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蘆薈的那些是與非(圖)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11-8 22: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雲無心 發表於  2013-11-12 15:36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蘆薈應該算是一種很受寵愛的植物,各種吃的抹的洗浴的蘆薈產品也玲琅滿目。還有一種著名的中成藥叫「復方蘆薈膠囊」,因為在英國被查出汞超標11.7萬倍而聞名世界。當然汞超標跟蘆薈其實沒什麼關係,蘆薈只是受「復方」中「豬一樣的隊友」所累。不過,單就蘆薈而言,它那些形形色色的「神效」有靠譜之處嗎? 雖然復方蘆薈膠囊是「傳統中藥」,但蘆薈在中國的歷史並不長。它傳入中國不過幾百年,而埃及人在6000年前就把它作為了法老的殉葬品。在埃及,它被稱為「不朽的植物」。傳統上,內服用於通便,外用來治傷口。到了後世,人們又「想出」了各種功效。在目前的營銷中,美容、護膚、解毒、抗腫瘤、抗衰老等等最時髦的「功效」才是它的賣點。內服效用不明還有風險對蘆薈的研究其實相當不少,尤其是經典的功效通便與治傷方面。蘆薈中有一些通便成分,所以古人的通便經驗得到了現代醫學的支持。在美國,蘆薈提取物用於通便是按照非處方葯銷售了很多年。後來發現人體對這一通便效果有適應性——也就是說,用得久了,產生通便效果所需要的劑量就會逐漸加大。於是,FDA要求蘆薈通便藥品的廠家提供安全性數據。但是這些廠家拒絕響應,於是FDA在2002年取消了所有這類產品的非處方葯資格。想要按照藥品銷售,就得進行新葯申請。 對蘆薈產品安全性的疑慮,使得美國國家毒理計劃(NTP)進行了一項為期兩年的動物致癌實驗。結果發現,未經脫色的蘆薈提取物對大鼠具有明確的致癌性,但在小鼠身上則沒有發現。而其他的工藝處理得到的蘆薈產品,則沒有進行研究。基於這樣一項實驗,當然是無法推測它對人體是否具有致癌性,但這一結果本身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純天然」可不是安全保證對於這一類的產品,如果沒有安全性的問題,那麼「聊勝於無」去試試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不過,蘆薈雖然是一種「天然植物」,但這完全不是安全的保證。除了前面說的致癌性實驗,口服蘆薈產品可能的安全風險還比較多。 首先,乳膠能通便,自然也就能產生腹痛和腹瀉。跟不溶性膳食纖維的通便機理不同,蘆薈乳膠的通便作用是通過刺激腸道來實現的,這一刺激會使得腸道細胞中的鉀流失。如果長期服用蘆薈乳膠,有可能導致腎臟受損、血尿、低鉀以及肌肉無力等癥狀。如果每天服用1克蘆薈乳膠,連續幾天就可能致命。 其次,孕婦和哺乳婦女的風險就更大。有報告稱流產與服用這類產品有關,此外也有導致出生缺陷的風險。嚴謹地說,這些風險也沒有很強的證據。但是它們為孕婦產婦們帶來的好處也無所謂有無所謂無,從謹慎出發實在沒有去嘗試的必要。同樣的思路也應該用在兒童身上,而且兒童更容易出現腹痛和腹瀉。 此外,有糖尿病、腎病、腸道疾病以及痔核的人,也應該避免口服蘆薈產品。它不見得有什麼作用,卻可能影響藥物作用或者讓癥狀惡化。 如果記不住這麼多,那麼簡單的答案就是:口服蘆薈產品的風險超過了好處,完全不值得。即使是它的確能通便,也不如其他那些安全可靠的膳食方式或者藥物值得推薦。 外用功效的可靠性撲朔迷離從蘆薈中可以得到兩類產品,一是蘆薈葉子內部的那些透明的凝膠,二是葉子表皮之下的黃色的乳膠。乳膠用於通便,而凝膠則用於塗抹。也有一些產品只是簡單提取,所以同時含有凝膠和乳膠。 有一些小規模的實驗顯示凝膠塗抹傷口有助於傷口恢復。凝膠中有些成分,似乎能夠促進小血管中的血液循環和殺菌。這為「傳統經驗」提供了「現代證據」。不過,科學家們的看法並不統一,認為就此作出結論有點草率。而且有一項研究顯示,它不僅沒有幫助傷口恢復,還延緩了癒合。這項研究是否具有可靠難以判斷,但這使得這一功效的可靠性撲朔迷離。要搞清楚這一作用,就還需要更多、設計更嚴密的實驗。 不過,經過靜止、去除刺激物的蘆薈製品外用基本上是安全的,所以,那些美容、護膚、處理傷口的外用蘆薈產品,是否有用固然有待證實,勝在不會危害健康。如果不怕浪費錢,願意拿自己去做做實驗,也未嘗不可以。比如有研究顯示,銀屑病人塗抹含有蘆薈提取物的乳液4周之後,癥狀有所減輕。 其他的研究做得不多,而且證據的說服力也不強。用「科學證據強度分級」的指標來衡量,只能說「證據不足以作出任何結論」——這也就是說,除了通便和治傷這兩種功效,其他的功效大家可以認為「幾乎無證據,基本靠想象」。而僅有的兩種功效,一個可能有健康隱患,另一個,可靠性撲朔迷離,而我們也有更安全、可靠的產品可供選擇,實在不必非要選擇蘆薈製品。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