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可穿戴設備何時才能真正普及?還在等待時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4-11-17 15: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果你經常關注科技、數碼領域的趨勢,就會發現「可穿戴設備」這個名詞出現的幾率幾乎與智能手機一樣多。運動腕帶、智能手錶、智能眼鏡甚至智能服裝,都屬於可穿戴的範疇,似乎將成為下一個消費領域的新寵。

但實際情況呢?可能很多普通人不明白什麼是「可穿戴設備」,也沒有多少消費者真正購買。除了無數行業分析師的預測、前瞻,試圖證明可穿戴設備的價值之外,我們沒有看到真正的產品或是營銷突破。那麼,可穿戴設備何時、或者說是否會有普及的一天呢?

市場究竟有多大?





2014年初,四大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德勤)發布調研數據,聲稱至2014年底,將於1000萬台可穿戴設備售出。9月,市場調研機構Juniper則將這一數字提升至2700萬台,而到了2017年,總銷量將達到客觀的一億台以上。

不僅僅是調研機構,包括科技數碼媒體、綜合社會生活媒體,幾乎都將可穿戴設備視作「下一個智能手機」,甚至時尚業也蠢蠢欲動。但很明顯,觀察一下你周圍的小夥伴,有多少人佩戴了智能手錶呢?

大規模的炒作意味著高期望

Gartner分析師也許說了一句公道話:從其炒作、曝光周期圖表來看,可穿戴設備目前處於高期望值階段。事實上各種用戶調查數據其實非常飄渺,比如說你詢問路人是否希望擁有一款「可監測血壓的手錶」,答案幾乎都是肯定的,就像「你是否想要一款飛行汽車」一樣虛無飄渺。如果這種產品真的出現在市場中,消費者顯然不會像用戶調查時那麼爽快,而是會仔細考慮設計、功能、實用性及價格。

三星的智能手錶變身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已經擁有多達6款機型在售,但大部分三星手機用戶也未跟進。而各種品牌的Android Wear手錶、智能珠寶也處於同樣的處境,仍是技術愛好者們的小玩具。唯一頗具賣相的便是各種健身運動腕帶,雖然很多用戶只是圖個新鮮。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高期望意味著高投入,畢竟在智能手機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廠商們需要尋找新的利潤點。也就是說,可穿戴設備不會在某一天突然消失,而是持續升溫。

可穿戴設備時代何時到來?

雖然目前的產品形態、銷售都不甚理想,但並不代表可穿戴設備沒有未來。事實上,智能手機等已普及的數碼產品,無一不經過長久的發展和持續炒作,最終才在技術、平台逐漸完善後開始普及。

蘋果Apple Watch也許是可穿戴設備發展的轉折點。或許它不如iPhone那麼驚為天人,但至少蘋果的名氣足以讓普通人都開始了解「智能手錶」這一名詞。顯然,可穿戴設備還需經歷一個「無所謂」的階段,只要保持產品不斷更新、新技術不斷被採用並且持續在市場發酵,相信其普及之時指日可待。

來源:digitaltrends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4: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