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吃的藝術:熊貓如何只靠吃竹子生存下來(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2-5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吃的藝術:熊貓如何只靠吃竹子生存下來Brenda Poppy 發表於  2014-08-06 13:56

  (有人/譯)做一個素食主義者可不是容易的事:面對維持飲食均衡這一難題,很多人都會更願意回頭擁抱漢堡和雞翅。所以人類素食主義者並不僅吃一種食物,他們會擴展自己的食譜——大熊貓也一樣。

  

  圖片:shutterstock.com

  此前,科學家一直不能確定熊貓是如何只依靠食用一種高纖維的植物——竹子——來滿足他們的營養需求的,直到新近的研究解答了這個問題:熊貓會食用兩種竹子,以及其他幾類植物,以滿足其每日所需。正確飲食

  大熊貓直到晚近時期才轉為植食習性,它們的身體仍然保持著肉食祖先的特徵——較小的胃和較短的消化道,而且他們仍然渴望從肉食中獲得蛋白質和營養。

  在中國大熊貓保護區進行的一項為期6年的調查項目中,研究者們在三頭雄性和三頭雌性熊貓身上安裝了GPS項圈,以觀察他們的自然食性。研究小組隨後採集了這種動物的各類食物資源的樣本,以測量這些植物的營養成份,特別是它們所含的氮、磷、鈣的含量——這是哺乳動物食譜中最基本的三個指標元素。

  

  圖片:shutterstock.com

  研究者經過一年的課題研究,發現熊貓們安排了一份十分考究的食譜。春天,熊貓們不再食用木竹(Bambusa rutila)的竹葉,轉而食用它的竹筍,竹筍富含氮、磷元素。當這種竹筍老化,營養流失,熊貓們就遷移到高海拔地區食用一另種竹子——箭竹(Fargesia spp.)的竹筍,它同樣富含這兩種養分。7月中旬,它們再次改變食性,這一次它們改吃箭竹的葉子,裡面富含鈣質。8月中旬,雌性返回低海拔地區分娩,重新食用木竹的竹葉。

  這個模式年復一年,熊貓們能夠維持足夠的基本營養水平。但是,困苦和死亡仍然伴隨著這個瀕危的物種,由於三、四月份冬季竹葉的營養成份很低,熊貓們的死亡率在此期間急劇上升。竹子和熊貓寶寶

  研究團隊在上個月的《功能生物學》(Functional Ecology)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這種飲食選擇對熊貓繁殖的影響。熊貓在春季交配,但是胚胎卻遊離而不發育——這一過程被稱為延遲著床。

  

  圖片:shutterstock.com

  據研究人員稱,此時胚胎並不會附著在母體的子宮上,也不繼續生長,直到母親改為食用箭竹的竹葉——而這個階段的飲食,正是鈣質的攝入的頂峰。因此研究人員推測,胚胎延遲發育是為了等待母親攝入足夠的鈣質以供骨骼發育和哺乳所需。

  論文作者認為,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麼熊貓的孕期極短(只有2-3個月),初生幼崽也因此非常小。幼崽生產越早,它們就能更早斷奶,這意味著熊貓寶寶可以更早地開始自己進食,由此減輕了對母本的壓力——熊貓媽媽可沒有辦法長期為兩個個體提供足夠的營養。熊貓的未來

  了解熊貓在野外的飲食習慣,是該物種保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環。通過了解它們吃什麼食物,科學家就能有針對性的制定保育策略,包括保護它們近期和遠期的食物資源。儘管當一個素食主義者十分艱難,大熊貓還是證明了創新能夠幫他們成功走過很長的一段路。(編輯:老貓)相關文獻Nie YG et al (2014). Obligate herbivory in an ancestrally carnivorous lineage: the giant panda and bambo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utritional geometry. Funct Ecoldoi:10.1111/1365-2435.12302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