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監獄里的發明家」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1-21 09: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梁劍興,原浙江奉化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2008年4月,他因受賄罪被判有期徒刑八年,現在他已服刑6年,目前是社區服刑人員。和其他服刑人員不同,梁劍興喜歡鑽研醫學發明,服刑期間,有11項小發明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防霧霾防塵的一次性鼻內套,還開始批量生產準備投放市場。

  「監獄里的發明家」也許並不多,但進過監獄后重新做人取得一定成績的人倒是不少。他們在提到「成功」原因的時候,往往都會感謝監獄的生活,因為監獄生活讓他們可以靜心學習思考,學會了堅韌和平和。其實,這些人在進監獄之前,都曾春風得意過,只不過是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自己是誰、從哪裡來、身在何處、將去向何處,所以才走進監獄。「監獄里的發明家」無疑啟示著我們,越是在如今這個喧囂躁動的時代,越應該不斷給自己照照鏡子,靜心下來,保持做人的本色,保持做事的定力。

  假如生命可以重新來過,「監獄里的發明家」是否還會選擇「萬般皆下品」的仕途之路呢?恐怕不見得。如果繼續在仕途上,會否成為發明家呢?恐怕也不見得。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選擇好的,不如選擇對的。「監獄里的發明家」對當代年輕人的生涯選擇與規劃,無疑也是有啟發意義的:有目標固然好,但適合自己的目標才是最好的;香氣撲鼻的鮮花往往只會得到一時的讚歎,沁人心脾的淡淡香氣才能讓人流連忘返。

  浪子回頭金不換。「監獄里的發明家」在進監獄之前,都曾經「作惡」;進了監獄之後,也都曾經苦悶、失落、氣憤、悲哀、傷感甚至絕望過;但正是那一剎那,明白了該怎樣對待人生和生命的態度,「要做一點正事」,「做一份自己應做的事情」,才會有後面的「發明家」。「監獄里的發明家」再次證明了:做事必先做人,做人首先要有正直善良的品質,要有博大寬容的胸懷,只有這樣才會懂得選擇與放棄,才會正確看待功名利祿,才能夠不斷反省和改進自己,才能進而完成一番事業。

  能夠成為「監獄里的發明家」,儘管他們本身就天資聰明,但要成為一個「發明家」又談何容易。發明創造要涉及到很多領域的知識,還要做許多具體工作,「監獄里的發明家」在過程中都深感「書到用時方恨少」。因此,平時除了勞動外,他們將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監獄里的發明家」實際上再一次啟發我們,「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應該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當一個囚犯成了「監獄里的發明家」,他周遭的環境也起了變化。奉化市司法局人士說:「像梁劍興這樣,犯了錯誤,還能勇敢走向社會的,我們非常鼓勵,同時也願意儘可能地幫助他們,走出人生低谷。」「監獄里的發明家」自己也說:「在監獄里,受到了人們的敬重。」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自棄者天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怎樣對待生活和生命,生活和生命就會怎樣對你。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監獄里的發明家」就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值得我們每個人照照。當然,與其當「監獄里的發明家」,不如吸取他們的教訓,走正確的路,堂堂正正地成為發明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0: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