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來這些知名的皇后,結局是這樣的……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商紂王妃妲己

  

  妲己(dá jǐ),己姓,字妲,有蘇氏部落之女[1] ,世稱「蘇妲己」。據文獻記載,帝辛(商紂王)曾伐有蘇氏,迫使有蘇氏獻出妲己。紂王的無道,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被抓,砍頭時,由於她長相太美,劊子手下不來手。姜太公親自操刀,但是當他看到妲己時,也不忍下手。最後把她的臉遮上才斬首成功。

  

  周幽王王后褒姒

  姒姓,是褒國人(褒國在今陝西漢中中部、留壩縣以南地區)

  周幽王三年(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國,褒國人兵敗,獻出美女褒姒乞求投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對她非常寵愛。次年,褒姒為周幽王生下一子,取名伯服。周幽王廢黜申后(申國國君之女)和太子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冊立褒姒為王后,伯服為太子。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聯合鄫國(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入寇,大舉進攻鎬京,此時周幽王正與褒姒縱情淫樂、吃喝玩樂,不知外面出了大事,後來周幽王舉烽火示警,諸侯以為又是騙局而不願前往,戎兵殺周幽王、伯服和鄭桓公於戲(今陝西臨潼東),虜走褒姒,褒姒從此下落不明。據說褒姒為苟且偷生,不斷施展媚術誘惑犬戎王,與其淫亂,不久之後,諸侯聞鎬京被犬戎佔領,趁犬戎王懷抱褒姒這個狐媚多情的妖女淫樂時,殺入鎬京。犬戎王淬不及防,撇下褒姒倉皇西逃,而褒姒自知羞愧,便以三尺白綾上吊自盡,西周因褒姒而滅。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

  公元前473年的冬天,吳國首都姑蘇城被奔襲而來的越國大軍攻破。吳國滅亡。春秋時期的大美女、吳王夫差的寵妃西施的人生軌跡戛然而止,似乎隨著灰飛煙滅的吳國沒入了黑暗的歷史之中。有傳說她跟范蠡一起跑了,這也許也是民間的美好故事吧。

  漢太祖皇后呂雉

  

  一個殘暴的第一夫人。在未央宮害死了韓信,又使人誣告彭越謀反,滅其宗族。她將她的情敵戚夫人砍去四肢,挖去雙眼,割去鼻子,割掉耳朵,葯啞嗓子后扔入廁內,取名為「人彘」。她將自己的外孫女嫁給兒子為後,使他們結成了一對怪異的夫妻。這一切都很怪異,好象是一個任性的女孩在那裡胡鬧。可她不是女孩,她是一國之母。對權力的慾望使她越走越遠。 ­

  公元前180年(高后八年),呂雉病重,她臨終前仍沒有忘記鞏固呂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時,下令任命侄子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呂產統領南軍。並且告誡他們:「高帝平定天下以後,與大臣訂立盟約:『不是劉氏宗族稱王的,天下共誅之。』現在呂氏稱王,劉氏和大臣憤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輕,大臣們可能發生兵變。所以你們要牢牢掌握軍隊,守衛宮殿,千萬不要離開皇宮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八月一日,呂雉病死,終年六十二,與漢高祖合葬長陵。

  

  漢景帝皇后竇漪房

  

  原是宮女,被派往代國服侍當時還未即位的漢文帝。她為漢文帝生了五個子女。後來成了皇后。但是她不受寵愛。她沒有顯赫的家世,因此在後宮中並不爭寵。當時最受寵的是慎夫人。

  景帝即位后尊其為皇太后。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尊其為太皇太后。竇太后與漢文帝劉恆育有一女二男:長女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漢景帝劉啟、少子梁孝王劉武。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後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

  竇皇后真正風光的日子,是文帝去世后。她當了太后,干預朝政。甚至要求漢景帝傳位給梁王(梁王是太后最喜歡的小兒子)後來,她在宮廷之爭中失勢,孤獨地老死。 ­

  漢武帝皇后陳阿嬌

  

  陳皇后(生卒年不詳),名不詳,祖籍東陽縣(今安徽天長)。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

  陳皇後為西漢開國功臣堂邑侯陳嬰之裔,堂邑夷侯陳午與大長公主劉嫖之女。陳皇后在漢景帝年間嫁予太子劉徹為太子妃,建元元年(前140年)立為皇后。元光五年(前130年),以「惑於巫祝」罪名廢黜,退居長門宮。其後於元鼎至元封三年間(前116~前107年)去世。

  陳皇后因其起伏一生,為後世留下了「金屋藏嬌」、「長門買賦」等典故,並於歷代文學作品中傳唱。

  趙飛燕

  

  趙飛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趙氏,號飛燕,宮女出身,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后,漢成帝37歲時立其為皇后,立后9年,46歲的漢成帝死了。其原名未被正史記載,通常認定為宜主。

  趙飛燕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傳奇的人物和神話般的美女。在《漢書》中對她的描述僅僅只有少數幾句,正史上對她的記載很少,然而關於她的野史逸書卻又很多,趙飛燕與妹妹趙合德的故事是一個不斷流傳並逐漸豐富發展的過程,尤以《西京雜記》、《飛燕外傳》最為影響深遠。在中國歷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 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同時她也因美貌而成為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漢成帝死後,漢哀帝繼位,趙飛燕成為皇太后。6年後,漢平帝繼位,由皇太后廢為孝成皇后,1個多月後,廢為庶人,自殺。

  

  匈奴單於夫人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漢元帝時期的宮女。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

  昭君出嫁三年,她的夫君呼韓邪單於去世,依游牧民族收繼婚制習俗昭君應嫁呼韓邪單於長子復株累單於。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 於是昭君復嫁呼韓邪單於長子——復株累單於,兩人被迫再次共同生活十一年,復株累單於去世。王昭君卒年不詳,據匈奴史專家林干推測其可能於公元前6至1年間於漠北的匈奴庭去世。

  王昭君去世后,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到了晉朝,為避晉太祖(晉武帝) 司馬昭的諱,改稱明君,史稱「明妃」。

  

  南朝齊廢帝妃潘玉奴 ­

  潘玉奴(?年—501年)性格貪玩奢靡。又稱潘玉兒,蕭寶卷的貴妃,一位小腳美人,蕭寶卷的母親黃貴嬪死後,他由奶媽,也就是潘玉奴的母親養大。499年,蕭寶卷即位,把潘玉奴召入宮,封為貴妃,從此得到蕭寶卷的專寵。

  潘玉奴由於腳小,不便於步行,出入乘「卧輿」,蕭寶卷則騎馬跟在後面。500年,禁中發生大火,適遇蕭寶卷與潘玉奴出遊,還沒有回宮,由於沒有蕭寶卷的命令,宮人不敢救火,結果三千宮室化為灰燼,蕭寶卷回來后,不僅毫無痛惜,還認為先帝留下的宮室,不符合他的要求,於是,大興土木,建造芳華、芳德、仙華、含奴德、清曜、安壽等宮室,又專為潘玉奴建造了神仙、永壽、玉壽三座華麗的殿堂,飾以金玉,於玉壽殿作飛仙帳四面,龍為華麗,蕭寶卷是急性子,不能等待慢慢施工,乾脆把莊嚴寺、禪靈寺等寶珥鈴佩,都拆下來作建殿之用,地面鋪金,鑿雕蓮花,令潘玉奴行於其上,名曰「步步生蓮花」。之後蕭寶卷為了供潘貴妃玩樂,把閱武場改種花與楊柳,又在宮中設市,以潘玉奴為」市令「,在酒肆賣酒,蕭寶卷做屠夫,時人有民謠云:「閱武堂,種楊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501年,南康王蕭寶融於江陵稱帝,遺蕭衍東下建康,城內發生兵變,侍中張稷等把蕭寶卷殺死,潘玉奴畏罪,自縊而亡。

  唐高宗皇后武則天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后自己改名為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國號「周」。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 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病死去世,享年82歲,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至今仍然是唐代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帝陵,安詳的睡在裡面。

  文成公主 ­

  又一個著名的和親故事。只是這個故事的女主人公似乎一直生活得很幸福。她被當作神一樣的受人愛戴。她的夫君為她造了一座宮殿,至今我們還看見它巍峨的屹立在那裡。那個地球上里蒼天最近的地方,曾經生活著一個快樂的公主。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遣使臣赴吐蕃弔祭。至今拉薩仍保存藏人為紀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歷史。

  

  唐玄宗楊貴妃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香消玉殞。

  下落成謎,第一種最為人共知的是:在馬嵬坡楊貴妃最終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后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

  另外,還有死於佛堂,吞金而死,死於亂軍之手。但是總之是死在馬嵬坡。而一些民間傳說她並沒有死,只是人民對這位美女的一個美好的願望想象了。

  清太宗孝庄皇后博爾濟吉特大玉兒

  清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寨桑之次女,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之妹。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后,受封為永福宮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后,與其姑孝端文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順治八年(1651年)上徽號曰昭聖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為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聖太皇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晝夜不離左右,親奉湯藥,並親自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請求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然而自然規律是無法抗拒的,該月二十五日,孝庄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歲的高壽安然離開了人世,臨終前她囑咐康熙說:「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中也捨不得你們父子,就將我在你父親的孝陵附近擇地安葬。」最終謚號為:孝庄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在那黑暗的政治漩渦里,作為一個女人,她獲得了難得的幸福與甜蜜。

  清咸豐帝懿貴妃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

  1852 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后,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后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

  1908 年11月15日17點(未正三刻),葉赫那拉氏於中南海儀鸞殿病逝,享年七十四歲。慈禧臨終遺言說:「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宣統元年(1909年)十月,葬於河北省遵化市菩陀峪定東陵,謚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22字也是歷代皇后謚號最長的。

  關於她結局的故事比別人都多一點,她下葬后不到20年,她的陵墓就被軍閥野蠻盜掘。屍體被拉出棺材,被葬珍寶悉數被盜。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后婉容

  

  算不上是天姿國色吧,卻也是個美人胚子。自古紅顏多薄命,她也不例外。少年遜帝只是在她的照片上輕輕一圈,就圈定了她的一生。在她生命的最後一段,她瘋狂的抽食著,肆意的放縱著自己,這是她對這個時代還是對自己命運最後的抗爭?她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毀滅自己。­

  1945 年8月,蘇聯在「八月風暴」行動中迅速攻佔滿洲,婉容在11日隨宮廷人員自新京撤至通化大栗子溝,后被佔領當地的共產黨游擊隊俘虜,先後運至通化、長春、永吉、敦化、延吉,最後於1946年6月10日前後(見嵯峨浩回憶錄)或8月下旬(當時報紙記載)死於吉林省延吉的監獄里。

  郭布羅·婉容葬地不明,有說是「用舊炕席捲著扔在北山上」,也有說是「葬於延吉市南山」,屍骨亦無處尋找。三年以後,在伯力收容所過囚居生活的溥儀從嵯峨浩給溥傑的家信中獲悉婉容的死訊,似乎無動於衷。

  2006年10月23日,經其弟潤麒同意以招魂形式與溥儀合葬於河北清西陵外的華龍陵園,溥儀墓清獻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