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入學考試中作弊引發誠信危機

[複製鏈接]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4-11-14 0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31日報道,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的管理者此前表示,將暫緩公佈於10月參加考試的中國和韓國學生的成績。這項聲明讓許多人感到憤怒,也引起了他們對大學申請過程的擔心。

因懷疑中國機構和考生大面積作弊,上周College Board推遲了幾乎所有東亞10月11日SAT考試出分。

據了解,此次涉嫌作弊案共涉及14個地區,波及範圍之廣尚屬史上首次,而萬餘名中國考生將直接受影響。

如果沒有這場意外,各位考生早該得到了SAT分數。可是,意外無法避免,一場突如其來的作弊事件,讓上萬名考生的成績單遲遲不來,他們甚至可能失去本次考試的成績。美國移民、留學、購房微信諮詢:1363246680 或 mgmusa_sh

(中國香港的SAT考場)

SAT作弊事件持續發酵 誠信還值多少錢 - 紐約高娓娓 - 高看美國

神秘的匿名舉報

據CNN報道,在10月11日SAT考試數天前,美國國家公平公開考試中心曾收到匿名舉報,並附上了2013年12月美國本土的SAT考卷複本,稱已經提前知道這份考卷將會在10月11日的國際考點中重新使用,所以10月11日的考試將存在舞弊嫌疑。

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發表聲明稱,「有機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罔顧所有學生的利益,嘗試非法獲取考試材料」。

目前,美國相關機構規定,因違規舞弊而被取消SAT考試成績或考試資格的考生不得申請更改、退考或退款;情節嚴重者將被禁止參加以後的考試。

來自曼谷考官的一份報告

曼谷一考官在11日考試結束后打的一個「小報告」。

報告內容為:

這個周六,我為130名考生提供了考試服務。為SAT考生們服務,我很樂意;為中國SAT培訓機構服務,我沒有興趣。他們的行徑絕對是有組織的犯罪行為。參加考試的130名考生有10位來自中國,他們不僅坐在同一排,而且准考證號都是連號的。很顯然,這些考生的考試都是由同一個人註冊,這個人很可能來自中國某培訓機構。美國移民、留學、購房微信諮詢:1363246680 或 mgmusa_sh

我相信這些人一定從中大賺了一筆。不僅在泰國,在同一個時區的其他國家,他們可能也如法炮製。

一名作弊的中國女生被我們抓了現行,她把手機藏在外衣口袋裡。當我進行考前手機收集時,她謊稱早上已經把手機交由媽媽保管了。但在考試過程中,她偷偷查看手機的行為卻戳破了她的謊言。她被監考老師抓了現行。在檢查她的手機時,我發現裡面滿滿地都是當天試題的「正確」答案,所有信息都來自一個叫Blue Ocean的「朋友」。根據該考生的供述,這位「朋友」即是她所在中國培訓機構的老師。原來,所有答案都來自當天早些時候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同一場考試(註:澳大利亞與泰國有時差)。

SAT作弊事件持續發酵 誠信還值多少錢 - 紐約高娓娓 - 高看美國

誠信在中國人心中還值多少錢

據《中國教育在線》報道,從今年6月已見端倪:風傳國內某知名培訓機構將考題拿給所有的考生做了一遍,並且事後在官網上放出「機經壓中率高達80%」的字樣。美國移民、留學、購房微信諮詢:1363246680 或 mgmusa_sh

多位資深顧問告訴記者,在浙江省,不少小機構的王牌就是「偷題」。有的機構是提前將考題拿給學生做,有的機構是利用時差給學生髮答案。

在國內業內人士看來,SAT考試作弊,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據新華網報道,北京某培訓機構北美項目部研發中心研究員付薔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採訪時表示,中國的培訓機構當中一些小的機構,尤其是江浙一帶小的機構,在勸說學生報班報名的時候,基本上以「偷題」為幌子。他們「偷題」的方式就是用時差,因為幾個地區同時考試,比如中國香港和斯里蘭卡這樣的地區,就存在時差,所以SAT考試不是同步進行的。這些機構安插一定的人員進去,利用時差把真題泄露出來,再透漏給自己的考生。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樣的風氣也被帶到了國外,很多機構打著「代課」和「掛靠」的名義,幫助一些留學生完成作業,甚至幫忙去上課,還有保證A或者保證B的金字招牌,筆者不禁發問:「從小被教育的誠信,在這個如今心浮氣躁的時代,究竟還值多少錢」?美國移民、留學、購房微信諮詢:1363246680 或 mgmusa_sh

也許是因為分數在很多人心中的重要性,成為了促成SAT作弊風波的原因之一。

不過,如果真的想躋身名校,成績並不是申請時的唯一條件。

這次SAT的風波,不知道是會讓「Made in China」的成績單更加不可信,亦或是讓更多未作弊的學生受到牽連?

有人可能會問,究竟那封匿名舉報是不是因為嫉妒,亦或是培訓機構之間鬥爭的結果,與其在這裡猜測這些,作為家長、教師、培訓機構、學生的我們,是不是都應該深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8: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