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朱 磊:假如「項鏈姐」遇上「瓜子哥」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公共秩序,庇護的是大家,維護也要靠大家。文明氛圍需要規則「群體意識」

  
  近期,網際網路上流傳著兩段視頻,視頻的主角一個叫「項鏈姐」,一個叫「瓜子哥」。一個對著取款機「梳妝」,不讓後面排隊的人取款;一個在公交車上吃瓜子,被勸阻后不依不饒。這兩位的共同點是,都因為這種不文明行為挨了打。看視頻后的評論,一片叫好。不少人都有碰到過這樣的「姐」和「哥」的經歷,積壓的憤懣這次找到了宣洩渠道。

  不過,咂摸過味兒,卻想說一聲:這個「好」,叫不得。

  筆者並非要為「項鏈姐」和「瓜子哥」喊冤,而是感嘆:打人違法,不文明啊。

  有人可能會說,文明的辦法不解決問題啊,講理不聽,你說咋辦?

  不妨說一個筆者親歷的故事。2010年,上海世博會,面對排隊的長龍,一些人選擇了加塞。在筆者這一隊,同樣有幾個年輕人鉚足了勁「翻山越嶺」,一位看不過眼的參觀者喊了一聲:「別加塞」,幾個人反而衝上來一把抓住衣領要報以老拳。周邊的群眾義憤填膺,有的攔住加塞者大聲指責,有的則向周邊維護秩序的管理者報告,也沒打也沒罵,加塞者沒了脾氣,換了一個地方乖乖排隊去了。

  「瓜子哥」視頻中,筆者關注到一個細節:在「瓜子哥」長達7分鐘的嘶吼聲中,公交車上竟然沒有一個人過來阻止,跑過來解圍的司機還在前排「快開車」的催促聲中,悻悻而回。

  公共秩序,庇護的是大家,那麼,維護的也應該是大家。文明的社會氛圍需要這種規則「群體意識」。當然,從長遠看,規則「群體意識」的涵養,首先需要公權力部門維護好規則,違規必究,加大違規者的違規成本,形成震懾力。

  寫到這裡,突生一個想法,如果「項鏈姐」在ATM機前遇到的是「瓜子哥」,會是怎樣一個情景?是喋喋不休的「瓜子哥」能夠靠「什麼仇,什麼怨」喝退「項鏈姐」,還是「項鏈姐」能淡然地承受十幾分鐘的嘮叨?

  提出這個問題,其實只是想說明:在一個忽略規則的社會,人人都可能是「項鏈姐」和「瓜子哥」,最終受損的不僅僅是大眾利益,耽誤的還是自己的事兒;而在一個規則意識牢固、秩序井然的社會,人人才是受益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8: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