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一再觸碰北京敏感神經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1-25 09: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自太陽花學運后,兩岸服貿協議及貨貿協議均卡在立法院,無法順利通過,讓兩岸協商的進程受挫,更遭受全球加速經濟整合的挑戰。

  但這陣子來兩岸的政治風波漣漪不斷都影響兩岸進程,由於台灣內部對兩岸間的互動產生了是否過快的疑慮,且擔心經濟過度的依賴大陸,將會失去了台灣的自主性。加之馬政府的執政能力備受批評,馬英九的威信不足,無法有力推動政策,以致影響到兩岸的正常交流。

  此外兩岸領導人未能坐下來探討共同關切的統一議題,卻隔空喊話。習近平一再提「兩岸一家親」的觀點,如兩岸走向統一將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充分照顧台灣同胞利益」,習近平也希望「台灣同胞也要多了解和理解大陸十三億同胞的感受和心態,尊重大陸同胞的選擇和追求」。馬英九也回應「民主發展沒有公式,憲政制度也難移植,只要方向正確,以中華民族的智慧,一定能找出一條兼顧穩定發展和民主自由的道路」,可見兩領導人對未來都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和共識。

  但是在另一層面,兩岸領導人似不咬弦,當習近平接見台灣統派代表團體重申「一國兩制、和平統一」,馬英九即回應台灣不能接受一國兩制的統一模式,這應和馬政府近期以來力推APEC會上成就習馬會受挫的情緒反應有關。兩岸應珍惜得來不易的成就,不應陷於針鋒相對的情勢,「兩岸一家親」應是什麼事都好商量。

  此外馬英九的雙十講話亦是有針對性,聲援香港爭普選,更援引鄧小平「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的邏輯,倡議何不也讓中國一部份人先民主起來。馬英九的講話也可視為選舉語言,因為十一月底舉行的九合一選舉,亦是二0一六大選的前哨戰,國民黨執政成績不理想,藍營候選人選情難以拉抬,面對此重要戰役,馬英九的雙十講話亦可稱為「內政需要」,以挽救低迷的選情。

  不管馬英九的談話是選情之需,亦或是「習馬會」破局的進一步反彈,都碰觸了北京的敏感神經,國台辦指勿說三道四,北京的強硬以對亦為大陸國情所需,但影響了台灣人民對大陸的感情。

  兩岸的情勢不應惡化,更不應惡言相向。北京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旋律,如何能調和兩岸共謀發展應是現階段的重要任務,不要讓放重話來影響了兩岸的和氣和感情。

  兩岸關係迭宕起伏,從年初的形勢一片大好,到現今的曲折倒退,令人憂心,應建立一些利基。如北京在推動亞太自貿區之際,若能照顧台灣的利益,對台灣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TPP或RCEP及亞太自貿區,能提出積極回應,讓區域經濟整合早日實現,可為兩岸向前邁進增添動力。

  海峽兩岸同屬一家親,更應有智慧與胸襟去化解分歧,求同存異,讓兩岸關係柳暗花明繼續向前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2: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