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為何向中國輸送「大陸新娘」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快向中國東北移民,但是來自當地人民的反抗以及水土不服、環境不適等原因,導致移民情緒消極不穩。

  為穩定移民情緒,緩和緊張的敵對狀態,1933年,關東軍開始制訂「送出新娘」計劃,其主要目的是使移民得到配偶。也就是說,「大陸新娘」的首要任務是充當安撫移民的工具。

  以移民來壯大民族人口實力,從而確立在東北永久統治,是日本移民政策的根本目的。推行「大陸新娘」政策,不但可以使移民穩定安居,而且可以繁衍生息,補充在戰爭中消耗的兵源。

  此外,在日寇眼裡,「大陸新娘」可以以「女性的溫柔」壓制當地中國人的抗日情緒,使「民族融和」政策獲得成功。

  

  
「地主生活」吸引日本女性
  

    日本在推動女性移民的過程中,可謂極盡煽動、誘惑之能事,同時鼓吹報效國家的崇高使命,以喚起年輕女子積極主動地成為配偶者的意願。

  而移民中國東北作「地主」的理想藍圖,成為吸引日本少女的又一招牌。日本移民一度從中國農民手中掠奪較為充足的耕地,雇傭失地的中國農民耕種,主婦只管家務。這種地主式的幸福生活,迎合了一部分女性的「投機」心理。

  從「九一八」后制定「大陸新娘」政策,到「百萬新娘計劃」提出,直到戰爭結束前,日本一直沒有放鬆向中國東北移民「大陸新娘」。

  材料顯示,移民大陸的多為18至25歲的女子,正是育齡階段,她們到東北執行移民婚配製度,形成了極高的生育率。那些嬰兒,也被日本美化為「大地之子」。

  這些「大陸新娘」,在中國東北終究好景不長。戰後,能夠幸運地留在當地存活下來的「大陸新娘」(其中有許多人嫁給了中國農民)和「大地之子」,成為「殘留婦女」和「殘留孤兒」。

  日本向東北移民遺留的種種問題,至今還沒有徹底解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9: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