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鳥兒不早起 於 2014-11-1 15:32 編輯
資料圖:殲15飛鯊空中排隊等著艦
新浪軍事編者:為了更好的為讀者呈現多樣軍事內容,滿足讀者不同閱讀需求,共同探討國內國際戰略動態,新浪軍事獨家推出《深度軍情》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後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複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注。
泰國亞洲軍事評論雜誌10月刊文章稱,中國擁有規模最大的近海巡邏艦編隊,約有400艘排水量從1150噸到3400噸,還將接收另外36艘排水量處於不同程度的近海巡邏艦。除此之外,中國還在擴大其輕型護衛艦編隊。
近兩、三年來,中國海軍發展突飛猛進,大量新型水面艦隻和潛艇持續不斷地建造、服役。訓練方面,中國海軍也頻頻前出至西太平洋、印度洋,遠海訓練漸漸常態化。但事實可能並不是這樣的,通過與美國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相比,中國海軍仍有著巨大差距。
中國海軍目前實力
我們先看中國海軍的情況。驅逐艦和護衛艦在現代海軍中承擔著保護主要作戰艦艇、進行戰區巡邏和海域控制、與敵方艦艇交戰和保護商船等任務,是海軍主要裝備之一。當前中國海軍已服役和下水的現代化驅逐艦包括4艘7000噸級的現代級、2艘6500噸級的051C型、2艘4500噸級的052A型、 2艘6000噸級的052B型、8艘052C型和7艘052D型,合計22艘。現代化的護衛艦主要是2艘054和20艘054A型護衛艦。
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大國海軍的核心,是執行戰略核威懾任務的主要工具,中國海軍092型核潛艇只有1艘,且因艇體太小無法搭載遠程彈道導彈,目前已準備退役。094型核潛艇已有3艘公開亮相,每艘可搭載12枚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
攻擊型核潛艇是海軍強大支柱之一,中國海軍現有約3-4艘091級核潛艇,服役期在20年以上,正在逐步退役;093級核潛艇在本世紀初建造2 艘,之後可能還建造了2艘改進型。現代化的常規潛艇包括4艘基洛級877型、8艘基洛級636型、2艘039型、12艘039G型、約8艘039A級,合計約34艘。
中國海軍主心骨航空母艦方面,中國海軍目前只有1艘遼寧號,還處於服役初訓練階段,最多時也只搭載過3-4架殲-15戰鬥機,遠未形成戰鬥力。海軍航空兵裝備有約28架殲10和24架蘇-30MKK2戰鬥機,約120架殲轟7和殲轟7A戰鬥轟炸機,約50餘架轟-6轟炸機,及5架左右空警200 預警機,2架運-8警戒機。
由於毗鄰韓國、日本、台灣、菲律賓、越南等國家和地區,近海海域潛在衝突較多,踏國潛艇容易接近軍港實施偵察和布雷行動,因此中國海軍強調發展輕型作戰艦艇,用於近海和港口巡邏任務。並且目前中國海軍在東海綜合火力並不是很突出,所以需要大量的022導彈艇填補。
資料圖:8月8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旗艦藍嶺號在青島外海與中國海軍舉行聯合搜救演習。中國海軍出動了054A型護衛艦鹽城(546)號和一艘022型隱身導彈艇。
目前海軍裝備有23艘056級輕型護衛艦和約50艘037級護衛艇,60艘022級和5艘037-2級「紅箭」導彈艇,其中部分導彈艇已經封存。
在兩棲作戰艦艇方面,中國海軍裝備有4艘071級船塢登陸艦、26艘072級坦克登陸艦、12艘073級登陸艦和2艘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
由於剛剛開始在遠洋進行持續部署,此前艦艇大都在近海活動,因此中國海軍補給艦數量較少,目前只裝備有8艘補給艦,另有約4艘訓練艦、4艘醫院船、3艘試驗艦、3艘偵察船和4艘潛艇支援船。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2011年時制定的計劃,其在2014年將保持285艘主要艦艇的規模,包括10艘航空母艦、86艘大型水面戰鬥艦艇、32艘小型水面戰鬥艦艇、73艘核潛艇、30艘大型兩棲戰鬥艦艇、30艘補給艦和24艘支援船。
美國海軍現役10艘航空母艦全部為尼米茲級10萬噸級的超級航母,另有1艘新型福特級航母已經下水。現役和已下水的水面作戰艦艇包括2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62艘伯克級和1艘朱姆瓦爾特級驅逐艦、17艘佩里級護衛艦和5艘瀕海戰鬥艦,總計107艘。美國海軍現役的彈道導彈核潛艇為14艘俄亥俄級,每艘搭載24枚三叉戟D5彈道導彈,另有3艘海狼級、11艘弗吉尼亞級和42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4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兩棲作戰艦艇包括4艘塔拉瓦級和8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9艘聖安東尼奧級、5艘惠德貝島級和4艘哈珀斯費里級兩棲船塢登陸艦。支援艦包括4艘供應級綜合補給艦、15艘亨利·J·凱澤級燃油補給艦。海軍航空兵裝備有約320架F-18A/C和480架F-18E/F戰鬥機、140架AV-8B攻擊機、50架EA-6B和100架EA-18G電子干擾機、140架E-2預警機、160架P-3C和P-8A反潛機。
從中美海軍兵力數量看,中國海軍的差距是全方面的,目前追趕速度較快的水面作戰艦艇部分,其戰鬥力也剛接近美國海軍的零頭而已,在航空母艦、核潛艇、航空兵、補給艦等方面中國海軍更需要進行長期而艱苦的努力。
資料圖:23日,在中國南海附近,美國華盛頓號航母進行日常演練。加油,修飛機,快遞包裹等。而最惹人矚目是一架C-2運輸機機尾部塗有日本「落日旗」。25日,美國航母進入菲律賓。
與美國海軍這隻「大老虎相比」日本海上自衛隊真的沒有什麼值得害怕的。日本海自目前的現代化水面艦艇有1艘出雲級和2艘日向級直升機航母,2艘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3艘大隅級兩棲登陸艦,2艘愛宕級和4艘金剛級防空驅逐艦,2艘旗風級、2艘秋月級、5艘高波級、9艘村雨級、8艘朝霧級和8艘初雪級通用驅逐艦。水下力量方面,日本海自7艘蒼龍級、11艘親潮級。
按照目前的趨勢,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實力會在已經超過了日本海上自衛隊。中國海軍擁有攻擊核潛艇,而且核潛艇的作戰能力與蒼龍級差距並不大,還有數量優勢,可以認為在水下作戰力量方面,中國海軍現在已超越日本海上自衛隊。那麼如何快速破解美國海軍的威脅呢?新浪軍事筆者認為應該大力發展以下兩項裝備。
中國海軍航空兵未來發展
蘇-30戰鬥攻擊機的轉場航程為3600千米,殲-10為3200千米,在攜帶4枚500千克炸彈、2枚空空導彈、1-2個吊艙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其作戰半徑均難以支持1000公里的距離,需要進行至少1次空中加油。殲-11戰機的載荷航程、機內空間和飛行能行非常適合改裝反輻射攻擊機和伴隨式雷達干擾機,從而加強我軍四代機機群的攻擊能力,其飛行性能也足以伴隨攻擊機機群行動,具備較好的生存能力。改裝后,殲-11的載荷可進行調整,減少大過載機動飛行,有利於延長飛行壽命,保持航空兵機群規模。而2000年之後的服役殲-11A和飛豹戰機從目前看最適合改裝。
目前我軍遠程打擊的主力是攜帶巡航導彈的轟-6K轟炸機,預計其作戰半徑可增加至4000公里,再加上射程2000到3000公里的巡航導彈,可從西安起飛打擊美國關島,但是轟-6K的突防能力差,無力在缺乏掩護的情況下突破第一島鏈,更無法在打擊美國航母欣然撤離。為適應廣闊的太平洋戰場環境,我軍航空兵需要發展一種類似美軍B2的遠程隱身轟炸機,以加強對第二島鏈內美軍基地和杭密戰鬥群的打擊能力。
為遏制美軍航空母艦的威懾,更好地展示我軍實力,在於美國海軍的博弈對抗中傳遞高可信度的威懾信息,我軍航空兵應發展一款具備低可探測性、大航程、長續航世界等特點的海上偵察機,在第二島鏈內搜索美軍航母戰鬥群。為反艦彈道導彈等打擊武器提供目標指示。這種機型還可改裝為長航時航拍偵察機,執行對目標區的持續監視和打擊效果評估任務:或改裝為隱身攻擊機,發揮相對於隱身戰鬥機載荷航程更大、機內武器更多的優勢,執行對地面高風險、高威脅目標的打擊任務。
在輔助飛機方面,我軍應首先發展一種氣象偵察機,以提高對西太平洋海區的氣象保障能力。我國曾經被要求強制進口的圖-204客機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用武之地,而目前空軍對氣象保障機需求極為迫切,那麼可用進口的圖-204客機進行改裝。
資料圖:東海艦隊精銳航空兵曝光
潛艇裝備未來發展
潛艇是中國始終以潛艇作為裝備發展的重點,其主要原因是潛艇隱蔽性所帶來的以小搏大的優勢,但隨著中國海軍向遠洋發展和海上交通線的延伸,潛艇這種曾經保家衛國利器開始成為海軍必須認真對待。
核潛艇是中國海軍戰略力量和遠洋艦隊發展的關鍵設備,新型核潛艇的技術戰術性能比首代核潛艇又很大的提高。中國核潛艇採用核攻擊型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組合出現的方式,近10年的主要工作鷹獅實現「商」級和「晉」級潛艇的成熟應用和批量裝備,替代第一代的 「夏」級和「漢」級核潛艇,從裝備構成上實現換代以提高核潛艇部隊的戰鬥力發展,從現有的技術、經濟來看,中國核潛艇應實現2年一艘的進度,未來10年裡有可能完成5-6艘核潛艇的裝備,其中作為重點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應該約佔其中的一半。戰略核潛艇可以提高核反擊實力,新型核攻擊潛艇可作為遠航艦艇編隊的水下配合力量,在編隊遠洋作戰中發揮以潛制海和以潛制潛的作用,而現役攻擊核潛艇經過改進后可在海上封鎖和破交作戰中發揮骨幹作用。
中國海軍常規潛艇應該在2015年展示出比現役潛艇更新的型號,新型潛艇將採用AIP技術,或使用魚雷、潛射導彈和遠程巡航導彈等。新型潛艇可以壓制日本的水下力量,具備有效的巡邏、封鎖、破交、布雷和對陸精確打擊能力,和可以配合核潛艇和艦隊擔負艦隊作戰任務。
結語
中國海軍的遠洋化和戰鬥力的增強必然會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惕,因此,中國海軍需要在保證國家利益的同時打造「公正」的印象,爭取讓自身在周邊局勢變化中成為可信任的制衡者。海軍需要成為中國解決問題的長矛。
資料圖:我海軍最新型093級核攻擊潛艇印度洋護航照曝光 |