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國三年一個縣官的最後24小時

[複製鏈接]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4-11-14 0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安樂驗契引發的殺官案

這是一塊木牌,黃色,16公分長,10公分寬,下面有柄,上方左右各插一根羽毛。上面寫著的字有些觸目驚心:「正月三十夜,到碑寺,殺官。」一個殺人的號召正隨著這塊「雞毛信」,在山東安樂縣以北(今廣饒縣)的原野中傳遞著。

按當地習俗,雞毛信又稱「滾單」,原為清咸豐、同治年間。各鄉防禦太平軍、捻軍「滋擾」,創此信息傳遞之法。沿用後世。「雞毛信」所插雞毛猶似令箭,見者即刻複製,傳遞不怠。

1914年的冬夜,山東安樂崇二保的田間村頭,百姓聚集、殺氣騰騰,鐮刀鋤頭、寒光閃閃。他們要殺的,是前一日下鄉督促驗契工作的安樂縣知事王文琙。



一個專心任事的縣官

此時,住在碑寺口牛家店裡的王知縣對這一切渾然不知,這一天他和手下一刻不停,共驗契700餘張,收京錢1萬多文,忙活到子夜才剛剛結束。

王文琙字伯樂,原籍成都,祖上到山東做官,遂遷移到淄川落戶,他在宣統二三年間經舉薦任職於淄川、章丘等縣,一度有「任事雖短,政聲頗著」的讚譽。1912年民國肇始,經山東省民政長周自齊的舉薦,正式升任知縣牧守一方。

驗契的差事不好乾,特別是安樂以北這片以鹽鹼地為主的窮鄉僻壤。只是這場正在全國範圍展開,民國政府檢驗確認前清地契的工作,關係到政府解決財政危機的舉措,又必須進行下去。

而驗契,說白了就是土地房產確權,驗契並非稅收,而是基於政權更替,新政權承認公民不動產時的手續,以及收取的手續費。按財政部規定,呈驗不動產舊契,收紙價一元,註冊費一毛,不動產價格在30元以下的只收註冊費。

這種新政權對公民不動產的確權、稅收本是正常的程序,在49年以後,全國範圍內便進行過房地產的確權換證過程,其間人民政府也是要收稅的。

像王文琙這樣專心任事的能吏,在驗契工作上深得上司賞識,去年七月開始的驗契工作,至年底全縣呈驗完稅的已有60%,當王文琙將此數字解報省城時,贏得了「山東之冠」的美名。年終,王文琙接到山東督軍靳雲鵬的嘉獎令,內稱:「決定由解報之數目內,提取5%充賞,並擬擢升王文琙為道尹。」

陞官發財!王知縣喜出望外,受寵若驚。這更堅定了他排除萬難,完成驗契的決心。

只是樂北是塊硬骨頭,此地有一個特點就是窮,民諺有云:「走了些寬敞道,喝了些騾馬尿,遍地是六月雪,聽了些鴨鵝叫。」因為土地鹽鹼化嚴重,糧食收不了多少斤兩,所以土地不值錢,大多論塊不論畝,小者三五畝,大者十幾畝幾十畝不等,在買賣契約中,通常寫著「荒地一片」,有的根本沒地契。凡此種種,以碑寺口一帶為多,所以王文琙特地在此蹲點督驗。



縣官被殺事件的羅生門

農曆正月三十的夜晚春寒料峭,火把從四面八方向碑寺口附近的牛家窪彙集,陸續集合的足有400餘人。人們手持鋤、鐮、杴、钁、二齒子等農具,在發起者東齊村齊光禮、齊來明、齊樹明等人帶領下,將碑寺口團團包圍。

崇二保的首事牛浩然聽到風聲,連忙趕來向王文琙報告:「看來鄉民要暴動,特請知事暫避……」只是他還沒到村口就被亂棍打傷,騷動的人群向牛家店步步進逼。

古往今來多少縣官下鄉徵稅收糧,為何王文琙會混到如此危險的地步?民間的說法是,這日午後,王文域派遣衙役孫祥率衛隊數人,到東齊村找到地保齊光禮,責問道:「為什麼遲遲不去呈驗?」齊光禮回話:「我村很窮,呈驗確有難處!」孫祥聞聽后暴怒非常,不由分說,上前打了齊光禮一個耳光。齊時年60餘歲.性格倔強,遂與孫扭打一處。孫見勢不妙,一面口出惡言,一面帶隨眾悻悻而去。

當下村中有教書先生齊登先勸說村中齊來明、齊樹明、齊敬君3位閭長,並6名婦女(其中有寡婦齊田氏),前往碑寺口賠情。王文琙「聲嘶力竭」地說:「回去告訴大夥,明日速來呈驗,不然定要嚴懲!」

然後幾人回村后就「斬釘截鐵」地說:「反正咱村闖了大禍,一不做,二不休,倒不如先下手為強。」由此開始往四鄉送滾單,號召殺官。

事已至此,卻讓人十分不解,東齊村民來賠罪,王知縣似乎並沒有怪罪,只是讓他們明日來驗,不然才要懲罰云云。既然如此來驗便是,不過是交多少稅款的事,要知道周圍不少村莊都驗了,交了錢,怎麼就東齊村要逼上梁山呢?

在事後,地方向中央報告案情的電報中,卻另有說法:「突於上月二十四日,有執契來驗者,共七十餘張,內有改新契紙三十四張,該令責令補填實價,則悻悻稅契而去。」

這份史料揭示了另一個版本,故事也許是這樣的:東齊村送來70餘張契紙,內有改過的契紙三十四張,王文琙發現了其中的貓膩,遂責令其重新補填實際價格。東齊村鼓動殺官的領頭人都是村中閭長之類的大戶,這些被改過的契紙出自誰人之手,似乎已有答案。

王文琙見騷動越來越近,顯然牛浩然沒能制止來人,他只好奪路而逃,不料暴民放起了土炮,王知縣雙腿中彈,遂被憤怒的農民所獲,齊來明指著王文琙的鼻子大罵:「王欠或(當地方言,毀音),今天就是你升天的日子,叫你到閻王爺那裡驗契去吧!」刀劍之下,王文琙與兩名隨從送了性命。

此事爆發,因有縣官被害,全國震驚,直接引起了袁世凱的關注,靳雲鵬連日給袁去電報告事件原委,處理情況等。最後政府捉拿了大約30人,其中被判死刑者14人:齊光禮、齊樹明、齊敬君、齊乃文、張景三、張景明、張春蘭、齊來明、齊玉梅、張子強、王茂舉、閻居仔、張豐憲、周壽全。

這場規模不大的地方暴動,最終導致安樂縣「暫停驗契」,中央政府責成「地方官吏考察驗契弊端,以求改正。」



驗契是1914年北洋政府的重要財政收入

驗契引起的紛爭不止一起,早在去年,也就是驗契開始的時候,同在山東,棲霞縣有宋金榜、李炳燧領頭,率農民反抗官紳驗契收稅,扣押縣役劣紳的事件,只不過未出人命,震動不如此次罷了。

既然驗契如此「不得民心」,為何北洋政府還要實行?無他,窮的。

辛亥鼎革,百廢待興,繼承了前清所有債務賠款的北洋政府一開張就面臨經濟危機,除了欠款要還,他們還負擔著極其沉重的軍費,特別是革命后各地動員的民軍需要裁撤,欠餉恩餉,每月軍費就達到千萬元以上。

而此時各地方鬧獨立,往中央的解款陷入停頓,一方面是巨額支出,另一方面賺錢乏術,北洋政府眼看要破產了。

看看1914年開年的民國政府,窮到了什麼地步?1913年10月5日簽訂的中法實業借款一億法郎,要到1914年2月以後才能到款。逼近年關,總理熊希齡本指望中法實業銀行於12月30日提供的200萬元墊款勉強度過,但沒想到中法銀行臨時變卦,不肯墊付。雖然各省解款有110萬元,五國銀行團通融了短期墊款100萬元,但短缺尚多。

而歷來作為財政挹注的京奉、京漢兩路收入,「交通部聲稱,將以供給支付借款本利及保險費之用,不肯通融」。熊希齡內閣由是在年關之前倒台了,袁世凱直接經管財政事務。

驗契本是無中生有的錢,是政府意外之財,上面自然看重,在山東,袁世凱責成軍務督理靳雲鵬加緊催辦。果然,驗契收入甚旺,成為1914-1915年北洋政府彌補財政虧空的重要手段,到1914年12月,總收入達3200餘萬元,1915年全年又收了1600餘萬元。

從1913年年底開始,各省行驗契以及印花稅、煙酒牌照稅,兩者增收作為中央專款,直解中央。因為抓得緊,財政終於有所好轉,1914年上半年,各地解款、驗契和常關收入鹽稅餘款加起來達到700萬元每月。從接手全國政權后一直缺錢的北洋政府終於挺過了第一場經濟危機。

安樂的驗契危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這裡還有一層關係,繼任的財政總長是周自齊,王文琙正是一年多前由還是山東省民政長的周自齊舉薦的。恩主在危難中上任財長,也難怪王文琙在驗契工作中如此賣力。

如果翻開1914年的史書,各地抗稅事件層出不窮,這年3月山西盂縣鄉民抗辦煤厘,抵制驗契,聚眾暴動;5月8日,杭州杭縣留下鎮因縣署強派苛捐,茶商罷市抵制,聚眾搗毀收捐委員住所;12月,福建長泰縣農民抗糧鬧事,圍毆縣役。

1914年正月三十,死於民暴的知縣王文琙,是民國初年這場財政危機中的中國下層官員的代表,他勤於公務,為了解決恩主面臨的困境努力工作。

但在這個動蕩年代,他最終只能成為官民緊張關係的犧牲品。在如今可見的歷史敘述中,這場騷亂變成了百姓反抗軍閥橫徵暴斂的正義鬥爭,而王文琙自然要背負酷吏的罵名銘刻在史書之中。

177

主題

613

帖子

168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86
沙發
sunshine12103 發表於 2014-11-16 20:24 | 只看該作者
只是官逼民反的一個典型案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4

主題

4387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火箭

Rank: 6Rank: 6

積分
39564
3
ChineseInvest88 發表於 2014-11-17 03: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7: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