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為何啟動大牛市 央行將有大動作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2-6 1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什麼說政府有意啟動股市呢?主要原因是經濟周期難以扭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失靈,促使政府採用非常規手段改變市場預期。

  劉杉,經濟學博士、中華工商時報副總編輯、兼任南開大學國經所教授,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MBA導師,曾供職於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分行,著有《中國再平衡》,《聚焦生活中的經濟學》。

  雖然沒有文件和政策發布,但此輪A股瘋狂上漲與政府的努力不無關係。在「定向調控」等宏觀調控手段難以奏效后,宏觀管理當局開啟了中國版「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冀望通過財富效應,刺激消費和民間投資,進而帶動增長。

  在剛剛結束的一個交易周,滬深股市出現井噴式上漲行情,上證指數兩周上漲幅度達到18%,而且單日成交量連續放大,周五突破萬億,創歷史天量。雖然比6100點時的成交量放大數倍,但此時貨幣存量也不可同日而語,目前廣義貨幣M2達到120萬億,為2007年40萬億的三倍,而上次股市築頂時兩市交易量為4000億。

  儘管股市上漲是市場行為,但此輪股市的啟動與政策有關,在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后,股市開始啟動,並維持了兩周上漲,顯然,貨幣政策變化,是股市啟動主要動因。就資產定價而言,風險資產的定價決定因素是無風險利率與風險溢價,而股票市場整體波動最終取決於流動性供應水平和企業盈利預期。

  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但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加,這也導致市場對企業盈利預期發生微妙變化。由於市場認為政府一定要出台反周期政策,特別會放鬆貨幣供給,刺激經濟,這有可能帶來企業盈利的改變,因此,投資者會提早進場購買股票。

  那麼為什麼說政府有意啟動股市呢?主要原因是經濟周期難以扭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失靈,促使政府採用非常規手段改變市場預期。

  目前實體經濟存在融資難和融資貴等問題,而央行「定向降准」等調控措施,並不能達到預期政策目標,除了這些工具不具備總量工具效力外,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實際在堅持「去槓桿」策略,導致信貸供應謹慎,而實體經濟一方面負債率偏高,另一方面行業利潤率偏低。由於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且企業盈利難以增長,實體經濟不得不減少了主動貸款願望。此外,分配體制和經濟下滑使居民收入難以增長,消費無法擴張,再加上政府投資減速,總需求增長緩慢。而政府認識到中國經濟調整實際是全球經濟「再平衡」的一個過程,因此不再使用大規模財政支出政策,這使得宏觀調控組合效力下降。

  財政政策空間不大,「定向降准」效果不佳,消費、出口和投資均無力,逼迫政府不得不使用非常規貨幣政策。

  理論上看,無論是連續降息,還是啟動降准,都是增加貨幣供給的手段,但由於中國刺激經濟主要邏輯是財政寬鬆帶動信貸寬鬆,即以政府投資帶動信貸增長,進而刺激通脹預期,擴大居民消費和民間投資,因而單純的降息並不足以影響到私人投資決策。而啟動股市則可以帶來財富效應,刺激居民消費和投資,並通過搞活股市,為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奠定基礎,進而為中小創新型企業進行股權融資提供製度安排。

  也就是說,考慮到間接融資低效,實體經濟需要新產業帶動,特別要激活全民創業熱情,儘快活躍資本市場就成為重要手段。在政策刺激和主力機構資金推動下,人造牛市初見雛形。

  不過,這種方式也是一柄雙刃劍。如果股市活躍適度,可以促進直接融資。如果投機盛行,則可能導致另一種泡沫經濟。由於存款保險制度即將推出,銀行理財產品「剛性兌付」潛規矩難以為繼,房地產投資空間不大,社會資金將大量湧入股市。目前股市上漲主要動力是主力投資者買入大盤藍籌股,特別是券商股成為領頭羊。因為市場預期股市活躍,券商經紀收入增加,業績改善,因而追捧券商股。因為市場購買了券商股,導致交易量增加,實際造成券商營業收入增加,業績改善,股票價格預期變為現實。這個過程,實際是券商股投資預期「自我實現」的過程,也是一個標準的泡沫經濟的邏輯。

  根本上看,股市上漲的基礎是企業盈利預期的改善,如果明年一季報企業盈利沒有明顯改善,那麼股市或存在較大的調整概率,人造牛市也難以為繼。為維持大牛市格局,央行一定會在年初啟動降准周期。

  就投資策略而言,在目前買入低市盈率藍籌股,是最佳選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3: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