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被"丟下"的金門:十萬守軍散盡

[複製鏈接]

4795

主題

4842

帖子

709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吃貨一號 發表於 2014-11-21 16: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每次到金門都是抱著感恩的心情,金門過去受限戰地政務,發展較慢,今天海峽兩岸和解、恢復了和平,開始進入繁榮,希望金門的建設絕對不能輸給廈門。」10月25日,視察金門島的馬英九熱情洋溢、充滿期許地說出了這番話。

  但金門人卻並不領情,「是不能輸給廈門郊區么?」一位網友留言稱。

  也難怪金門人吐槽,金門距廈門最近的地方僅2.3公里,但距台灣本島將近280公里,地理位置特殊,一度是兩岸軍事對峙的最前沿,經濟長期以軍事為核心,民生經營頗差。

  

  如今,兵又沒了。

  11月1日,台灣防務部門的裁軍「精粹案」正式完成,過去號稱10萬大軍守島的金門,駐軍只剩4千多人。

  那時司令官就是「皇帝」

  對金門人來說,10月25日是個特殊的日子。

  這一天是台灣光復節,以紀念1945年10月25日在台灣地區日本投降儀式中,台灣人民被解放,回歸祖國;同時,又是1949年10月25日古寧頭戰役的紀念日。

  但是今年馬英九到金門的理由是:視察金門市政建設並為國民黨金門縣長候選人李沃士競選站台。

  金門已不再是那個「反攻大陸的跳板」了。

  曾經,台灣戒嚴時期,台軍在此屯兵十萬。作為世界上交火時間最長的前線,全島幾乎就是一個軍事要塞。

  「晚上一到八九點就不能出去了,路口都有『阿兵哥』在站崗,如果違規衝過去,馬上就槍斃,我的一個同學差點被打死。」本地藝術家、商人王明宗回憶,那時房屋燈光不能外瀉,否則會被罰款或抓進監獄,只好用油漆把燈塗上一半。「說走路不小心會撞上牆壁,一點都不誇張。」

  籃球、汽車內胎那時成了違禁品,因為怕金門人利用這些游到大陸去——坊間曾有說法稱,前世界銀行副主席林毅夫是抱著籃球游過的海峽,於是,金門駐軍打完籃球后,必須立刻把球放氣,還必須統一保管。

  收音機也不能用,王明宗念中學時,就因為偷用收音機差點被抓。

  「(當地駐軍)司令官就是『皇帝』,說槍斃誰就槍斃誰,那時金門太可怕了。」王明宗至今心有餘悸。

  島上的店家也幾乎全部圍繞著駐軍,軍人是這裡最重要的客人,專賣軍用品的,專洗軍服的,甚至曾有專供阿兵哥洗澡的澡堂。「我們金門人就是靠阿兵哥為生。」王明宗說。

  不過,隨著形勢的變化,金門駐軍從戒嚴時期的10萬人,到1992年的5.5萬人,民進黨執政后削減到1萬人左右,再到如今,只餘4千多人。

  台灣軍方發言人羅紹和解釋,金門裁軍是因為「『國軍』的戰略目標調整,以前是反攻大陸,現在是防衛固守」。

  被丟下的金門

  其實,1992年,台灣當局宣布「金門地區戰地政務終止」后,金門已經不可避免地開始轉型。

  「阿兵哥」走的時候,金門人確實開心過一段時間。但是很快,金門人的喜悅感就被現實的生計問題沖淡了。金門本來工作機會就不多,當地人除了考公務員,一般就是為高粱酒廠打工和經營部分特產。「裁軍以後半個人都沒有,怎麼生活,怎麼養小孩?沒生意了啦1

  有金門「東區」之稱的金湖鎮新市裡,王老先生每天守著祖先傳下來的一家藥行老店,望著門外有些冷清的街道,無限感慨:以往,這裡曾是聞名的山外車站商圈,有 「小台北西門町」之稱。每到假日人聲鼎沸,街上到處是「阿兵哥」,營造了一時「繁華」。隨著守軍逐漸撤走,原本熱鬧的市集,一整天也等不到幾個客人。

  「過去是見不到幾個普通民眾,到現在是見不到『阿兵哥』。」金門媒體人阿宏說,做軍人生意的店家,不是已經關門成廢墟,就是都轉型了。

  一家店面招牌是照相館,但店裡有早餐店的菜單,還有滿牆的漫畫,老闆娘卻在賣檳榔。轉型多次的老闆娘無奈地說:「就是因為『阿兵哥』沒了,客源少了,才又做早餐店。」

  金門怎麼辦?全民總動員搞旅遊。

  一些地下戰備坑道、碉堡工事等戰地遺跡,成了風格獨具的觀光資源,更是台灣本島人享受「農家樂」的重要地區。金門納稅大戶——金門酒廠,甚至把坑道改造成酒窖,開放遊客參觀。

  但令金門人感到心寒的是,雖然台當局允諾發展觀光來補救裁軍給金門造成的損失,但根本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金門人有一種被台當局當做實驗的『小白鼠』的感覺。」王明宗說。

  軍事遺留問題無疑成為金門發展觀光的最大障礙,而最頭痛的就是戒嚴時期埋的地雷。至今,這些地雷仍散布金門沿海,當地如果有人提醒你「出門要小心踩地雷」,並非笑?談。

  另一方面,金門卻只淪為台灣政客選舉的工具。比如連接金門和小金門的金烈大橋,每逢選舉都有島內政客說「這個橋要蓋」,選舉后又石沉大海,說了十幾年,被稱為「選舉浮橋」。

  王明宗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對面大陸至少落後金門二十年」,如今他忽然發現,跟對面的廈門相比,金門只能算是「鄉下」。

  當台灣本島飛速發展的時候,金門被徹底丟下了。

  向大陸

  「吸引更多大陸遊客,發展旅遊觀光才是王道。」金門人許芸龍說,過去金門為兩岸犧牲,現在該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了。

  李炷烽到福建推銷旅遊、叫賣特產,甚至還折騰出個「世界金門日」,但由於台當局對大陸遊客的嚴格限制,使得金門的好風景始終賣不出個好價錢,到金門旅遊的大陸遊客人數一度僅為港澳自由行遊客的1%。

  拜兩岸間聯繫愈加緊密之勢,大陸個人游遊客紛至沓來,金門人的日子終於好了起來。最明顯的就是計程車生意明顯好了許多,街頭的土特產品商店店主也稱,大陸遊客購買力不俗,自己的生意越來越好做。

  一名金門當地的導遊說,之前,大陸遊客最感興趣的是金門的「戰地文化」,金門對外旅遊就以戰地觀光、參觀軍事設施為主。而現在,為了擴大吸引力,金門主打休閑浪漫之島。

  不過,台灣軍方顯然並不想完全放棄金門的軍事地位。羅紹和解釋裁軍「精粹案」時強調,雖然兵力進行精簡,但火力會相對提升,「保證兵力調整不會影響戰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4: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