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鄧小平被美總統稱為美國人心中英雄之謎

[複製鏈接]

1311

主題

1354

帖子

264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ilkylove 發表於 2014-12-5 04: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人,自己似乎覺得要比世界其他人種更優越,甚至至高無上。然而,就在七十年代末,禁錮幾十年的中美大門打開之後,美國總統詹姆斯?厄爾?卡特(James EarlCarter)卻稱中國一位領導人為美國人心中的英雄。他,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訪美國、日本,而在美國、日本颳起一股「中國旋風」的鄧小平。

  

  1978年10月19日,鄧小平應邀對日本進行為時8天的國事訪問。

  在中國與日本這個相鄰島國2200年的交往史中,鄧小平是第一個踏上日本國土的中國領導人,也是第一個拜會日本天皇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說:儘管有20世紀那段不幸的歷史,但兩國有過兩千年的友好交往,他願意往前看,使兩國走向友好交往的未來,這讓日本人大受感動。

  鄧小平訪日期間,很多日本人對日本曾經給中國造成的災難表達了歉意,日本政要也發誓絕不再讓這種悲劇重演。鄧小平接受了他們的道歉,並沒有要求他們詳述那些暴行。

  

  鄧小平夫婦和日本天皇夫婦

  鄧小平在皇宮花了兩個小時與天皇共進午餐。為保證天皇能夠與客人隨意交談,日方不會保留此類談話的記錄。但是鄧小平後來說,他們談得非常好。據在場的黃華外長講,鄧小平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我們要積極向前看,從各個方面建立和發展我們兩國的和平友好關係」黃華提到天皇用了「不幸的事情」這個說法,黃華說,這「相當於對戰爭損害做了間接道歉」。天皇和鄧小平都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現在兩國能夠共享和平友好關係,要把它永遠保持下去。

  

  鄧小平夫婦在大阪

  當有記者提出釣魚島歸屬的問題時,氣氛驟然緊張,然而鄧小平回答說,我們叫釣魚島,這個名字就有叫法不同,這點雙方確實有不同看法。這次談《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時候,我們雙方也約定,不涉及。就中國人的智慧來說,也只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倒是有些人想在這些問題上挑一些刺,設點障礙阻止中日關係的發展。所以我們認為兩國政府談這些問題,避開是比較明智的。這樣的問題擺一下不要緊,你擺10年也沒關係,我們這代人智慧不夠,這個問題談不攏,我們下一代人總比我們聰明一些,總會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短短8天時間裡,鄧小平會見了日本的各界人士,被日本媒體稱颳起了「鄧小平旋風」。

  

  鄧小平訪日期間受到日本人民熱烈歡迎。

  鄧小平抵達日本的第二天,日本的所有新聞媒體的主要版面都是鄧小平來訪的消息,被稱為「清一色」了。日本的200多家最大的企業商社分別在日本的大報上包下專版,刊登祝賀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生效和歡迎鄧小平來訪的廣告。在經團聯六大團體為鄧小平舉辦的歡迎宴會上,出席人數達到了320人,超過了300人這一歷史上的最高記錄。在大阪為鄧小平舉辦歡迎宴會前,還出現了許多企業毛遂自薦一定要參加的情況。一家外國通訊社在總結鄧小平的這次訪問時評論說:「鄧在日本訪問期間,扮演了一個中國超級推銷員的角色,他以逗人的微笑和精力充沛的交談不僅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為中國結交了新朋友。」

  在日本掀起的旋風還在令人回味,鄧小平又踏上了美國的土地。

  這天是1979年1月28日,按中國農曆,正是大年初一。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中美之間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踏上美國土地的鄧小平,更是披帶著中國社會萬象更新的春天氣息。

  美國副總統蒙代爾和夫人,國務卿萬斯和夫人等高級官員到機場熱烈歡迎鄧副總理。

  中美關係正處在一個新的起點,世界形勢也在經歷著新的轉折。中美兩國是偉大的國家,中美兩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兩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必將對世界形勢的發展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1979年1月31日,美國華盛頓,鄧小平和夫人卓琳與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和夫人羅莎琳?卡特合影。

  到達美國后的第一頓晚宴,是由美國總統顧問布熱津斯基招待的。為了辦好這個宴會,主人已經忙了好幾天,女主人親自定菜單、親自採購和烹制了具有濃郁美國特色的烤牛肉,布熱津斯基本人則負責採購各種美酒,準備了滿滿一柜子,他想起中國人愛喝烈性酒,在宴會前又特意吩咐人再送些酒來。宴會的服務員是布熱津斯基的三個孩子。宴會開始后,賓主頻頻舉杯,席間笑聲連連,氣氛很是融洽。

  突然,布熱津斯基發表一個高見說,中國人和法國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認為自己的文明優於所有其他國家。

  這個話題很難回答。如果贊同,從政治上是不利的,也不是事實;如果反駁,又不符合外交禮儀;如果什麼也不說,宴會就冷了場,主人會感到尷尬。

  鄧小平微微一笑,接過話題說:「我們可以這樣說,在東亞,中國的飯菜最好;在歐洲,法國的飯菜最好。」

  鄧小平的回答出乎在場人們的意料,同時也贏得了舉座贊成。

  布熱津斯基又說:「卡特總統由於決定和中國的關係正常化,在國內碰到了一些政治上的困難。你在中國有沒有遇到反對意見呢?」

  鄧小平答到:「是的,有人反對。」

  這個回答讓在座的人感到迷惑:中國是一個高度集中領導的國家,中央決定的事情,還會有人反對?

  鄧小平微笑著解釋:在中國的一個省,台灣,有些人就表示反對。

  在同卡特會談時,鄧小平問:你們國會有沒有通過決議說,會談時不能抽煙?卡特說:我們家鄉喬治亞州生產很多煙葉。我鼓勵大家抽煙。鄧小平接過話頭說:我服從。說著從口袋裡掏出香煙點燃抽了起來。開朗、坦率的風格,使西方世界感受到了中國政府領導人的新形象。

  

  1979年1月29日,鄧小平在美國華盛頓肯尼迪中心觀看錶演時與美國總統卡特一起向觀眾致意。

  鄧小平和卡特進行了三次會談,會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談。喜歡記日記的卡特在自己的日記里記下了他對鄧小平的印象:「我們計劃進行三次工作會議,並決定雙方首先談談各自對世界事務的分析。鄧要求我先談。……鄧身材矮小,坐在內閣會議室的一把大椅子上,幾乎看不到他這個人了。他在出神地聽我講話。他接二連三地吸著捲煙,一對明亮的眼眸常常東轉西看。當譯員把我的話譯給他聽時,他時而發出笑聲,時而對其他中國人員頻頻點頭。」

  會談是「坦率、誠懇、親切而和諧的,極其有益和有建設性」。當然,也有交鋒。在一次會談中,卡特提出了中國限制出國的問題,鄧小平不動聲色地說,如果你要我送1000萬人到美國來,那我是十分樂意的。之後,卡特再也沒有提起所謂遷徙自由的問題。

  富有魅力的機敏和見識,展示出鄧小平在世界舞台上從容大度,成算在胸的形象。他的訪美,使中國關於國際事務和中美關係的立場以有效的方式直接為美國公眾所了解,這使卡特深感羨慕。

  

  1979年2月2日,鄧小平在休斯敦觀看馬術競技表演時,戴上當地產的寬邊牛仔帽。

  後來,他在競選連任失敗後到中國訪問時,對鄧小平說:你在美國人的心中是個英雄的形象,如果你做我的競選夥伴,我肯定能連任成功。

  從1977年到1979年,短短的兩年時間,中國與西方主要大國的關係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更加密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5: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