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酌古鑒今:做官虔誠敬神,不敢妄為,一生吉順(數文)

[複製鏈接]

61

主題

61

帖子

42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randX 發表於 2014-11-25 1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秀才刺,試官刷

《筆談》記載: 嘉祐年間,劉幾在國子監考試第一,他平時寫文章,喜歡用尖險古怪的文字。後生及考生們紛紛仿效,逐漸形成了風氣。

歐陽修十分厭惡這種文風,有一次,恰好由歐陽修主考,他決心予以痛懲。凡是用這種所謂文體者,一律不予錄取。於是,當時文風為之一變,變得樸實平易起來。這是歐陽修的功勞!

有一考生寫文時,在文中引用道:「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歐陽修讀後說:「這幾句一定是劉幾的文字。」就開玩笑地在這篇文章的後面續寫道:「秀才刺,試官刷。」並用大紅筆,將其試卷從頭到尾橫抹一遍,叫作紅勒,表示不予錄用。又以大字批語,張貼於牆。後來知道:那三句文字,果然是劉幾所寫。

二、官求人,人不可求官

《南史•何尚之傳》記載: 有人向何尚之送禮,請求他讓自己擔任吏部郎。何尚之謝絕後,嘆道:「這是在敗壞社會風氣啊!官應該去求人(尋求賢者來做官辦事),哪有人求官的道理呢!」
又,《北齊書•蘇瓊傳》記載: 蘇瓊曾去拜見荊州史曹芝。曹芝跟他開玩笑說:「你來見我,也象別人一樣:打算來要我給你安排個官做嗎?」

蘇瓊正色地回答說:「我是來看望老同學,你怎麼講出這種話?設立官職應該去求人,不應人求官。」

曹芝很欣賞他的回答。後來,曹芝主動去找他,請他來擔任府參軍。

三、鐵面無私

《唐書•高浞傳》記載:高浞,字澄之,其籍貫不明。他在擔任禮部侍郎時,官員多由權要人物參與提名,使得高浞不能正確裁決。

高浞不接受上級官員干涉正確的選官、用官的原則。有一天,他當著上官們的面,生氣地將帽子扔到地上,用腳一踩說:

「我按公論斷,取捨留遣是我的本職!」那些上官們只得無言而退。

四、安排官職要避嫌

《唐書•韋貫之傳》記載: 韋貫之,京兆杜陵人,為官堅持正義,抵制歪風邪氣。

當時,宰相杜佑的兒子,名字叫杜從郁。有人想將杜從郁提拔、任命為補闕(官職名)。韋貫之與崔群,首先站出來,堅決反對,說道:「安排官職,必須避嫌。」

前任的左拾遺,也上書奏道:「拾遺、補闕,是給執政者提意見的官,如果宰相工作有過失,其兒子能議論父親嗎?於理,實在說不過去。」

最後,朝廷只得將杜從郁改任他職。

五、況青天

《明紀》記載: 況鍾升任蘇州知府後,明察暗訪,了解到不少官員作風不正,有的十分惡劣!他毅然決然地懲治下屬官員貪暴者五人,罷免平庸不稱職者十餘人。於是一郡大治,蘇州人稱他為況青天。
六、蕭規曹隨
《漢書》記載: 曹參在蕭何之後,接任丞相,於大政方針沒有變更。蕭何所施行的好政策,曹參都繼續執行,做到了古風善政,悠悠不絕。

老百姓歌唱道:
蕭何為法,
較若畫一。
曹參代之,
守而無失。

七、做官虔誠敬神,不敢妄為,一生吉順

《晉書•陶侃傳》記載: 陶侃曾經在夜間做夢,身上生出八個翅膀,飛起到了天上。他見到天門有九重,自己已經升到八重,最後,唯有一重門,不能飛進。

陶侃還想進入第九個門裡去。這時守門人,用杖一擊陶侃,陶侃因此墜落到地上,並且折斷了左翼。到醒后,左腋仍然痛疼。

後來,陶侃的官職和權勢是:都督八州,掌握兵權。陶侃有時暗生篡位之心,每當想到折翼之夢,就壓下這一念頭。

陶侃做官,堅信天命,虔誠敬神,不敢妄為。結果一生吉順。

八、白馬廟

《南史•宋 顧琛傳》記載:顧琛為吳郡太守。當初,顧琛在南朝宋景平年間,擔任朝請(官職名),有一次請假回家,天晚到達方山。

當時,商旅數十條船,都停泊在岸邊。有個黑衣高帽的異人,拿著鞭子對這些船夫說:「吳郡顧太守的人馬,一會兒要到來,將停在此岸,請你們讓開。」於是諸船,各向東、西閃開。

接著,有一條船,來到並停在此岸,人員甚少。人們問:「吳郡顧太守什麼時候到來?」這條船上的人回答說:「我們這裡,沒有吳郡顧太守。」

人們又問:「這是誰的船?」船中人又回答說:「是顧朝請。」大家都十分驚奇,而顧琛本人聽到后,卻感到這是吉利的徵兆。於是對天起誓說:「我顧朝請如果將來能擔任吳郡太守,我一定在此立廟,敬謝神明!」

後來,顧琛果然做了吳郡太守, 並在方山立廟,叫做白馬廟。當了官的人,都應禱謝神靈的安排,並且要敬天愛民,不可自負忘恩、違天虐民。

九、心如懸鏡

《宋史•陳良翰傳》記載:陳良翰,字邦彥,臨海人。任溫州瑞安縣縣令,經他審訊的案件,都能屬實,受到社會的普遍讚譽。

有人問他有何奇術?陳良翰說:「我沒有奇術,只不過此心秉公,如虛堂懸鏡而已。」

十、智擒偷靴賊

《北齊書•任城王湝傳》記載:任城的王湝,被任命為并州刺史,他破案很有智慧。當時有一婦女,在汾水邊洗衣服,把主人的一雙新皮靴子的腳底泥土,洗刷乾淨后,放到身後的土堆上去晾乾。自己再到河邊,繼續洗衣服。

有個騎馬人,過來悄悄地偷換了那雙新靴子,馳驅而去。

洗衣的婦女,後來拿著騎馬人換下的舊靴子,到州府告狀。

王湝弄明情況后, 把城外的老太婆們,都召集在一起,對她們說:「有一個騎馬人,在路上被盜賊搶劫殺害,丟下這雙舊皮靴。這裡有沒有他的親屬?請幫我們查明死者是誰。」

一個老婦人,仔細看了舊皮靴,捶著胸哭道:「我的兒子,昨天穿著這雙靴子,往他妻子家去了。」王湝按照她所說的地址,將那個偷換新靴子的人,即時捕獲,順利結案。百姓稱讚不已!

【附言】

古代的官員,把智慧用來為老百姓辦事,也不收任何勞務費。他們認為:拿了薪俸,一切辛苦費都盡在其中了。當今的中共邪黨官員,一邊拿著「高薪養廉金」,一邊大貪其污,還徵收各種苛捐雜稅,卻又不給老百姓辦實事。這就是共產黨的特色、價值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5: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