財政收入相當約15億兩白銀,是清朝的約15倍。
甲午開戰前,日本年財政收入7000萬兩白銀,與清朝接近。
中國賠8國聯軍4億多兩白銀,一個中國人賠一兩。要39年還清。
沙發
 樓主| yablue 發表於 2014-12-8 21:12 | 只看該作者
三)中國古代盛世窮得沒褲子穿, 把光著屁股說成盛世

1)漢高祖, 人相食, 死者過半。 《漢書》
漢武帝, 百姓流離, 人相食。
漢光武帝, 民飢餓, 人相食。
《史記》記載漢朝有的士兵餓得站不起來。 「士有飢者。卒乏糧, 或不能自振 。」


2) 三國
《三國志》記載民人相食。
《三國志》記載太祖(曹操)乏食,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肉)。
《三國志》轉載(劉)備軍在廣陵,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

3) 隋朝
隋煬帝, 江淮大飢, 煮土而食, 人相食。
隋朝打腫臉充胖子, 被外國使節嘲諷。

3) 盛唐
兩京間死者相枕於路, 人相食。《資治通鑒》
三吳飢甚, 人相食。 大抵雖其父母妻子也啖其肉, 而棄其骸于田野,由是道路積骨相支撐枕藉。
白居易-「衢州人食人。」  
唐朝大臣劉允章《直諫書》: 凍無衣, 飢無食。天下百姓, 哀號於道路。


宋朝司馬光說:「(唐朝)民墜塗炭, 無所控訴。」


5)富宋
河北大飢, 人相食。《宋史》
汴京大飢, 人啖道殣。(道殣即路上餓死的人, 道殣相望。)


淮民大飢, 炮人肉, 馬矢(糞)中以食。
淮, 荊, 襄大飢, 淮民刲道殣食盡, 人相搤噬。
宋恭帝, 揚州飢。人相食。


岳飛要求士兵餓死不擄掠。
庄綽:「人肉之價, 賤於犬豕。」
(孀婦不要改嫁), 餓死事小, 失節事大。 -程頤

宋朝人拿紙做衣服。
陸遊:「幸有藜烹粥, 何慚紙作襦。」紙襦就是紙衣。
陸遊說還好有粥喝,  不覺得穿紙衣丟人。


《宋史》記載宋朝士兵「衣紙」(穿紙衣), 王安石嘆為「極窘」。

6) 明軍窮得沒褲子穿
明朝總督盧象升說:「每點一兵, 有單衣者, 有無袴(褲子)者, 有少鞋襪者。」 「此輩經年戍守, 身無掛體之裳, 日鮮一餐之飽。」 他說明軍沒褲子穿, 沒飯吃。

明朝巡撫胡廷宴說:「各軍典衣賣箭, 鬻子出妻, 沿街乞食。 」 他說明軍為了吃飯, 賣衣服, 賣武器,  賣兒女,  賣老婆,  直到討飯。
明朝官員黃槐開說: 「今屠割活人以供朝夕,父子不問矣,夫婦不問矣,兄弟不問矣...」

7) 康乾盛世,
康熙年間,
山東大飢, 人相食。
兗州, 登州大飢, 民死大半, 至食屋草。

乾隆年間, 蘇皖魯「屍橫道路」。 「刮(屍)肉而啖」。


8) 大清盛世,
清朝知縣唐甄, 著《潛書》說很多百姓無褲可穿。
《能靜居日記》記載曾國藩說: 「(京城)婦女也裸身無褲可穿。」  
《曾國藩家書》「京城苦。」
英國使團記載「(清朝)窮得令人驚訝, 一路上我們丟掉的垃圾, 被人撿去吃。」 「叫花子一樣的軍隊。」 「人們衣衫襤褸甚至裸體。」


《曾國藩日記》記載皖南到處食人。
《曾國藩日記》記載江蘇人肉賣九十文一斤。
曾國荃: 直無異地獄之變相。


9)民國盛世稱為黃金十年。
所謂800萬美式裝備的國軍。
蔣介石日記中記載, 國民黨的士兵穿得像乞丐, 老蔣羞憤幾乎要自殺。
歷史學者戚嘉林見到國軍第七十軍, 士兵多穿草鞋, 衣衫破爛不堪, 被稱為乞丐軍。
《二二八民變》:國軍穿草鞋,有的只穿一隻而一隻赤腳。
歷史學家賴澤涵: 抗戰後, 看到祖國部隊,穿著這麼破爛, 隨地大小便。
志願軍老兵, 解放軍文藝原副總編劉家駒在 《我經歷的朝鮮戰爭》一文中回憶, 當過國軍的志願軍還吃虱子。


10)中國到1980年還在說中國人是蜜糖里泡大的。
1980年前說要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外國人。
毛澤東: 我們對德國應當全力幫助,他們比我們苦得多。-《毛澤東文集》第六卷

中國歷史上, 秦到清2000年發生100多起人吃人的大飢荒,  平均20年一起。中國2000年來, 較大規模的飢荒有1800多起, 大約一年一起。

萬里: 1977年,黨中央派我到安徽當第一書記。農民吃不飽,穿不暖,全省只有10%的生產隊能維持溫飽。 安徽三年困難時期,到處餓死人。非正常死亡人口就三四百萬。

香港電台舉辦的《口述歷史》節目﹐:"香港淪陷時期的經歷﹐:當時﹐街上有些人餓到快要死﹐但還沒斷氣的時候﹐身上的肉已經給人割去。 當時我住在筲箕灣﹐見過一個年輕女人餓到全身發軟﹐躺在街邊﹐還沒有斷氣﹐她的大腿肉、胸肉和其他的肉已被人割去。多殘惡啊! 受害者沒未斷氣呢 。"

現在不是靠西方科技所賜的化肥,農藥,溫室養殖, 地膜養殖, 農業機器。 中國照樣得大批餓死人。
不是靠西方發明的紡織機器, 中國現在也解決不了穿衣問題。

11) 清朝GDP佔世界40%?
1890年代清朝的年財政收入9000萬兩。
每4個清朝人一年交不了一兩銀子。
同期美國的年財政收入相當約15億兩白銀,是清朝的約15倍。
甲午開戰前,日本年財政收入7000萬兩白銀,與清朝接近。
中國賠8國聯軍4億多兩白銀,一個中國人賠一兩。要39年還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yablue 發表於 2014-12-8 21:13 | 只看該作者
..
3) 隋朝
隋煬帝, 江淮大飢, 煮土而食, 人相食。
隋朝打腫臉充胖子, 被外國使節嘲諷。


...

10)中國到1980年還在說中國人是蜜糖里泡大的。
1980年前說要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外國人。
毛澤東: 我們對德國應當全力幫助,他們比我們苦得多。-《毛澤東文集》第六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yablue 發表於 2014-12-8 21: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ablue 於 2014-12-8 21:16 編輯

不靠西方文明, 只怕還在隨地大便

1) 洗澡

沒有西方發明的自來水, 連洗澡都難。
王安石見皇上, 一隻虱子爬到鬍子上, 所謂 「屢游相須, 曾經御覽」。
劉墉見乾隆,「有虱緣衣領而上, 蠕行須際」。
斯諾《西行漫記》:斯諾採訪毛澤東 ,毛澤東 邊談邊捫虱子。
陳恭澍: 「提到虱子,當時那個人身上都是成群結隊的。」
--- 陳恭澍《英雄無名》, 軍統局北平站站長。


2) 廁所
八國聯軍侵華,北京, 天津失守。
天津城那時人們隨處便溺。八國聯軍禁止隨地便溺。《聞見錄》

八國聯軍進京,嚴禁居民隨處大小便。
清人記載:「各國界內雖不準在沿街出恭,俱建設茅廁隨地大小便」

(1947年)毛主席:「我要解手,你扛一把鐵鍬幫我挖坑。」我忙找一把鐵鍬,緊跟毛主席一直走到野地。《我給毛主席當衛士》,衛士長李銀橋。

歷史學家賴澤涵: 抗戰後, 看到祖國部隊,穿著這麼破爛, 隨地大小便。

3) 人均壽命
不是靠西方科學, 只怕連靜脈, 動脈,  細胞, 腦細胞, 淋巴, 神經, 基因的概念還沒有。人均壽命大概跟清朝一樣30出頭。

FQ治病還得依靠祖國醫學, 狗屎「解一切毒」, 《本草綱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yablue 發表於 2014-12-8 21:14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不是靠西方科技所賜的化肥,農藥,溫室養殖, 地膜養殖, 農業機器。 中國照樣得大批餓死人。
現在不是靠西方發明的紡織機器, 中國照樣解決不了穿衣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yablue 發表於 2014-12-8 21:17 | 只看該作者
清朝GDP佔世界40%?
1890年代清朝的年財政收入9000萬兩。
每4個清朝人一年交不了一兩銀子。
同期美國的年財政收入相當約15億兩白銀,是清朝的約15倍。
甲午開戰前,日本年財政收入7000萬兩白銀,與清朝接近。
中國賠8國聯軍4億多兩白銀,一個中國人賠一兩。要39年還清



愛因斯坦說: 「中國人連邏輯思維體系都沒建立。」

利瑪竇說:  「中國的驕傲來之無知。」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認為華人與菲律賓人一樣,沒有能力管理自己。

中國人沒有科學腦筋。不知分析。
《時事新報》副刊《學燈》 毛澤東 1920年10月10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