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菜籽油的傳統、改良與轉基因(圖)

[複製鏈接]

438

主題

668

帖子

300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春意正濃 發表於 2014-11-7 2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雲無心 發表於 2014-10-16 17:54

  

  菜籽油在許多地方是傳統的食用油。尤其是「土榨」的菜籽油,更是因為保留了許多「特色風味」而受到許多人的推崇。但是,改良菜籽油、轉基因菜籽油還是越來越多。它們有什麼樣的優勢,從而能夠找到生存空間、甚至「打敗」傳統菜籽油呢?菜籽油的「香味」來自於有害成分

  各種植物油的特有「香味」來自於其中的揮發性成分。就菜籽油來說,主要是其中的芥子油苷。芥子油苷也被叫做硫代葡萄糖苷或者硫苷,分解後會產生異硫氰酸酯、腈、氰酸鹽等物。這些分解產物能幹擾甲狀腺素合成,導致甲狀腺腫大。腈也能造成動物肝臟和腎臟腫大,嚴重時可引起肝出血和肝壞死。

  不同品種的油菜籽中芥子油苷含量差得很大。好在榨油之後,它們主要留在油餅中。國家標準規定如果在油餅中的含量低於30微摩爾每克,可以稱為「低硫苷」,而硫苷含量高的品種這個值能到100微摩爾每克以上。如果把未經脫毒處理的油餅做飼料,就可能造成動物中毒。硫苷在油中的含量比油餅中要低,再考慮到油的食用量,造成上述癥狀的可能性倒也不大。不過它畢竟不是什麼好東西,如果能夠避免,也還是避免的好。

  油菜籽中另一種重要成分是芥酸,壓榨之後主要進入油中。在動物實驗中,芥酸顯示了對心臟的損害。

  簡而言之,享受菜籽油的「香味」,是以承擔有害成分為代價的。關於改良的菜籽油

  「品種改良」是現代農業永恆的主題。「改良油菜籽」的方向是降低芥酸和硫苷,通常稱為「雙低油菜籽」。加拿大的雙低菜籽油有個專門的名稱canola,通常翻譯成「卡羅拉油」或者「芥花籽油」。

  不同的食物油的最主要區別是脂肪酸的組成。油的化學結構是甘油三酯,就是一個甘油分子上連接著三個脂肪酸。不同的脂肪酸決定了油的性質。脂肪酸可以分為三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相應的油通常也就被稱為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很穩定,在加熱儲存中不容易變質,單不飽和脂肪次之,多不飽和脂肪很不穩定,容易氧化變質。目前的科學證據顯示,飽和脂肪不利健康,而單不飽和脂肪比較好。如果把食譜中的飽和脂肪換成單不飽和脂肪,則有助於心血管健康。橄欖油就因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而著稱。菜籽油是單不飽和脂肪含量比較高的植物油,雙低菜籽油的脂肪組成不遜色於橄欖油。轉基因是跟雙低無關的改良

  跟許多人想當然的不同,「雙低油菜籽」的「雙低」特性並不是通過轉基因技術得到的,而是通過傳統的育種技術實現的。實際上,在轉基因技術應用於農作物改良之前,加拿大就已經培育出了canola。而在中國,也有一些雙低油菜籽品種在各地推廣。

  不過北美的雙低油菜籽的確多數是經過轉基因改良的。這一改良是轉入抗除草劑基因,使得它能夠耐受除草劑,從而可以耕種很容易。這一轉基因獲得的特性,跟「雙低」特性沒有關係。簡單高效地鋤草,不僅降低了耕種強度,還避免了雜草跟油菜爭奪肥料、水和陽光,從而間接地增產。雖然北美的勞動力比中國要貴,但因為這種它降低了耕種成本和有助增產,所以運到中國,還是要比中國本地的油菜籽要便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