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談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園>

[複製鏈接]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看王小波的雜文集<我的精神家園>,讓人可以想點事兒.
   王小波把自己定為知識分子,寫雜文為了明辯是非.他提出對自己的要求是:想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
   我這樣想:能把這本書認真讀完的,除了知識分子又是誰呢?但讀書人可能讀前還沒有這樣想過,因為對這種提法已是稀有了.現在人多數想的是把自己劃分「有錢人「或「無錢人「兩類之一.看看<我的精神家園>這樣的題目,又會有人質疑:你是媚俗還是媚雅?
   無論懷著怎樣的心緒去讀這本書,我想把我看到的感觸拿來分享一下吧!
一、關於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王小波對城市和人文景觀的看法是到處是現代建築,缺少歷史感。提出古迹面前感到自己不是屬於一代人,而是屬於一族人,從亘古到如今。這樣活著比較好。真古迹使人留戀之處,在於它歷經滄桑直至如今,在它身邊生活,你才會覺得歷史至今還活著。要是可以隨意翻蓋,那就會把歷史當作可以隨意捏造的東西。認為歐洲的城市很耐看,有無與倫比的優美之處,這種優美之處就是歷史。我想能站在一座城市中能體會到自己是屬於血脈相傳的一族人,能觸摸到她的歷史,體味她的文化底韻,這樣的城市可能在中國不再存在。有這樣想的國人,卻無力挽回這樣城市建築!
   對鄉村和自然景觀的看法是,王小波看到了到處是邋遢的人,邋遢的景.嘆可惜的很!王小波說了:讓別人看到自己住的地方是一種美麗的自然景觀,這也是一種作人的態度.擁有自然景觀的人卻不會這樣想的.
   二、工作與人生
   王小波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推薦給青年朋友們:人從工作中可以得到樂趣,這是一種巨大的好處。根據他的經驗:人在年輕時,最頭痛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干出個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人在工作時,不單要用手、腿和腰,還要用腦子和自己的心胸。
三、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提出沉默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我高中畢業時,有同學在性格一欄填上:沉默寡言。后被學校校長大批特批:這怎麼行?沉默寡言是不受人歡迎的!有損教書育人的一片苦心。后該同學改成了:活潑開朗。也不知現在這位同學真是不是活潑開朗了。
   王小波在中年時猛醒到:所謂弱勢群體,就是有些活沒有說出來的人。然後又猛醒到自己也屬於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弱勢群體,就是沉默的大多數。分析沉默的原因:有些人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機會說話;還有些人有些隱情不便說話;還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而王表明自己屬於后一種。
   沉默既然是一種弱勢群體的表現,那為什麼有人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看來我的老師是用心良苦!
四、關於幽閉型小說
   時下兩家電視台正播放張愛玲的《半生緣》。從王小波的文字看出,他不喜歡張愛玲,因為張愛玲是寫幽閉型小說的高手。王小波認為小說可以寫痛苦,寫絕望,不能寫讓人心煩的事,理由是看了以後不煩也要煩,煩了更要煩,而心煩這件事,正是多數中國人最大的苦難。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4-12-17 08:50 | 只看該作者
這個世界缺少的不是有趣,而是發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586

帖子

2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6
3
lxx267 發表於 2004-12-19 05:14 | 只看該作者
喜歡王小波,
小說要使人感覺有趣。
他的雜文也有同樣的趣味。
一個簡短的有趣的,或荒誕的故事引出思想家般的深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4
 樓主| せδつ琴心ず 發表於 2004-12-19 05:27 | 只看該作者
一直以來,覺得雜文比小說更加有看的價值!
因為他所反映的問題更加深刻,更加直接!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586

帖子

2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6
5
lxx267 發表於 2004-12-19 06:10 | 只看該作者
更直接是真的,但藝術要求節制
這也是他的小說比雜文成就更大的原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6
 樓主| せδつ琴心ず 發表於 2004-12-19 07:09 | 只看該作者
我倒覺得現代的雜文比小說成就少的一個不可以忽視的原因在於文化領域的一種統治力!簡單的來說,就是所謂的言論"自由"!
正是由於雜文在更大程度上揭露社會上的黑暗面,才倍受打擊!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586

帖子

2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6
7
lxx267 發表於 2004-12-20 00:11 | 只看該作者
也許吧,對於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者來說,匕首投槍都是不受歡迎的。我記得老毛說過:如果魯迅現在還活著,要不就是老實不再開口,要不就是在牢房裡。不管是不是老毛親口說的,這絕對是他的心理話。王實味的悲劇不是偶然事件。現在也許好一些,但對於言論,還是很敏感。很多網站被關閉就是證明了。樓主所說有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8
 樓主| せδつ琴心ず 發表於 2004-12-20 02:22 | 只看該作者
我總覺得,所謂的言論自由真的不過是統治者掩飾自己甚至是標榜自己的一種手段而已!實質意義上的言論自由無論是在資本主義還是在社會主義都是不可能出現和真正實現的!也許我們所期待的共產主義會是一個例外吧!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348

帖子

9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97
9
slowslow 發表於 2004-12-20 06:12 | 只看該作者
筆者不是被統治者利用,就是被反動者利用,這就是他們的存在價值!你們說那?
醉Y挑艨Γ艋卮到沁BI。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沙鑾稂c兵。 R作的Rw快,弓如霹Z弦@。 了s君王天下事,A得生前身後名, 可z白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0
 樓主| せδつ琴心ず 發表於 2004-12-20 08:50 | 只看該作者
如果真的如slowslow你所說,那麼我覺得他們實在是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586

帖子

2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6
11
lxx267 發表於 2004-12-21 13:19 | 只看該作者
真正的文學與藝術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可以超越政治與意識形態,樓上不可一概論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2
 樓主| せδつ琴心ず 發表於 2004-12-21 13:31 | 只看該作者
真正的文學與藝術是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局限的!但是他卻不可能超越政治與意識形態!即使他超越了,也不可能被接受!只會是倍受打擊~~~~~~~~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586

帖子

2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6
13
lxx267 發表於 2004-12-21 14:10 | 只看該作者
可以的,但這樣做會使作家生前寂寞,身後留名。
如三四年代一片無產階級文學呼聲中的沈從文的小說,他說過,要使作品成為經典,作家們要有一種意識,不能使作品媚俗。他做到了。他的作品現在已經是經典,而三四十年代風蘼一時一些革命文學,無產階級文學,還有幾個人願意看?

順便問一句,老兄這麼晚也吊在線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586

帖子

2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6
14
lxx267 發表於 2004-12-21 14:17 | 只看該作者
當然會倍受打擊,統治者和社會流俗的力量就在於將異己的思想納入自己的框框中,所以沈從文解放事被奪下了筆,只能做做管理員,只能研究服裝,他曾經是最接近諾貝爾獎的作家。他可以有更多的經典問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5
 樓主| せδつ琴心ず 發表於 2004-12-21 14:48 | 只看該作者
生前倍受打擊.身後留名真的有什麼實在意義嗎???

甚至說追加的什麼封號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人去樓空,形式做的有什麼意義??/

恩,我馬上就要下了!不陪你了!!希望你玩的開心~~~~~~~~~~~~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586

帖子

2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6
16
lxx267 發表於 2004-12-22 03:24 | 只看該作者
對於一個真正的文學家來說,他不會在乎生前的名號,身後的追封。對於他們,心中有一股熱情,一種衝動,一種傾訴的慾望,不表述出來如哽在喉,不吐不快。至於作品以後的命運那就不是他自己所能左右的了。一切偉大的傳世之作都不是在作者考慮榮譽稱號這些身外之物之時創作的。

司馬遷創作是為了名號嗎?文革時的地下文學,許多作家冒著殺頭的危險偷偷創作,他們考慮到了名號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3: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