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美齡封殺的絕色女星 只因出身低下(組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1-21 1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黃柳霜(Anna May Wong)1905年出生,是第一位美籍華人好萊塢影星,曾在彼得潘等多部電影里出演。由於她對電影的貢獻,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中被給予一顆星。在影片《紅燈照》中首次登上銀幕,其後在《羞恥》(1921)、《海上災禍》(1922)、《雷鳴的黎明》(1923)等片中演出。1924年,在D.范朋克主演的神話片《巴格達竊賊》(舊譯《月宮寶盒》)中扮演蒙古女奴一角而成名。1961年初,因心臟病發作去世。

 
 

 
   黃柳霜早期的造型是留著和同時代艷星Louise Brooks一樣的直劉海Bob頭,蜿蜒細眉下有一雙眼線高挑的黑眼睛。她在那時得到的角色不是身份低賤的蒙古女奴,就是慘遭白人拋棄的無名情婦,穿著蓋不住大腿的短旗袍,或莫名其妙的布片式圍裙。好萊塢早期的東方情調就是這樣一個將日本、埃及和中國元素融於一爐的光怪陸離樣,黃柳霜在這些艷俗畫面里,總被塑造成大腿上盤繞著蛇蠍的原罪化身,或表情空洞得像木偶一般的中國娃娃。

 
 

  
    1928年,黃柳霜前往歐洲尋求演藝生涯的新發展,試圖擺脫好萊塢對其華裔身份的刻板定位。之後黃柳霜憑著大膽和一個洗衣工女兒的吃苦耐勞,一年內便在歐洲站穩了腳跟。甚至因為她在《唐人街繁華夢》中的精彩表演,獲邀出席英國王室宴會。在那個年代,一個中國女人,能獲得此種殊榮簡直是神話。

 
 
  
  黃柳霜是一位愛國又愛鄉的小女子。1936年春,她終於踏上從未去過的母國土地──上海。到場歡迎她的,除了上海電影界外,還有國際學權威顧維鈞大使及夫人,和林語堂博士等社會名流。在上海期間,她飽覽了"東方巴黎"的風光,並和國劇大師梅蘭芳共進晚餐。當時的《良友畫報》也對她作出一系列的報道。

  就在黃柳霜探親回美國后不久,抗戰爆發,她心憂如焚。在電影界的宴會上,在慈善機構的集會上,她多次發表演說,呼籲美國人民積極支持中國抗戰,並將自己在中國選購的眾多珠寶首飾拿出來義賣,並將所得義款一分不留,於1939年匯回中國支持抗戰。

 
 
   

   1942年到1943年,正值宋美齡訪問美國。在美國國會發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講,宣傳中國抗日,引起美國各界巨大轟動。在影都好萊塢,宋美齡也不失時機對三萬聽眾演講,令美國人對中國、中國人和中國婦女有客觀的了解。

  

  
  在好萊塢的演講台上,許多著名影星眾星托月般簇擁在蔣夫人左右,惟獨沒有黃柳霜這位好萊塢唯一的華裔女明星的身影!黃柳霜為此十分失落。她確實想為報效祖國盡一份力!後來得知,恰恰是以蔣夫人為代表的「祖國」將她拒之門外。理由是,黃柳霜代表的是只有洗衣店、餐館老闆,黑幫和苦力組成的舊中國人形象。中國還有大批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他們才能代表新中國人形象。

 
 

  
  1949年退出影壇之後,黃柳霜以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為主,也曾短暫經商。直到1960年,電影《花鼓歌》和《蘇絲黃的世界》的攝製組先後極力邀請她出演女主角,如果成行,她將正式復出影壇,然而不幸的是,她於1961年2月2日在家中突然心臟病複發去世。

  

   
     在她逝世的幾十年之後,談及好萊塢的華人演員,美國人和中國人都甚少提到她。直到2005年她的百年誕辰之際,在美國,關於她的傳記才陸續出版,她的電影回顧展也在美國和歐洲相繼舉行。而在中國,到目前為止她的傳記尚無中文版本,她的研究文章依然非常少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12: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