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塑料製品能否放心使用?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4-12-5 2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塑料製品能否放心使用?

  原文:塑料製品能否放心使用?

  作者:@阮光鋒

  塑料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無孔不入了,吃飯、喝水都會用到塑料製品,塑料的碗筷、塑料杯子、塑料瓶子等等。可是,很多人塑料老是有一種擔心,比如塑化劑問題等等,就覺得不安全。食品中常用的塑料有哪些?是否安全呢?

  看數字,識塑料

  如果你有留心,你會看到很多塑料用品的底部或者側面經常會有一個由3個順時針箭頭組成的三角形符號,符號的中間有一個數字編號,通常是數字1到7。這幾個數字其實就是塑料的身份編號,每個數字代表著不同的成分。這個符號叫做塑料分類標誌(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是美國塑料工業協會最早建立的,目前已經在全球範圍內使用。根據這個標誌中間的編碼,就可以知道這種塑料是什麼了。「1號」——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號」——HDPE(高密度聚乙烯)。「3號」——PVC(聚氯乙烯)。「4號」——LDPE(低密度聚乙烯)。「5號」——PP(聚丙烯)。「6號」——PS(聚苯乙烯)。 「7號」——1-6號外的所有種類,包括PC(聚碳酸酯)、PLA(聚乳酸)、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美耐皿及其他類。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塑料是不需要使用塑化劑的,而且,不同的塑料使用性能也有不同。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種常見的塑料。

  1. PET

  PET的全名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是一種極為常用的樹脂材料,在塑料分類標誌中屬於1類。我們平常喝的礦泉水、果汁、碳酸飲料的塑料瓶就是用它做的。

  由於生產工藝的問題,PET瓶含有微量重金屬銻。銻是一種用作製造PET的重金屬。PET瓶在貯存水期間,所含的銻能遷移到水裡去。不過,研究顯示,PET瓶裝飲料的銻含量非常低(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就食水水質所訂的指引值),不會對健康構成風險。

  一些報道認為,PET長時間高溫使用會釋放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辛脂(DEHP)。事實上,製造PET時並不需要塑化劑,因此,有關的說法並沒有根據。還有說法稱,PET冷藏時會釋放二噁英,但研究顯示並沒有這種可能[1],所以也不用擔心。

  不過,PET的耐熱性較差,在溫度達到70℃時就會變形,還會釋放一些添加的物質,因此不能循環使用裝熱水,用完應丟棄。

  2.HDPE(高密度聚乙烯)和LDPE(低密度聚乙烯)

  這兩種物質都是以乙烯為單體聚合製得的聚合物。乙烯單體是一種氣體,在植物中是一種催熟氣體,安全性比較好。 聚乙烯(polyethylene,PE)是通用合成樹脂中產量最大的品種,根據聚合的不同形式,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聚乙烯被大量用於製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牛奶桶等產品。這兩種材料的耐熱性均不好,受熱容易融化變形。所以,盡量不要高溫使用。

  2. PVC

  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是以氯乙烯單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常用的保鮮膜就是用PVC材料的。大家常擔心的PVC的安全問題有兩個:氯乙烯單體和塑化劑。

  (1)氯乙烯單體是否有害?

  聚氯乙烯是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評定的3類致癌物,基本不用擔心。而氯乙烯(vinyl chloride)單體則是的第1類致癌物,是證據比較充分的人類致癌物。氯乙烯的致癌證據還是比較充分的。

  氯乙烯最大的污染來源是大氣和水源,主要來自工業排放。由於它是一種環境污染物, 我們很難完全隔絕,只能盡量減少其風險。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規定,食品接觸包裝材料中氯乙烯單體的指引限值(Guideline level)不得超過1.0 mg/kg[2],而我國標準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9681-1988)規定,食品包裝用聚氯乙烯成型品種氯乙烯單體的含量不得超過1mg/kg[3]。另外,《食品法典》也制定了氯乙烯單體在食物中的指引限值不得超過0.01 mg/kg。通過這些嚴格的規定,我們可以將食品安全風險降到儘可能低。因此,如果購買PVC塑料,盡量從正規渠道購買。

  還有人擔心,PVC材料加熱會不會釋放氯乙烯單體呢?其實,PVC在受熱時並不會產生氯乙烯單體,而是產生氯化氫(HCl)氣體[4],並導致塑料的變形和變色。產生的氯化氫基本會揮發或者溶解到液體中,非常微量,安全性也可以放心。

  (2)聚氯乙烯包材中的塑化劑風險

  塑化劑又稱為增塑劑,在聚氯乙烯塑料中有廣泛的應用。塑化劑中應用較多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這類物質有上百種化合物,如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等。

  使用塑化劑是塑料加工工藝的需要,同時也能賦予產品一些有益的特性,因此,它是允許用於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的。不過,塑化劑在食品包裝材料中並非隨意使用,世界各國對塑化劑的使用量、殘留量或遷移量都有嚴格規定,比如,我國國際標準規定,DEHP從包裝材料跑到食品中的量不能超過1.5毫克/公斤,這與發達國家的管理規定是一致的。

  塑化劑的安全性還是取決於吃了多少,以及吃了多久。還是以DEHP為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一個60公斤體重的成人終身每天攝入不超過1.5毫克就是安全的。其他國家和組織也有不同意見,比如美國FDA的觀點是2.4毫克,而歐盟的觀點是3.0毫克。可以認為,只要符合國標食品包裝材料標準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而那些違法違規產品則可能存在濫用或遷移量超標的問題。

  如果你確實擔心塑化劑的危險,建議,首先,盡量買正規廠家在正規賣場出售的產品。第二,塑料製品盡量不要用來盛放、儲存油脂含量高的食品,塑化劑可以溶解於脂肪中,如果油脂多,塑化劑的溶出可能更多。第三,塑料製品不要高溫加熱,除非特別標明「可用於微波爐」,或標明了可耐受的溫度。(拓展閱讀:塑化劑,幸福的代價;保鮮膜塑化劑疑雲)

  4.PP(聚丙烯)

  顧名思義,聚丙烯是以丙烯單體聚合而成的材料。這種材料的耐熱性最好,常用的微波爐餐盒、可微波加熱的容器大多就是採用這種材質製成的,安全性也很好。

  不過,這類材料可以耐受的高溫也有限,一般也就是一百幾十度,因此,最好只用來加熱湯水,不宜長時間加熱油多的食物,因為油的沸點有200℃以上。

  5.PS(聚苯乙烯)與苯乙烯單體

  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經過聚合作用而成,這種物料堅硬而易碎,強度低,熔點相對較低,而且耐衝擊性不強。聚苯乙烯無毒,但在聚合過程中可能會有小量苯乙烯單體未能完全聚合而殘留在製成品內,如果受熱,苯乙烯單體可能會遷移到食物中,造成污染。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推薦,聚苯乙烯製品的使用溫度一般不超過100℃。另外,我國國家標準對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成型品中的苯乙烯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對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中苯乙烯的最大殘留量有明確規定,要求不超過0.5%。

  因此,目前的實驗和統計數據並不能得出苯乙烯致癌的結論。苯乙烯單體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2B類致癌物,即可能對人致癌,但研究證據不充分。我們熟悉的咖啡酸、咖啡和汽油也屬於2B類,而酒精飲料則屬於1類(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但是依然不妨礙人們多咖啡和酒精的喜愛,並不用太擔心苯乙烯會致癌。目前發現的苯乙烯致癌案例主要在大劑量飼養苯乙烯的老鼠身上。但這個「大劑量」往往達到每千克體重幾十毫克,人們一般不可能到達這個攝入水平。其他方面的健康危害方面,比如神經、呼吸系統損傷,也需要很大的劑量,並不能得出苯乙烯致癌的結論。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已訂定苯乙烯的暫定最高每日可容忍攝入量,按每公斤體重計算是0.04毫克。對於體重為60Kg的人來說,每日最大容許攝入量是2400微克。美國FDA評估后認為,從聚苯乙烯包裝材料中釋放出的苯乙烯不可能達到JECFA評估的這個有害劑量,所以允許用它來盛裝食品。而加拿大健康署在經過評估后認為人們所接觸的苯乙烯單體的量對人尚不能造成危害。所以,聚苯乙烯食品包裝材料只要使用得當,就不會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拓展閱讀:熱飲杯蓋致癌?)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沙發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4-12-5 23:38 | 只看該作者
 6.PC(聚碳酸酯)與雙酚A

  有說法稱7號塑料可能存在雙酚A,雙酚A有類似激素的作用,攝入過量會幹擾激素功能,嚴重超量可能致癌。雙酚A的安全性究竟如何?

  雙酚A是一種化工原料,在工業上用來合成聚碳酸酯和環氧樹脂等材料。聚碳酸酯(PC),是一種透明的硬塑料,常用於製造嬰兒奶瓶的瓶體。而環氧樹脂則常被用作金屬容器——比如嬰兒奶粉罐的襯裡。這些塑料與食品直接接觸,其安全性自然會引起關注。

  雙酚A的急性毒性比較低,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雙酚A有基因毒性或致癌性。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評估認為,雙酚A的每日可容忍攝入量(TDI)為每公斤體重0.05 毫克[5]。

  然而,雙酚A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因此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而最令人關注的是雙酚A對在仍然處於成長期的實驗動物的生殖系統及神經系統行為上的「低劑量效應」。科學家發現,即使是長期低劑量的雙酚A攝入也能造成實驗動物某些生理指標的「不利變化」。這樣的「低劑量」與人體可能攝入雙酚A的最大量相當。據此,不少科學家對雙酚A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也導致了人們的擔心。

  不過,美國、歐洲等一些國家機構的風險評估顯示,從聚碳酸酯嬰兒奶瓶遷移出的雙酚A的量極微,甚或檢測不到,嬰兒和幼童的雙酚A攝入量遠低於安全參考值,並無證據顯示會對人(包括嬰幼兒)造成危害。2010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舉行聯合專家會議,認為根據目前的資料,暫時不能以低劑量雙酚A的動物研究結果,來確切評估其對人類健康的風險。美國相關機構最早對這些研究進行了匯總審查,認為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雙酚A會對嬰幼兒的健康造成損害[6]。

  雖然科學證據認為雙酚A並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但是,考慮到嬰幼兒的特殊性,人們還是認為雙酚A對嬰幼兒可能的影響不能忽視。因此,出於對食品安全,尤其是嬰幼兒的食品安全的謹慎,近些年來,世界各國都採取了比較保守的處理方式,一些國家紛紛採取了預防措施,以減少公眾接觸雙酚A的機會。加拿大、美國、歐洲和中國內地已相繼禁止生產含雙酚A或聚碳酸酯的嬰兒奶瓶。日本和澳洲等其他國家也因應消費者的選擇和需求,鼓勵業界自願取締用雙酚A製造的嬰兒奶瓶。目前的規定僅限嬰幼兒食用的奶瓶和其他食品容器,不包括成年人。

  所以,食用雙酚A材料容器時,成年人不用擔心,但是,如果是給嬰幼兒食用,還是盡量謹慎。

  建議:(1)為孩子沖調奶粉時,切勿把滾水或溫度很高的熱水、嬰兒配方奶粉或其他液體倒進奶瓶內。不過,為不超過12個月大的嬰兒沖調配方奶粉所用的水應該煮沸,然後放置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以確保水溫(不低於攝氏70度)可殺死奶粉內可能存在的有害細菌。

  (2)切勿用微波爐加熱任何類型的嬰兒奶瓶,因為熱力可能不均勻,瓶內的液體或會燙傷嬰兒口腔。可依照嬰兒配方奶粉標籤上的指示消毒和清潔奶瓶,待涼至室溫,再加入嬰兒配方奶粉。

  (3)擔心嬰兒攝入雙酚A的家長可選用其他可替代聚碳酸酯嬰兒奶瓶的容器,例如玻璃奶瓶。

  綜合, 塑料製品在某種程度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每一種塑料性質和使用條件都是有差異的,合理使用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塑料製品一般都不是非常耐高溫,溫度較高時可能析出有害物質,因此平時使用時盡量避免長時間高溫加熱,具體到每一種產品的使用溫度, 可以看下錶。

  

  【聲明:文章為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原創,非商業用網路轉載請加以註明,並附上本文鏈接。媒體刊載或商業應用請與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聯繫。】

  參考資料:

  [1]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PET」)用完即棄膠樽的使用問題.

  [2] CODEX. Guideline levels for vinyl chloride monomer and acrylonitrile in food and packaging material CAC/GL 6-1991.

  [3] GB 9691-1988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樹脂衛生標準.

  [4] 李玉芳, 伍小明. PVC無毒熱穩定劑的研究開發進展. 橡塑技術與裝備》 -2011年1期.

  [5] EFSA. Bisphenol A.

  [6]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 風險評估研究 第四十七號報告書 嬰兒奶瓶和兒童餐具的安全問題.

  [7]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一年七月第六十期).塑化劑與食物安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3: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