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丈夫劉少奇出訪時的雍容優雅、「文革」中受批鬥時的萬般屈辱、倚在船舷一捧捧撒下丈夫骨灰時的痛哭、晚年關愛著千萬貧困母親……王光美的一生如歌如泣。
40多年前,王光美作為國家主席夫人,一夜間被加以罪名,投入監獄長達12年之久。出獄后,她仍然熱情地擁抱生活。《王光美私人相冊》400餘幅照片首次揭秘,另有10餘萬字的生動評述,向世人介紹了出身名門望族的王光美如何放棄赴美留學機會,以當時中國第一批女物理碩士的身份,參加北平軍調部工作並赴延安參加革命。作為共和國主席劉少奇的夫人,她如何悉心照顧丈夫和兒女,當丈夫遭到狂濤般打擊時,堅定地站在丈夫身旁,從不背叛自己的感情。晚年,王光美仍為公平、正義和博愛而不懈努力,先後擔任第五、六、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或政協常委。王光美聯繫著一段不平凡的黨史和國史。
劉少奇的幾個子女都經歷了比一般人更多的挫折和磨難。劉少奇和王光美夫婦在感到將家破人亡時,把僅6歲的最小女兒劉小小託付給保姆趙姥姥。後來劉小小和趙姥姥都被趕出中南海,在街道一家工廠上班。直到出獄后,王光美才見到劉小小。劉小小堅持刻苦學習,1979年以北京市總分第二名的成績考取北京大學,后又赴德國波恩大學留學,並在卡爾斯堡工學院攻讀遺傳工程學,獲生物工程碩士學位。
該書作者羅海岩現任新華社高級編輯、新華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在任新華社記者時的一次採訪中,羅海岩對劉少奇之子劉源說:「劉少奇(的故事)是屬於國家和黨的財產,人們耳熟能詳,但你的母親家族卻鮮為人知,同樣讓人扼腕生嘆,應該寫出來才好。」劉源回答說:「你不正可以寫嗎?」
2006年10月13日,85歲的王光美逝世后,黨和國家領導人與首都許多民眾為她送行。後來,羅海岩有幸看到了王光美家中720多張照片,這些照片絕大多數沒有對外公布過。羅海岩歷時兩年完成初稿並送交中央文獻研究室審定。《王光美的私人相冊》由新華出版社出版時,王光美的骨灰也正式安葬在湖南劉少奇的故鄉。
1923年拍攝的已泛黃的照片,背面已不知是誰的標註:王光美兩歲。
幼小的光美欲與哥哥們比肩看齊。(左起:王光傑、王光復、王光英、王光美)
王光美兄弟姐妹與父母合影。
王光美父母。
揭秘「中國最美女人」王光美私人相冊
王光美拒絕了另外一種人生,即將投入全新的生活。她經過慎重考慮,推遲了來自美國兩所大學的錄取通知,前去軍調部報到。王光美在軍調部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
王光美獲北平輔仁大學理學院碩士學位時的留影。(1945年)
1947年王光美在延安窯洞前和戰友們的合影(左一為陳佩明、右一為張玲生)當時延安的幹部吃飯分大、中、小灶,為了優待知識分子,後來,王光美覺得不能特殊,主動改吃大灶。
1949年,在北京香山駐地(孩子為劉少奇前妻留下的濤濤和丁丁)。隨著將近兩年中與劉少奇的接觸,她更加了解了劉少奇兢兢業業、埋頭實幹的精神。
王光美和劉少奇出訪印尼回國后,收到了蘇加諾夫婦送來的一幅兩人合影。她和劉少奇到北京的中國照相館也拍了一張,回贈對方。這張照片洗了兩張,這張曾擺放在王光美的屋內。
在中南海福祿居前合影。(左起:亭亭、劉愛琴、王光美、濤濤、平平。前:小小)福祿居坐落在懷仁堂後面,是一所有著兩進小院的老式庭院,原為林伯渠副委員長住地。
王光美一生熱愛大海。在北戴河休假時,幾乎每天都帶孩子們奔向海濱。
劉少奇和王光美(懷抱為小小)在北戴河海濱。小小出生后,劉少奇讓她的哥哥姐姐們起個名字。平平說叫小小妹吧,慢慢地大家就叫成了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