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淨化與神化、俗化之別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4-11-19 1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神化」是除了佛教之外的其他一切宗教所共有的特微。他們相信
  神明能主宰人間禍福,而把自己的命運全部交給不可知、不可測的神明
  。有的宗教相信神是全知全能的,能使我們上天國,也有權使我們下地
  獄。不因犯過而不升天國,也不因行善而不下地獄,但看是否信神信得
  徹底。信者升天國,不信者不得救而下地獄。這一類的人,如果信心堅
  定的話,雖跟佛教的理論不相同,也往往非常有修養,但難免有點類似
  澳洲的駝鳥。另有一種信仰,是仗神的力量使自己修練成神。附佛法外
  道便說以他們的加持力,可以即身修練成佛。這些神化的宗教,就好像
  拮據之時向地下錢莊告貸一樣。一時之間錢是有了,但不是自己的。也
  像挖肉補瘡,雖然解決一時的問題,跟著衍生的問題,終究無法解決。
    至於「俗化」的信仰,則是以賄賂神明來祈求神明,賜給世俗之間
  大家所需要的近利和暴富。拜財神求發財、拜註生娘娘求子息、拜媽祖
  等海神求海上平安、問蔔命運求黃石公,乃至爲了彩券中獎求土地公,
  過節祭祖、吉慶祭神希望保佑子孫平安。這些就是俗化的信仰了。
    佛教不否定俗化的民間信仰和神化的各級宗教,都有其一定的作用
  。但是肯定淨化的佛教,則對世道人心更加有用。佛教以佛、法、僧三
  寶化導世間,又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說謊、不飲酒等五戒來
  淨化人間的身口行爲,再以禪定的功夫淨化我們心理的行爲,更主張以
  理性的智慧處理自己,利益他人。若能依教奉行,對自己則身心健康,
  對他人則家庭和樂、社會安寧。佛教的淨化人間,也具足神化的功能和
  俗化的力量,確不會由於神化、俗化的偏頗而造成個人的困擾及社會的
  失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