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位天使投資人的感悟:何謂創業精神?(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1-12 10: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任何成功的創業公司,都在改變中成功,你不變就已經落後了許多;而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中,更多的是「准創業者」而不是創業者。

  

  
  最近跟一個曾經的社交領域狂人/網際網路超資深玩家/天使投資人聊天,此人大情大性。他最近又做出了一個壯舉,一個月時間內把半年要投出去的錢都投出去了。從他每次深刻看到網際網路起勢的眼光之中,他說出了這一段時間以來對中國幾十個創業者的感悟,雖然可能選取的標本不算多,但是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他的最震撼的一句: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做什麼都能成功。

  「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做什麼都能成功。」——堅持很困難

  也許很多人看到這裡覺得這是一篇成功學,或者是一篇心靈雞湯。很遺憾的告訴你,不是,在他說完這句話以後。為這一切做出了更加準確的詮釋。「主要是要看團隊的信念,這一群人要有共同的信念,能夠堅持下來,而不是讓別人輕而易舉的就挖走,離開。」

  相信大家在很多網際網路大佬的採訪中都聽到過,堅持。這兩個字看起來確實很平平無奇,對於非創業者看起來,好像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一點。相對於他們認為的:資金,人才,大環境來說簡單的多。但作為一個幾家創業公司的親歷者的筆者來說,堅持,真的很困難。困難的程度是毫無疑問的第一。

  如果說對於堅持這個概念大家還沒有直接的了解的話,直接給大家舉個例子:在一家穩定的大公司,BAT這類型的,如果有一天你的領導跟你說,小陳,這個月公司有困難,這個月你就不拿工資了吧。你會答應么?相信任何在大公司工作過的人都不會答應,更有甚者,公司每月10日發工資的,晚了個兩三天,就快要跟財務切磋一番的態勢。這就是打工精神,拿多少錢,干多少事,而且只可同甘,不曾共苦。

  而創業公司則是非常的簡單粗暴,創業公司CEO(整個公司就10個人)跟你說,小陳,這個月不太行,頂一頂,下個月一起發行不。小陳,「沒問題,我懂得。」一句我懂得,就是這個堅持最直接的解釋,創業公司的領導和員工組成一個強大的利益共同體,而不是各懷異心,為了達成這個想得很美的目標,一個月不拿工資,兩個月,三個月,半年。為了一份沒有上市,沒有盈利等同於一紙空文的股權而努力,這就是創業者的精神,這份堅持,才是「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做什麼都能成功」的精神所在,建立在這上面,布滿了很多艱辛,痛苦,難以言表。

  「所謂的藍海市場,根本不存在,更多的是做而不專的市場。」——做巨頭不屑的事。

  在中國的網際網路,是不存在藍海的,在我們看到的情況下,大公司的布局是數的清的。但是在我們看不到的情況下,大公司的項目可能有幾十個,甚至是幾百個。裡面覆蓋了市面上個林林總總,甚至可以說,幾乎一切項目在大公司內部都有雛形,只不過這個領域是不是能達到他們公司內部的認可,能否成為戰略點,這很困難。

  更多時候創業者面對的是大公司做而不專的市場,大公司可以做,也想過做,但是不會投入大精力,甚至可以說對這個市場不屑。最鮮明的例子,58同城,地推團隊幾千人,每天接觸成千上萬的小商家,這種體力活,可能對於大公司來說就是不太重要的一環。再者,幾家婚戀公司,百合網,珍愛網,世紀佳緣,對於婚戀的剛需,大公司也不是不知,但是在這個業務上投入的產出比不能達到一個強大的增速,市場不夠大,投入過後可能需要快速的降低成本規模,這一點,大公司也做不到。

  做而不專的市場有很多很多,這也是和上文那句,做什麼都能成功相呼應,很多「准創業者」總是想像喬布斯一樣,想出一個能夠足以改變世界的idea,在准創業的過程中,甚至耗費了很多金錢,時間在探索這個無懈可擊的idea上面,但是他依然沒有踏出這一步。當有一天他真的想到了自己心目中的那個idea的時候,已經遲了人家一大步。創業需要的更多是落地,而不是空想。各位準創業者,不要再想什麼藍海市場了,沉下心來先干吧。

  「成功的創業者,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在創業過程中的不斷試錯,實踐。——中國有太多的准創業者

  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中,更多的是「准創業者」而不是創業者。「准創業者」的特徵是,害怕失敗;理想豐滿;知行不合一;道聽途說;每天都有一個新想法;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沒有冒險精神。如果你有其中一項特徵,很抱歉的告訴你,其實你不太適合成為一名真正的創業者。

  你可能永遠都只是一名「准創業者」,一直想著把創業作為一個兼職,而遲遲不肯下決心把自己現有的生活給顛覆掉,把自己從一個每天按點上下班,領工資的打工認識,變成一個三餐不定,上下班時間不定,收入支出不知的創業者。試問連自己的生活都不敢去顛覆,談什麼顛覆網際網路,顛覆傳統行業,顛覆整個世界呢?

  成功的創業者更多的是,當他心裡有一個小想法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做了,無論是在線旅遊,車聯網,手游或者是做軟體外包,設計外包,甚至是修理手機。這都能成為他們創業的一個點,而不是動輒嚷嚷自己是微信第二,淘寶第二,京東第二,小米第二這種不靠譜的空喊,在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節奏上,以最初的目標作為切入點,創業過程中不斷的試錯—實踐—修正—試錯—實踐—修正。做一個良性的循環,而這一切在網際網路創業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奇虎的周鴻禕從雅虎出來,還是想做一個搜索社區,還包括像現在百度百科一樣的問答式搜索,但是在創業探索過程中,以一個查殺流氓軟體插件作為切入點,改變路徑,以免費殺毒直接顛覆了這個幾十億價值的「收費殺毒」市場,也成為了BAT之外最具影響力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

  久邦數碼的張向東,從3G門戶(WAP網站),到「手機心臟」(塞班系統的手機軟體)再到「GO桌面」(安卓端的APP),當年筆者學生時期,3G 門戶觀看火箭圖文比賽的百萬用戶在線,但也未能給久邦數碼帶來太大的利益,直到GO桌面,在試錯,走過彎路之後,以一款應用從海外開始,終於成功上市。

  博雅互動的張偉,死磕騰訊堅持做了聊天室7年,最終轉身投向棋牌遊戲的懷抱,堅持七年的東西,誰又能輕易做到放棄,但是團隊還在,大家信念一致,再次轉換戰場,從facebook的第一轉回到國內移動端棋牌遊戲的老大,最終實現香港上市。

  說這三個例子並不是告訴大家,創業最終上市了才是成功,而是這幾個例子在試錯—實踐—修正—試錯—實踐—修正這個路徑中更具有代表性,我想和那位天使朋友共同表達一點,創業的成功,是否上市從來不是標準。成功有大成,也有小成,當一家創業公司每月的凈利潤達到200萬的時候,在我的理解里,他們10 幾個人團隊,已經獲得非常滋潤,養活自己,並有多餘的資金,能做一些更加不同的創新,這也是創業公司成功的一種。任何成功的創業公司,都在改變中成功,你不變,在這個訊息萬變的網際網路,已經落後了許多。

  結語:在我解讀完天使的這幾番話以後,相信很多准創業者需要好好的想想的自己的出路了,你們真的不適合創業,即使「流血創業」也不會成功。相反,那些滿足以上嚴苛條件的創業者,如果現在一時的困難,請堅持下去,你們會是未來網際網路的中堅勢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9: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