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的佛緣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4-11-30 1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劉禹錫(772—842)是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他一生創作了數百首詩歌,特別是他的《竹枝詞》以語言通俗明快,讀來朗朗上口而深受讀者的喜愛。劉禹錫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不僅經常與禪僧往來論道,而且自己參禪打坐,鑽研經典,堅持清修。他還經常以詩歌作為弘揚佛法的手段,來闡釋佛理禪意,表達自己對修證的體驗。下面對他的生平與佛緣作簡略介紹。
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他是匈奴族後裔,七世祖劉亮隨魏孝文帝遷洛陽,始該漢姓。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劉禹錫出生在嘉興,19歲左右遊學長安。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同榜登進士第,接著又登宏詞科。 貞元十一年(796)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開始踏上仕途。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書記,參與討伐徐州亂軍。貞元二十一年(806) 一月,德宗死,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劉禹錫當時任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與王叔文、柳宗元同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革新只進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鎮的強烈反對。順宗被迫退位,憲宗即位。九月,革新失敗,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初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今湖南常德) 司馬。元和九年十二月,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劉禹錫寫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得罪執政,被外放為連州刺史。後來又擔任過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寶曆二年冬,從和州奉召回洛陽。二十二年的貶謫生涯至此結束。以後歷官蘇州、汝州、同州刺史。從開成元年(836)開始,改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的閑職。會昌元年(841),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
劉禹錫在漫長的貶謫生活中,逐漸對佛教產生了認識和感情。劉禹錫被貶朗州(即今常德市)司馬期間,所擔任的是一個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被貶謫的日子裡,劉禹錫不僅無事可做,也深感內心十分苦悶,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排遣內心憂愁煩惱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他開始與僧人往來,研讀佛典,尋求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方法。隨著對佛教理解的日益深入,他從當初的好奇,已經變為深深了解個中三昧,以至達到了「事佛而佞」的地步。他自述自己案席上放的多是「旁行四句之書」 (佛教典籍),來往者也皆是「赤髦白足之侶」 (佛教僧侶)見(送僧元皓南遊),《劉禹錫集》卷二十九)。與一般的好佛者不同,劉禹錫對佛教的尊崇是他一生苦苦求索的結果。他說自己做官二十年,一直在思索尋求一種人生之道,結果發現世上所謂的諸道,如科舉進仕、經商產業等,都難以行通,非為正途,只有佛教」出世間法」,才值得盡心。
唐代佛教正逢鼎盛時期,劉禹錫被貶地朗州也是佛教聖地。
劉禹錫與佛教結緣的另一件事就是一婆羅門僧治好了他的眼疾。他的《贈眼醫婆羅門僧》寫道 :
三秋傷望遠,終日泣途窮。
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漸成碧,羞日不見風。
師有金蓖術,如何為發矇?
詩中說他中年時就患了白內障,給他治療眼疾的婆羅門僧人即印度醫僧。這位眼醫用的是「金篦術」即是「金針撥內障術」。佛教傳入中國后,許多印度僧人紛紛來華,他們即傳教又行醫,既是佛理精通的高僧,亦是精通醫術的醫僧。
佛教思想對劉禹錫的思想和為人處世有很大的影響。在佛教思想影響下,劉禹錫雖屢屢貶謫,但依然能夠保持一顆寵辱不驚的平和心態。
作為一個詩人,劉禹錫寫有許多闡釋佛理,表達自己對佛教前途和未來關注的詩歌。劉禹錫寫有讚頌高僧說法的精深圓融的詩歌。如《贈別君素上人》:
窮巷唯秋草,高僧獨扣門。
相歡如舊識,問法到無言。
水為風浪生,珠非塵可昏。
悟來皆是道,此別不銷魂。
在一般人看來,離別是人間最令人神傷的事情。古往今來的詩人都在詩歌中表達對離別的傷感之情。
劉禹錫患還有的詩歌表達了自己對佛教興衰的關注。如《生公講堂》:
生公說法鬼神聽,身後空堂夜不扃。
高座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這首詩是對金陵的一處古剎凄涼景象的感嘆。
劉禹錫作為唐代著名的大文學家,他在宦海浮沈中接觸並信奉佛教。佛教思想對他的為人和創作產生了多方面的有益影響。在創作方面,佛教思想豐富了其詩歌的表現題材和思想內涵,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大家地位。可以這樣說,佛教思想改變了劉禹錫的人生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8: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