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轉換食譜而得以在與其他廣食性動物競爭中生存下來的大熊貓,也並非成了失去野性的大玩偶。野生大熊貓偶爾會去附近的山村裡抓羊吃,而它們的野外食譜更是包括了各種鳥蛋以及能捉住的一切動物。畢竟大熊貓的極限奔跑速度也在每小時40千米上下,比博爾特和劉翔快。你可能要問了,吃點活物也就罷了,為啥要那麼重口味吃腐肉呢?其實,對於大部分食肉野生動物,腐肉是最不能抗拒的誘惑,畢竟那也是蛋白質啊,而且得來全不費功夫。在生活艱難的大自然里,浪費這樣的能量是不能被容忍的。所以動物屍體都會迅速吸引一大批食客前來,從獅子、熊到蒼蠅和各種甲蟲。以至於有些植物和真菌特別進化出腐肉一般的氣味,以吸引動物前來替它們傳粉或者散播孢子。
甚至,有些食草動物都抵擋不了腐屍的誘惑。比如河馬,這種祖宗十八代都沒有裂齒的傢伙,一向被認為是天生的割草機——的確,它們的大部分食物都是水邊的短草。但是,當河馬遇到腐屍,這些傢伙居然也會垂涎三尺。1995年9月,辛巴威萬基國家公園Hwange National Park 工作人員目擊了河馬撕咬并吞食高角羚屍體的場面。此後這種有點違和的場景又多次在非洲大陸上演。畢竟,那是肉啊!
其實,大熊貓嗜食腐肉並非新聞,西方認識大熊貓的第一人,法國傳教士大維德Armand David早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就曾轉述過他從四川獵戶那裡聽到的這個事實。只是現在越來越難以在野外見到這種動物的真面目,以至於我們都不知道,大熊貓曾經,也依然是能在崇山峻岭間獨自捫食的重口味愛好者。
參考資料:[1]Ewer, R. F. 1973. The Carnivor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New York, USA.[2]Gittleman, J. L. 1999. Hanging bears from phylogenetic trees: Investigating patterns ofmacroevolution. Ursus 11: 29–40.[3]Lifeng Zhu, Qi Wua, Jiayin Daia, Shanning Zhang, and Fuwen Wei. Evidence of cellulose metabolism by the giant panda gut microbiome. PNAS October 17, 2011[4]DUDLEY,J.P. 1996. Record of carnivory, scavenging and predation for Hippopotamus amphibius in Hwange National Park,Zimbabwe. Mammalia 60(3):486-4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