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趙強:「逢迎拍馬」害了同志關係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1-5 1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領導沒講我先講,試試話筒響不響;領導沒嘗我先嘗,看看飯菜涼不涼。」聽上去有些誇張,卻活靈活現描摹出了逢迎拍馬的官場壞習氣。權力是一種稀缺資源,在它的周圍,總會聚集起一些「忠實」的擁躉,有的是對權力有所求,有的是對權力有敬畏,還有些純粹是「習慣成自然」。正是諸如此類的溜須,慣出了部分幹部的「官場毛病」,也異化了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態。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別人對自己逢迎拍馬,甚至有人對此還心存警惕和反感。但是,伸手難打笑臉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浸染,一些幹部在不知不覺中放鬆、放任直至放縱,從心有抵觸到見怪不怪,從半推半就到欣然接受,最終,對各種恭維體貼話很是受用,對各種可心周到的特權服務心安理得,對各種巴結奉承習以為常,沒有了反倒覺得少了點什麼。上有所好,下必趨之投之。一些人瞅准了這一點,仰領導鼻息,看領導臉色,往往領導一個眼神就能「心領神會」,極盡逢迎拍馬之能事,甚至只要領導高興,不惜說違心的話,干昧心的事。在相互需要的情境中,在心照不宣的氛圍里,雙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拍與被拍,一個逆心而為,一個順意而享,勾連其間的,是權與利的博弈。一些人把逢迎拍馬視作「登龍術」,或自輕自賤、卑躬屈膝,或巧言令色、阿諛奉承,甚至為了攀龍附鳳,不惜出賣人格、任由驅使。一些幹部面對逢迎拍馬,則像是被灌了「迷魂湯」,儘管囿於身份和場合,不得不正襟危坐、義正辭嚴,卻在暈暈乎、飄飄然之際,自高自大、驕傲自滿情緒悄然滋長,惟我獨尊、自以為是心態逐步抬頭。更有甚者,無視黨紀國法,僭越原則底線,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投桃報李,腐化墮落。在這樣一種異化了的同志關係中,肝膽相照早成奢談,忠言諍友不見蹤影,久而久之,形形色色的關係網越織越密,方方面面的潛規則越用越靈。本該乾乾淨淨的從政環境,變成了利益交換、各取所需的交易市場;本該清清爽爽的同志關係,沾染了人身依附、相互利用的市儈習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古代聖賢早已把逢迎諂媚、花言巧語者歸入「損者三友」,至今未絕,可見其頑固。一名腐敗官員的懺悔之辭則道出了個中真諦:被哄著捧著的「美好感覺就像鴉片一樣,讓我上癮」。可見,不管是拍別人還是被人拍,扭曲的都是人性,戕害的都是黨性。

  小平同志多次嚴辭告誡:不能把黨內同志之間的平等關係,變成舊社會君臣父子關係、貓鼠關係、幫派關係;黨的十八大更是強調要「營造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係」。這些要求,是由我們黨的性質決定的。如果在我們黨內「逢迎拍馬」之風大行其道,以官為貴、唯官是尊觀念廣為流布,把封建社會「官本位」那一套照單全收,還談什麼黨性、原則、紀律?黨風政風,在百姓眼裡都是「官風」,「官風正則民風淳」。抵制逢迎拍馬,拒絕口是心非,無疑是正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的一個突破口。切實做到這一點,有點難,其實也很容易,只需要從「親自」端茶拎包開車門,彼此真誠叫一聲「同志」做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4: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