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的簡稱,有沒有什麼約定俗成的規則可以遵循?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4-12-4 2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學的簡稱,有沒有什麼約定俗成的規則可以遵循?

  標籤: 教育 歷史 語言學 大學 修改

  

  http://weibo.com/2803301701/Bz6Nl9Oab

  1條討論 | 修改記錄

  18號分享到: 豆瓣 新浪微博 QQ空間 微信 騰訊微博 0推薦  (0) | 收藏 | 18人關注關注20個答案270

  

  清潔工中文專業昨天21:12支持者: gundamfire Mathilda-柯 舉報狂魔XiaoE.T 這裡是地球嗎. 劉rd 更多

  有規律的。簡稱有兩條基本原則,一條是在使用範圍內儘可能減少歧義,另一條則是精簡。為了做到第一點,簡稱中應包括儘可能多的區別性信息量;而為了做到第二點,簡稱中應盡量省略不含區別性特徵的信息。此外還有一條不是原則的習慣,那就是漢語是以偶數音節為主要音節節奏的,所以除一個字的縮寫以外,大部分縮寫,以及詞語,其音節都是偶數個。簡言之就是中國人一般習慣於覺得大學簡稱一般都是兩個字或者四個字讀著最順嘴。

  中國的大學(這裡暫時只考慮名字叫「大學」的高校,名字叫「學院」的機構或學校的情況好像有點兒小複雜,我個人對這方面了解不多,這裡就不談了)名稱主要分三種,一種是地名加「大學」,比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由於漢語的雙音節節奏規律,這其中大部分學校的校名都是四個字的(例外如內蒙古大學、石河子大學等,其地名來源多數都有特殊原因);一種是一個自起的名字加「大學」,比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還有問題中提到的南開大學(這所學校情況有點兒特殊,我一會兒再細說),這一種自起的名字的部分多半也都是兩個字的;還有一種是地名加區別詞再加「大學」,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我們一種一種來看。

  第一種情況中,通常是不可以簡稱為學校的前兩個字的。這是因為學校名字除去「大學」以外,剩下的部分通常就是地名了,很容易造成歧義。試想如果「北京大學」的簡稱也叫「北京」,當一個人問一位北京大學的讀就讀的同學在哪裡上學時,這個人回答說在自己北京讀書,這是無法把自己和在赫赫有名的北京新東方烹飪技術學校讀書的人區分開的。如果一個要去北京大學的人在北京站坐上計程車,計程車司機問你去哪裡,你說你想去北京,計程車司機也許會覺得自己需要在是自己瘋了還是乘客瘋了這兩個選項中做出一個選擇。總之,這樣的歧義在語言交際中簡直是不能忍的。這就導致你無論在北京以內還是以外,都幾乎沒有機會用到這個簡稱。所以這樣的簡稱顯然是很難存在的。

  通常,這一類大學的簡稱是取地名的第一個字加上一個「大」字。這裡用第一個字來區別不同地區,而用「大」字來區別大學與其它機構或單位。這樣從校名的兩個部分中分別取一個音節形成了一個類似於屬加種差式的「小名加大名」構詞結構,正好是雙音節的,非常符合漢語的節奏規律。那為啥都以第一個字來開頭呢?這是一種約定俗成,它使得一個即使沒聽說過南京大學的簡稱的人也可以一致地簡稱它為「南大」,而避免了一會兒「南大」,一會兒「京大」的情況,有利於交流。當然這個規則也不是絕對的,有少數高校,為了避免與別的高校(一般是臨近的學校)重名等原因,還是自動使用地名的第二個字為地名區別詞寫進簡稱的。

  第二種情況則一般不存在與地名重名的問題。同時,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名字也與其它單位的名字有區別,所以直接簡稱校名那部分就可以了。但是有一些例外,比如復旦就有同名的復旦中學。但是,無論是在全國範圍內,還是在上海市內,提到復旦大學的概率都會大於復旦中學,提到兩者時也不太容易產生歧義;偶爾會產生歧義的時候(如兩校被作為地名使用的時候),只要不用簡稱就可以了。

  第三種情況則通常取地名的第一個字或全名,加上區別詞的一個關鍵字(如果能用一個關鍵字來表示的話),再加一個「大」字來簡稱。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可以簡稱「中科大」。為了讓簡稱符合雙音節的節奏習慣,則通常會用省略地名(通常用於「國」字頭高校或本地高校,比如簡稱中國政法大學為「法大」,或者南京人簡稱南京師範大學為「師大」)、全稱使用雙音節地名詞(比如簡稱華東師範大學為「華東師大」)或省略「大」字(比如簡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北航」)的方法把簡稱改成偶數音節。

  這裡有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以同一個字開頭的地名其實還是挺多的。所以都以第一個字來表示的話,就會出現山東大學和山西大學都叫「山大」這樣的讓人壓力山大的問題。但是這並不能靠統一改成取地名第二個字為地名區別詞來解決,因為這樣一來固然山東大學和山西大學可以握手言歡了,但是它們又要分別跟魯東大學和廣西大學撞臉。事實上,前文所述全稱使用雙音節地名詞的簡稱情況,有時也正是為了避免這種問題。比如華東師範大學簡稱「華東師大」,華中師範大學簡稱「華中師大」以後,兩所學校在一起開會或活動時,就不會出現傻傻分不清的雙胞胎式情況了。

  下面回到題目中所問的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和南昌大學的問題上來。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都是地名學校,所以出現這個問題很正常。然而,客觀來講,至少在當前,南京大學在江西省以外的地方被提及的概率是顯著地高於南昌大學的,而南昌大學在當地被提及的概率則大大高於南京大學,所以這個問題暫時沒有形成比較大的困擾。不過百度百科上提及南昌大學簡稱為「昌大」,不知是不是該校為了避免與南京大學產生歧義而做出的改變。我個人沒有南昌大學的朋友,也沒有在各類會議中遇到過南昌大學的代表,不太了解南昌大學簡稱的具體情況,還望知情者補充。而南開大學,本來屬於自起名字的大學(南開學校的校名意指學校建於天津南部的一塊開窪地),不存在這個問題,雖然也存在南開小學、南開中學,但與復旦類似,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構成歧義,但是與復旦不一樣的是天津把南開大學所在的那塊行政區命名為南開區,這樣一來,「南開」同時就成了一塊很大的地理區劃的名稱了。所以在天津當地,很多人視南開大學為地名學校,採用了地名簡稱。然而畢竟南開區在全國的名氣和使用頻率是遠遠小於南京市、南昌市的,所以在天津以外的地方,使用「南開」很少會造成歧義。事實上,南開大學在校內外場合的自稱一直都是「南開」,早在南京大學還叫「國立中央大學」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所以這根本不是微博@人民日報 所稱的國家一紙令下規定簡稱的問題,而是南京大學本來就自稱「南大」,南開大學本來就自稱「南開」的事情,拿這個「擴散周知」實在是小題大做,不過小題大做也正是這類微博賬號一直以來很喜歡乾的事情之一。不過,很多很多在天津或南京以外生活,且對高校不大了解的人經常把這兩所高校當成一所高校,我個人不太理解這是為什麼。

  微博所給的鏈接上所提的「南寧大學」,我個人沒有查到。倒是查到了個符合第一種情況的南通大學和符合第二種情況的南華大學(當然還有符合第三種情況的南方科技大學),那個報紙編輯都沒有提。不過一直有人說這一組學校裡面還應該加一所在全國經常被提及的高校,那就是蘭州大學。這……

  唉,說到底,問題的根源都是你們地球人實在太懶了。╮(╯_╰)╭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