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去世前與外國記者的一段秘密對話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1-30 08: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60年代以後,大概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生命界限,毛澤東談論死亡的話題比先前多了起來。對這個問題,他是早都看開了的。其實,關於死亡的話題,毛澤東在50年代後期,就經常提到了。

  1958年3月13日,在武漢會見美國的斯特朗、杜波依斯時,得知杜波依斯已經91歲了,特別感慨他還如此靈活,說到自己:雖然我感到自己上了年齡,但依然有精力和體力,每年還可以游游長江。還開玩笑說:你已經91歲了,在另外一個91歲,你將會遇到馬克思,也許我會先你而去,那時,我會高興地把你推薦給馬克思。

  1958年他還在黨的大會上公開講死亡,說承認辯證法,不贊成死亡不好。死了人也叫喜事,很有道理,如果孔子還活著,在我們會場上,問他多少歲,說2500歲。這就很不好。他還告訴工作人員,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還說,自己死了,你要穿鮮艷的花衣服來參加慶祝會,就說:「毛澤東死了,我們大家來慶祝辯證法的勝利。」

  1959年廬山會議上批判彭德懷時,毛澤東說:「我66歲,你61歲。我快死了。許多同志有恐慌,難對付你,很多同志有此顧慮。」所謂有同志有顧慮,是一位元帥在發言時講道:毛主席還健在,你就這樣,毛主席不在了,誰還管得了你。在林彪講只有毛主席才是大英雄時,毛澤東又插話說:「66歲了,隨時準備打交道,準備後事。」

  1960年12月26日生日那天,他給身邊的工作人員寫了封信,讓他們到河南信陽專區去調查。末了,特別附上一句:「12月26日,我的生辰,明年我就有67歲了,老了,你們大有可為。」

  1961年9月,在武漢會見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時,毛澤東明確向外賓談到了自己的死。儘管是半開玩笑,卻也不是信口開河:我設想過,我的死法不外乎五種,被開槍打死,翻車,游泳淹死,讓細菌鑽死,從飛機上掉下來。

  這些說法,不外三類:政治謀害,意外事故,生病。

  據吳旭君回憶,1963年12月羅榮桓元帥去世后,毛澤東曾和她談過自己的死:「在戰爭中我有好幾次都要死了,可我還是沒有死。人們都說我命大,可我不信。」

  1964年在軍隊幹部會議上,他又說到了自己的死。

  三番五次,這些表白,說得何等坦然,灑脫。可以肯定的是,在60年代前期之前,毛澤東雖然已經六、七十歲,由於他特別健康的體魄和過人的精力,雖然屢屢說了死亡話題,但更多的是表達一種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的生死觀,未必有什麼現實的針對性,所以語調總是那樣的輕鬆、幽默和自信。

  可到「文革」前夕,情況有了些變化。毛澤東談論這個話題,卻有些沉重起來,多少同中國的現實和未來有了聯繫,至少人們特別注意起這種聯繫了。

  毛澤東的身體狀況,那時已然是國內外關注的大事,也是個敏感的話題。

  196519日,在和來訪的老朋友斯諾談話時,斯諾問他中美之間改善關係有沒有希望,接著,兩人開始了如下對話。

  毛澤東:我看有希望,不過需要時間。也許我這輩子沒有希望了,我快見上帝了,也許你們有希望。按照辯證法,生命總是有限的。

  斯諾:我看主席的身體很健康。

  毛澤東:我準備了好多次,就是不死,有什麼辦法!多少次好像快死了,包括你說的戰爭中的危險,把我身邊的衛士炸死,血濺到我身上,可是炸彈就是沒有打到我。

  斯諾:在延安時?

  毛澤東:好多次。在長征路上也有一次,過了大渡河,遇上飛機轟炸,把我的衛士炸死,這次血倒沒有濺到我身上。

  ……

  斯諾:現在中國條件不同了,下一代將怎樣?

  毛澤東:我也不知道,那是下一代的事。誰知道下一代幹些什麼事,無非是幾種可能:一是把革命繼續發展;一是否定革命,幹壞事,跟帝國主義講和,把蔣介石接到大陸上來,……你問我的意見,我當然不希望出現反革命。將來的事由將來的人決定。從長遠來看,將來的人要比我們聰明。

  斯諾在他的報道中說,毛澤東講到這裡的時候,頭深深地往後仰過去,眼睛半開半合,彷彿沉湎到他自己的內心世界里去了。那是個別人難以體會的世界,不知多大,不知多深,不知多玄妙。他或許把自己放到了整個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來定位了,於是,說出讓斯諾驚訝的話來:從現在起1000年之後,所有我們這些人,甚至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在內,大概會顯得相當可笑吧。

  斯諾把毛澤東談論自己死亡的內容,也公開發表了。到1970年他重來中國的時候,斯諾說:「有幾個朋友向我指出,那些話,特別是關於見上帝的話,可能是有意迷惑那些希望毛澤東早死的人。」

  傳這個話的人,不知是被授意的,還是自作主張。如果說毛澤東在1965年就覺得有人希望他早死,由此說自己就要去上帝來迷惑,那也太玄乎了,也把毛澤東看得太世故春秋了。

  不錯,「文革」發動前後,毛澤東的身體始終是重大的政治問題。但對毛澤東自己的內心感受來說,他想得更多的,是對身後中國命運的憂慮,但他又無能為力地嘆惜,更由此體會到無論如何「偉大英明」的一生,都無法超越生死規律。

  於是,在和斯諾談話20天後,毛澤東在給青年時代的朋友周世釗的信中,是那樣直率地感嘆:

  我已經衰落得多了,如之何?如之何?

  這兩個問號,傳達出多少心事啊!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歲月里,他似乎體會到個人意志和政治鬥爭所能達到的界限。1972年接見尼克松時,後者說他讀了毛的詩詞和講話后,知道毛澤東是一個思想深刻的哲學家,並認為毛澤東的作品「感動了全國,改變了世界」。毛澤東絕不是敷衍地回答:「沒有改變世界,只改變了北京附近的幾個地方。」1973年11月,澳大利亞總理威特蘭來訪時,很想知道毛澤東對中國未來的組織結構的看法。毛澤東謝絕了這個未來的話題,而引向自己的生命,說:周恩來和我都看不到中國革命結束了。

  毛澤東強烈地意識到了自己的生命界限,進入70年代以後,他多次談起自己要去見馬克思見上帝了:

  我今年82了,快不行了,靠你們了……上帝請我喝酒。

  這是1975年4月18日對來訪的金日成說的話。雖機趣如昔,但一代偉人從未有過的悲涼畢竟溢於言表。

  這年5月16日早上,女醫生小李來到躺卧在病床上的毛澤東身旁。說了幾句話,毛澤東便說:「上帝也許要發請帖請我去,你要不來看我,我恐怕再也看不見你了。」小李臨走時,毛澤東送給她兩句話:「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又解釋:後面一句,「就是我此時此刻的心情!」

  須知,九年前的這天,以著名的《五·一六通知》為標誌,「文革」烈火正式點燃。那時,毛澤東豪邁揮就了他的大字報——《炮打司令部》。

  面對美人遲暮的襲擊,毛澤東有自己的承受方式和表達方式。

  他找人來替他讀書,說古論今,自覺不自覺地向身邊的工作人員敞開那並不隨意打開的心扉,流露出一些真情,一種「如之何,如之何」的生命感受。

  在鄧小平大刀闊斧搞整頓的1975年那個夏天,毛澤東讓蘆荻給他讀王粲的《登樓賦》。王粲這篇賦寫於他建安十三年歸附曹操之前,當時在荊州避難,一無建樹。本想登樓望景以解憂愁,勾起的卻是長年流離,歸鄉無路,報國無門的濃愁深悲。全文風格,沉鬱悲涼。毛澤東聽后評價說:這篇賦好,作者抒發了他擁護統一和願為統一事業作貢獻的思想,但也含有故土之思。在分析這后一方面的思想感情時,毛澤東接著發揮說:人對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鄉,過去的朋侶,感情總是很深的,很難忘記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憶、懷念這些。如此千載幽幽的情思,在毛澤東凱歌行進的時候,是較少流露的。但是在病魔纏身的遲暮之年,卻直率地談文縱情,評人論己了。因為王粲寫《登樓賦》時,才30歲左右,自然說不上「到老年更容易回憶……」。

  這年,他又讓人給他念庾信的《枯樹賦》。開始,他靜靜地聽著,面部沒有任何錶情。猛然間,他聲音微弱地苦吟起來:「此樹婆娑,生意盡矣!至如白鹿貞松,青牛文梓,根柢盤魄,山崖表裡。桂何事而銷亡?桐何為而半死?……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神志的極度清醒,腦細胞的極度活躍,與軀體的衰老形成了極大的矛盾。憂患殊深之外,又添老病無奈之情。庾信的《枯樹賦》抒發的是英雄暮年的凄涼情感,反映的是一種在自然規律面前無可奈何的失落心態。

  這年10月1日國慶節那天,在外面的世界敲鑼打鼓歡慶節日的時刻,毛澤東卻同工作人員孟錦雲談起了賈誼的《鳥賦》,說自己已讀過十幾遍,「還想讀,文章不長,可意境不俗」。

  這是一篇什麼樣的作品呢?賈誼失意時,被貶為長沙王傅。有一天,有一隻鳥飛進他的屋子,賈誼見后,黯然神傷,因為這鳥像鴉,屬不祥之鳥。加之長沙潮濕,賈誼體弱多病,於是覺得自己活不長了,便憂傷地提起筆,寫了這篇《鳥賦》。文中例舉許多強盛一世的人物,都有衰變結束的時候,以其說明「命不可說兮,孰知其報」,「天不可預慮兮,道不可預謀」的憂患,同時也表達了「萬物變化兮,固無休息」,「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的通達樂觀。

  毛澤東從中受到什麼啟發呢?他對孟錦雲說得很明白:「不少人就是想不開這個道理,人無百年壽,常有千年憂,一天到晚想那些辦不到的事,連辦得到的事也耽誤了。秦皇、漢武都想長生不老,到頭來,落得個『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真是人事無常呵!隨它去呢,能做什麼就做什麼吧!

  是呵,他太疲倦了。許多事情,對他來說,已然是力不從心了。

  但是,毛澤東畢竟是毛澤東。他心裡並沒有停止歌唱,革命家的心不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