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蕭銳:在中國是怎樣遴選法官的?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1-25 10: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法官遴選,儼然成了大難題。這難,不僅難在無現成的經驗可循,更為關鍵的是,法官遴選機制所關涉的整個中國司法改革進路,實在茲事體大。

  一個法官遴選,儼然成了大難題。這難,不僅難在無現成的經驗可循,更為關鍵的是,法官遴選機制所關涉的整個中國司法改革進路,實在茲事體大。日前,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法官遴選委員會正式成立,並抽籤產生首次遴選委員會委員。分別來自法官、學者、律師和知識產權專家等4個界別的9名委員,將負責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首批10名主審法官的選任工作。

  下一步的司法改革,雖然已經有較為明確的宏觀目標,但具體到執行層面,卻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沒有細節安排。此前,圍繞法官遴選各界所展開的討論、預判及至憂慮,一來是由於相關信息披露的遲緩,二來則是法官遴選工作的主導權問題——— 即便是幾個試點地區,也存在較大差異。這也是此次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法官遴選,其運作模式、機制架構乃至整個遴選程序的設計執行之所以備受關注的原因所在。

  負責首批主審法官遴選的委員由常任委員在廣東法官協會、律師協會、法學會、知識產權研究會共同推薦的24名非常任委員庫中隨機抽出,遴選委員會主任由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擔任,廣東高院領導班子成員被排除在外,來自學界的三位遴選委員,也是華南地區知識產權法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這或多或少回應了輿論與學界此前對法官遴選的一些憂慮,儘管最終遴選委員會辦公室仍然設在廣東省高院,但官方亦特彆強調其「只是配合遴選委員會做些協助工作」的角色定位。雖然僅是新成立的知識產權法院的法官遴選,但與先前媒體報道的多個地區試點方案以政法委為主導,還是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通過專業、權威、中立的法官遴選委員會可以最大程度確保法官選拔的含金量」,廣東省高院院長鄭鄂所言恰是由此開啟的一系列法官遴選工作最值得珍視、最需要謹守的底線原則。法官遴選,儘可能在中立性、專業性以及主體的多元化上有「最不壞」的制度設計,所要力圖實現的是遴選委員會的超然中立。包括排斥現有法院系統擔任領導職務人員的入選,社會各界甚至不惜為遴選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哪裡去反覆爭論,政法委的主導權之爭,以及對整個遴選程序、標準做各種論證,目的無它,惟望這一輪破天荒全國範圍即將啟動的法官遴選工作,能真的「從將近20萬法官中遴選出精英」,能讓司法真正朝著專業屬性邁一大步,而且是扎紮實實的一大步。茲事體大,是之謂也。

  現在看來,起碼已經啟動的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法官遴選,其機制設計較多汲取了各界的建議方案。對於整個司法改革縱深推進的布局而言,知識產權法院作為新成立的審判機構,知識產權案件遭遇的干擾與阻力因素本身也相對較少,或是試點和推進包括法官員額制、法律職業獨立評價獎勵機制等內容的不錯切入點。當然,形式意義上的法官遴選機制設計,需要尤其審慎、嚴肅、不折不扣的落實,確保執行過程不走樣。鑒於此次法官遴選試點對於下一步大範圍推開可能的借鑒意義,以及遴選活動本身示範和摸索的需要,不妨考慮對整個遴選委員會的工作進程做進一步的透明化努力,包括遴選過程、遴選委員會討論的全程公開,以及引入旁聽、列席的設計。畢竟,遴選委員會建立、遴選規則明確只是法官遴選的開端,整個遴選過程的不違背初衷、不走樣,盡最大可能避免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弊病,依然有賴通過此次遴選委員會成員謹守專業的努力,為更大範圍的推廣摸索路徑、積累經驗。

  司法權的依法獨立行使,是早已寫入《憲法》且被反覆重申的法治目標。於這個國家的法治理想而言,在接下來的時間面臨一次可能的涅槃機遇,如何把握,何以實踐?司法裁量要保有專業、獨立之品質,法官遴選機制的專業、獨立或許是個可堪期許的開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