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治是平安中國的「守夜人」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線程的複雜社會,每一個線頭都連著平安。平安的概念有多豐富,平安中國的治理任務就有多艱巨

  俗話說,平安是福。對於群眾而言,社會平安有序、人民安居樂業,是檢驗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最有效的標準。正因此,11月3日召開的深化平安中國建設會議強調,要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習近平總書記批示指出,「把政法綜治工作放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大局中來謀划」,指明了方向,道出了真諦。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人的平安概念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果說過去的人們對平安的憧憬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麼身處社會轉型期,人們對平安的期待已經大大拓展,既意味著良好的社會治安,更意味著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風險社會,制度能起到更好的庇護功能。這正是在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背景下,法治之於平安建設的意義所在,也是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要特彆強調「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和問題」。可以說,法治是平安中國的「守夜人」,也是照亮前路的「燃燈者」。

  去年召開的深化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第一次在國家層面提出「平安中國」戰略。此次再度謀划平安中國建設,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局中推進。這意味著在平安建設中,將主要依靠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來推進各項工作,讓「法治」成為各項工作的共同價值。

  這也是一年多來,各地平安建設有益經驗的總結。比如,針對「信訪不信法」難題,各地政法機關依據中央精神,大力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改革,努力把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納入法治軌道,推動「棄訪轉法」。又如,針對一些地方接連發生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相關部門於去年10月聯合發布了《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實踐證明,遇事「一斷於法」,遇險「加固於法」,是解決問題的良藥。

  事實上,從化解信訪難題到建設平安校園,從維護食品安全到打擊網路犯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背景下的平安中國,已是一個涵蓋方方面面的綜合工程。給人民群眾全方位的平安感受,需要按照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總體思路,加快創新立體化的社會治理體系。實現這一目標,不能只靠政府單打獨鬥,而需要在政府、社會和千家萬戶之間,建立起有溫度的聯繫。孩子是家長的心頭肉,針對幼兒園、遊樂場等地,能否構築更為嚴密的防範機制?公民個人隱私泄露,能否針對電商網站、快遞業加強監管,同時促進行業自律?凡此種種,都離不開法治思維的明晰、法治方式的運用。

  與平安有關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具體工作的抓手,也是百姓評判的標準。與此同時,法治中國背景下的平安中國建設,何嘗不是一場全民動員的普法行動?每一起個案既是公平正義的「影響力因子」,也是培育法治信仰的種子。人們常說,要養成「遇事找法」的習慣,而群眾在「找法」的過程中,無形中也提升了自身的法治信仰、契約精神和規則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線程的複雜社會,每一個線頭都連著平安。平安的概念有多豐富,平安中國的治理任務就有多艱巨。將法治思維、問題導向和改革創新融入平安中國建設,加快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平安才會從「易碎品」變為「耐用品」,從而築牢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根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