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倍支持率下降中國該高興嗎?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據日本新聞網11月29日消息,日本共同社實施的一項最新輿論調查顯示,安倍內閣的不支持率首度超過了支持率。報道說, 這一項輿論調查是在本月28日至29日實施的。調查結果顯示,支持安倍內閣的為43.6%,不支持安倍內閣的達到47.3%。這是安倍內閣誕生近兩年以來,不支持率首次超過支持率。

  當初,安倍是打著「推動日本經濟復甦」的旗號上台。結果調查顯示,有84%的人表示感受不到安倍經濟學的好處。11月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自民黨臨時高層會議上宣布解散眾院。對於安倍提前2年解散眾院舉行大選一事,《朝日新聞》認為,突然宣布眾議院解散將使在野黨們來不及應對大選,因此對於安倍領導的執政黨議員們來說十分有利。但是,在安倍內閣支持率下滑的背景下,執政黨能否保住目前的議員總數,還是一個未知數。若執政黨沒有明確的政策動機,也可能會進一步引發民意反彈,導致自民黨席位減少。這可能導致安倍內閣提前下台,而長期僵化的中日關係也可能迎來新的轉機。

  眾所周知,安倍上台後,否認南京大屠殺,參拜靖國神社,重新調查關於慰安婦問題的「河野談話」,修改《防衛計劃大綱》、增加國防預算、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主張修訂日美安保條約、建立國防軍、鼓動修憲、自衛隊更是公開以中國為假想敵全面備戰。當「安倍軍事學」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和突破之際,安倍興緻勃勃地在2014達沃斯論壇發表演說,「當前中日關係與一戰前的英德關係有相似之處,當時英德雖然貿易往來密切,但還是發生了戰爭」。這一切都在說明日本軍國主義正在重生,而代言人就是安倍。近日68歲的前首相菅直人毫不諱言的指出,安倍晉三其實就是「二戰」頭號戰犯希特勒。

  有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安倍經濟學難以遏制日本經濟滑坡,但安倍為何仍穩坐首相之位呢?這是主要是因為,安倍非常善於利用歷史問題以及釣魚島問題,蓄意製造地區局勢緊張,挑動民主主義情緒。在此背景下,安倍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執意參拜靖國神社。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徵。

  如今,參拜靖國神社的人數成了日本政治的風向標。從靖國神社例行大祭近10年的國會議員人數看,2013年是躍升點,以往每年大祭不足百人,而2013年春祭有168人,秋祭有159名議員參拜,「8·15」這一天達16萬人參拜,年底安倍「拜鬼」。據統計,2013年,日本國民的參拜人數近600萬。可以想象的是,在1.2億多人口的國家裡,就有600萬人為軍國主義招魂,這還能說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只是一少部分嗎?

  當然,在日本歷史問題上也不乏有識之士,但卻在右翼勢力的打壓下尚難佔據主流。例如,《朝日新聞》過去曾長期引用日本已故作家吉田清治「韓國濟州島存在日軍強征慰安婦」的證言。在多方壓力下《朝日新聞》刊登題為「關於慰安婦問題的思考」的特輯,稱吉田清治的證言是虛假的。社長木村也承認過去的相關報道「有誤」。可是,很多人並沒有放過木村,迅速給他打上了「賣國賊」的標籤,並要求他公開謝罪,承認不存在日軍強征慰安婦問題。一向對《朝日新聞》不滿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趁機火上澆油,稱《朝日新聞》慰安婦相關報道嚴重損害了日本的名譽,還在一次大會上公開批評:「這是有意讓安倍政權倒台才刊登出的消息,結果犯下這樣的錯誤。」幸災樂禍之情溢於言表。重壓之下,2012年6月才上任的木村,只剩下辭職一條路來破解危局。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日本民眾對「安倍經濟學」雖然多有不滿,但並不等於不認可「安倍軍事學」。為了迎合不斷膨脹的民族主義者以及右翼勢力,為了確保政權長期穩定,安倍內閣很可能在近期重新在釣魚島挑起事端,即便是安倍再次參拜靖國神社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因為,安倍內閣通過了修改憲法解釋的決議案后,標誌著日本政壇在集體「向右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重新恢復世界老二,亞洲老大的地位,不僅是安倍首相孜孜以求的夢想,也是日本絕大多數民眾所喜聞樂見的。安倍支持率下降或者不下降,下台或者不下台,中日之間的這種戰略上的矛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不會改變。除非,中國加速發展將日本遠遠地拋在後面,才能讓日本臣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